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晋江市罗山中学考察记

晋江市罗山中学考察记

三月二十六日,莲山中学陈校长、初一年段班主任、相关行政人员及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林汇波副主任到罗山中学考察。

考察过程为:罗山中学陈校长介绍学校的总体情况;、罗山中学副校长带考察团成员对学校整体情况进行参观,重点是校园八大文化主题的介绍;考察团听课;听课后与罗山中学陈校长交流。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追求

1、致力于贯彻课改理念

罗山中学进行了一系列的课改工作,努力让课改理念与新课堂模式为教师所接受、把握,努力做到教师入口、入心、入脑。 创新性地提出“四学课堂”,即是自学、互学、导学、测学。 “四学”有基本模式,要求教师授课时基本框架落实,但不强求一致,不千篇一律。

2、对学生作业、课外学习的把握

农村初中校不晚自修,学生在家的学习不受约束,已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作业学生做不做,预习不预习,等等,就要看教师的影响了。罗山中学在学生作业完成方面做了一番探索。 一方面,是依赖于教师个人的影响力。如果教师影响力强,能强势,有足够的正能量,学生能抓紧,非学校时间里也能学好,教学质量就有保证。

另一方面,抓好作业检查。一般是学生进校、进教室之前检查作业,作业完成才能进教室。久之,学生成为一种习惯,课外或在家时间,就能很好地完成作业。

罗山中学课前读时间拉长,这是弥补学生课外学习时间不足

的好办法。课前读时间拉长,学生可读英语,英语科的学习就有了保证。

3、记笔记技能的形成、习惯的养成与有效教学

这一点更多的是个人在罗山中学考察时的思考。

课堂教学进行到某一阶段,教师提醒学生记笔记,学生忙着把教师要求的内容记下来,或者说是抄下来。

这就涉及到学生如何做笔记。更进一步的思考,就是课堂笔记如何促进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学生学习时应记什么、什么时候记、怎样记?对这几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有效性的梳理就差不多了。

如何对学生进行做笔记的培训?从近阶段的观察或研究可看出,学生做笔记是处于一种放任与无序状态。教师如果要学生能做好笔记,还是要有个学生做好笔记的完整的方案,如技能、过程等等的考虑,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专题培训,或是贯穿于平时课堂教学中的培训,学生才有可能形成做笔记的技能和习惯。

4、课堂上每一个细节,都是教学意义的实现过程。

一节语文课,其中有个学生齐读古诗词的复习性活动。 一般课堂都先复习,后新课。这是常规流程,没有错。但教师要求学生齐读《古诗词五首》时,学生是一首一首地往下读。从语文课的一般情况看,你很难指责,说这样读有什么错,有什么不可以之处。但稍一深究,会觉得学生是机械地读,教学意义不大。

课堂上每一个细节,都是教学意义或学习意义的实现过程。如此,便要让齐读这个细节或环节具有教学意义,教学意义充盈。

我的设想为:

一是有明确的齐读任务。如要怎样读才算是符合要求的读,读完后应能达到什么,能说出什么。要让学生要带着任务读。

二是有过程性的方法、能力要求。如读时应有怎样的状态,每个读的细节应达到什么程度,甚至连怎样读好都要有明确的标准与要求,学生读的时候肯定会努力或卖力,肯定能有所提升。

读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

三是读时还要有动手的习惯。如划出重要的词句,如写下思考点,如对照笔记什么的。

四是让朗读处于一种对话状态,一种深入体验状态。不能陷入为读而读。读不是单向的对话,不只是简单的获得文本信息,还应该与文本对话,与各种表现手法、各种信息对话,与作者对话,应该是双向对话状态。

五是读的后续性活动。要有交流性活动,要有读的效果的评比,有评价性活动,以促进、提升。

5、听录音的流程、意义及有效完成过程

接下来有个听课文录音。课文题目是《骆驼寻宝记》,课文比较长。听录音用时约16分钟。罗山中学的一节课是40分钟,其中的16分钟用于听录音,比例大了些。如果学习意义充分的,便是无可指摘的。但我在听课过程中,对这个环节的教学有效性还是比较纠结的。

对于听录音的有效性,思考点应该与上一点的齐读有差不多的地方。关于听录音的思考还有:

一是有朗诵要求的课文可安排听录音,有从听中获取信息要求的可安排听录音。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要有听录音环节,不是有录音资料的便可以安排个听录音活动。

二是高年级尽量不听录音,除非有上面第一点要求的。我想,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是以默读为主的,默读是他们主要的阅读方法与习惯。因而,相对而言,如果安排他们太多的听录音活动,在课堂的教学意义上,会实现得并不好。

三是有选择地听片断录音。录音是整篇课文的,有必要全部听下来吗?肯定没有必要。如此,就必须有选择性地放录音,放那些需要的、关键性的、重点的,而那些可有可无的,应略去,不应占用课堂时间,不应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注意力用到他们必须重点学的地方。

四是听的时机。是学习课文之前听录音吗?为什么?有什么

样的必要?是因为所有的人都这样做才跟着在课文学习之前放录音吗?我想,如果是录音的有效使用,可以向英语课教师学习,他们在录音的使用方面是很恰当的,追求也是明确的。

如果是课文的学习之中,应听哪些录音内容、怎样听呢?如果是课文学习结束之后,又是要怎样听,听哪些呢?这些都要有明确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放录音让学生听。

