药家鑫的家庭教育错在哪儿了?————从心理问题的角度谈起

记得药家鑫被执行死刑的那天,我发了一条微博:药家鑫被执行死刑,虽然死有余辜,泄恨之后,平静下来,这毕竟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本不是恶人啊…… 

药家鑫的父母只是普通人,孩子有罪,他们有教育失当之过,但是却无罪。

最近柴静的新节目《看见》第二期播出了:《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柴静是我喜欢的主持人,智慧而从容,访谈风格理性而客观。看了之后,深有感触,对其中家庭教育的教训印象深刻。药庆卫说的一句话有道理:以后我侄子、我的外甥,我的其他亲友可以借鉴我的东西,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失败的地方让他们能引以为戒......

那么药家鑫的家庭教育究竟错在哪儿?我主要从心理问题的角度谈谈。

一、错在没有把握好严厉的尺度和条件
药家鑫的母亲说:我两口子为这事儿,我们俩几天几夜睡不着觉,就在反思我们到底哪做错了,给孩子的压力这么大,但是我觉得我想不出我们错在哪了,难道严了,对孩子严是不是也是错。孩子学琴挨过打确实挨打了,不少挨打,哭着手都得弹琴,这都是这么过来的,就是学艺术类这个专业,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付出是不可能的。
可怜,药家鑫父母现在都不知道错在哪里!
药家鑫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有一个核心思维:对孩子要严。
其实这个思想本身不能说是错的,在中国,这是一个较为主流的家庭教育思想,在严格的要求之下多数孩子也没有出大问题,有的孩子也很出色。
如果把握好尺度,掌握好适用的条件,这也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
问题就在于,大多数人难以懂得如何掌握好严厉的尺度以及适用条件,很多人只知道一味地严格要求,而这种过于严厉的方式是最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问题的。药家鑫的父母严厉过了头,心理问题就这样产生了。因为过于严厉会压抑孩子,而压抑无疑是心理问题滋生的最好的土壤。正如药家鑫所说:“从小上初中开始我就特别压抑,经常想自杀,我就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觉得别人都很快乐,我自己做什么都没有意义。”
所以,药家鑫的父母对孩子严厉本身不能说是错的,但是他们没能把握好尺度,没考虑适用的场合、条件,所以他们错了,比如:在学校里曾经有个男同学要求药家鑫背他,不背就要给一元钱,学校通知家长来处理这件事,药家鑫父亲当时的态度是那就让他背吧。在孩子被欺负的情况下都不给孩子依靠,这无疑是一种不合时宜的严厉。“我现在想的是对孩子太严格了,太严厉了,因为他可能出了这么大的事害怕了,因为小的时候是这样的,我教育他。凡是出去跟小朋友在一起玩,只要打架了,不管谁对谁错,他回来肯定是挨骂的。”这就是没有把握好严厉的尺度。
二、错在没有心灵的交流,不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
解说:“夫妇俩一直懊悔没有了解儿子压抑的内心,药家鑫一直有一种强烈的自卑心理......”
药庆卫:他心里肯定会有挣扎的,就像一个人要戒除烟瘾他也有挣扎,这种挣扎以后他没有跟我交流过,而且我们也体会不了他的心理的斗争过程。
  柴静:他从来没跟你交流?

  药庆卫:没有说过。

  药家鑫:从小到大我生活几乎除了学习以外就是练琴......

药家鑫的心理一直不是药庆卫关注的内容,这其实在中国家庭里是很普遍的。很多父母一方面不懂心理,另一方面过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身体、特长,所以对很多父母来说,孩子怎么想,有什么心理问题他们根本一无所知。
一方面父母在压抑孩子,制造心理扭曲。另外一方面却漠视心理问题,也因为没有和孩子交流的习惯,所以孩子即使处于自杀的边缘,也不知道去伸手去救他。
三、错在负责任过度
药庆卫:我记得好多人说我不负责任,其实我觉得我是很负责任,也可能这个很负责任过头的话,也可能就叫不负责任。
药家鑫:从小到大我生活几乎除了学习以外就是练琴......为了练琴妈妈都会打我或者拿皮带抽我。有一段时间爸爸看我的成绩不好没有努力学,把我关在地下室里面,除了吃饭能上楼以外,其它时间都在地下室里待着,我觉得看不到希望,天天压力特别大,我经常想自杀。
关于为什么家长太负责任不好,请参照我的博文:诚邀参加与钱文忠教授的公开讨论(一):家长不要太负责任。
其实药家鑫案就是反驳钱文忠教授提倡的:父母要敢于负责任,敢于管教孩子,敢于打骂孩子的最好反例。只提要敢于负责任,不提把握好度,会害人不浅的!
四、错在吝啬鼓励
药庆卫:我也反思是否鼓励还是少了一些,其实我心理是很喜欢他的,对他的表现是很满意,但是因为我害怕他骄傲,还是会时不时敲打敲打......

柴静:你怎么敲打他?

  药庆卫:那我就是感觉他有沾沾自喜的时候,会说一说世界之大,外面以后比你强的人多得很,不要有什么,取得了成绩就了不起了。

  柴静:批评也有很多种方式。

  药庆卫:我可能说话有点尖酸,所以他可能是很刺痛。

我提倡对孩子要“无条件积极关注”(参见:无条件积极关注一文),而药庆卫却吝啬鼓励,只有尖酸的敲打。所以,药家鑫会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觉得别人都很快乐,自己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所以才会有强烈的自卑心理——天天面对的批评打击,没有肯定的体验,想自信太难了!

请记住药庆卫给我们的忠告:该表现的东西还是要表现,不要吝啬那两句好话——夸奖他的话。

五、错在要求过高
柴静:他跟外界一直有一个表达,说我爸是不允许我犯错的?

  药庆卫:那就是说犯了错肯定回来要说你。

药庆卫:......他在庭审的时候说我就是,好像是不是我要求他有点尽善尽美。
......
段瑞华:只要他想做的事情他一定要做到......

柴静:他这个说一定要做到最好,这个想法是你们要求的吗?

  段瑞华:也可能是我们要求的吧。

 很多家长会有意培养孩子的上进心,但度把握不好,就“上进”得过头了:目标定得太高,处处争强好胜。的确,短期内可能会让孩子显得"优秀",但是也埋下了心理问题的隐患。这就是一颗心理的定时炸弹,不知何时会爆发。

这其实是不难理解的事。定下很高的目标而且一定要达到,对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只能是失败,我们看到的都是经过努力而优秀的,但一将功成万骨枯,大部分达不到是定律;处处争强好胜,总有不少机会灰头土脸。所以挫折感自然经常光临孩子小小的心灵,内心之焦虑、挣扎也象癞皮狗一样跟上了孩子。如此以来,谈什么幸福!谈什么成功!在我咨询过的心理问题案例中,许多都可以找到“定下过高的目标,而且一定要达到”的认知根源。(参见我的博文:孩子上进心太强是个问题。)

感谢柴静,感谢药家鑫案的双方父母,给了我们一个了解真实的机会。愿我们牢记住这用鲜血和两条生命换来的教训!

 药家鑫的家庭教育错在哪儿了?————从心理问题的角度谈起

一本可以给家庭带来幸福的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当当网亲子家教类新书榜第一名

当当网销售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95813.html#me

天猫: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3.w4011-6765968826.114.JgZn4L&id=42262774133&rn=7710113470deb1526159218d480f1378&abbucket=9

亚马逊、京东、淘宝、文轩网及各大新华书店都有销售,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mw7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