6、流畅的课堂流程与有意义的课堂教学

就现在的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看,教师都能有流畅的课堂教学。一般听课者是很难指摘某一节课的流程或某一细节存在什么问题的。

出现这种情况的背景,是现代资讯的发达。音像已经普及,网络提速及网格中音像资料的丰富;交通工具发达,教研活动参与方便。教师要得到一个经典的或标准的流程设臵样式,是很容易的。

那么,教师可以很轻易地采用一般流行的,大家认可的方式或样式上课。这样的课,你能说出问题吗?一般说不出的。

而这恰是问题的所在,这更容易遮蔽了课堂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般的感觉是:你觉得不好,觉得有问题,但你却说不出原因,你会因此而深深厌倦某些程式化且“流畅”的课堂,你会因此不愿去听课,不愿去参加某些教研活动。

但如果你变换一下视角,你看看学生的学习,你观察的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你就可以发现问题了。

课堂成功的关键,不是教师的经典的上课方式,不是教师的表现或表演,而是学生的有效学习。

以学定教,看看哪些内容学生必学的,且学会了,看看哪些内容学生最终还没能学会,就可以断定教师的哪些“经典”的细节是真经典,哪些细节是伪教学了。

7、学生学习方法、习惯与有效教学、有效学习

学生读书、听录音、听课,学生真的有思考吗?他们动笔了吗?他们写下了什么?

人是一种会思考的动物,是一种有思维特性的动物,而从语文学科看,无论是思维或是言语,最终是要付诸口头或是文字的,那才算有效,那才是有效的表现形式。

这就涉及到学生学习方法、习惯与有效教学了。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某个学科的学习方法没有建立,习惯没有养成,学生于这个学科是不可能学好的。

班主任工作

8、敬业的教师典型

初一年十班的班主任,应是敬业的典型。

第三节课,我们是走班式听课,偶然走到十班,就发现了其不一样的地方,有优于其它班级的感觉。

教室后面有一课桌,上面有两叠作业本。一朴实的女教师站着批改作业,而别的科目的教师正在上课。那个位臵就是这位教师的“办公室”了。

把“办公室”设在教室里,有这样的班主任,这样的班级会好不起来吗?

9、班干部及小组长培养的成功

与罗山中学的教师交流时,谈及班干部及小组长的作用,他们认为班级工作、学科教学工作的成功,得益于学生干部培养的成功。

10、评价体系的建立

罗山中学的班级、小组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种协商式情况下建立的。

从后面的介绍中获知,罗山中学的班级、小组管理或评价,是各自配套的教师自行协商,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而每个班级的评价都会不一样。

如是,好处是教师对学校,对课改的举措不会产生抵触。不

30晋江市罗山中学考察记_罗山中学

足之处,是先进的教育成果不能得到强有力的贯彻,不能及时得到运用。

11、小组活动方式及活动习惯良好

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某一问题,前面的学生转过身来,班级里就形成了许多六人小组,就教师所提的问题或任务展开讨论。

从形式上看,学生的小组讨论是经过反复的培训的,小组活动程序清楚,每个组员参与积极。

12、有效的小组合作活动的条件与流程

是不是有小组合作活动就好?当然不是。如果小组合作活动不能切实解决某一问题,不能给每个成员带来进步,我们还是要判这个小组合作活动无效或低效,甚至是假合作。

首先,就有个活动前提,即什么时候该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对这个问题要有深入的认识,对小群体、对合作活动的意义要有个正确的认识。

其次,就是好的流程应是什么?据我的思考,应是:

第一步,小组成员独立自主地尽可能完成某一具体任务。 第二步,把独立不能完成的内容拿到小组中去解决。

第三步,小组汇总结果,提升成果,应对可能的班级展示。 提出第一步,就是每个组员知识能力情况不同,但对任务都要有个思考,要有个基础,接下来的合作才是有针对性的,是有目的有任务的合作。经常发现有的小组合作活动,未经个体思考就进入,合作的起点就是可疑的,合作也就可能是盲目的。

提出第三步,是因为毕竟是班级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班级授课制,班级资源、教师指导资源是不可缺少的,对于每个学生的提升都会有积极的意义,是班级教学的终极。

13、小组合作讨论与教师讲课的比较

我观察了小组合作讨论的情况,觉得效果不怎么样,每一环节的意义都似乎有点问题。但学生还是很努力地讨论,解决他们的一些问题的。我的判断,这还是要比教师的单向讲授效果要好。

教师专业成长

14、教师教学行为的内涵与教科研参与的可能性

教师课堂教学有许多看似熟及而流的表现,似乎都没有问题,但一推敲,或是以有效性一衡量,就都有问题,就难以说这些行为是有效的,是对的。

那么,教师不知道这些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很有限吗?其实教师是知道的。自己上课,自己的学生,教出来考出来会怎么样,教师都会心中会有数,怎么不知道自己的课堂是不是有效呢?

如果无效或低效,为什么又会以这种方式维持下去呢?他们不想改变吗?

这就需要有人加以引领,就需要给他们个契机。

如果是切合教师需求的教研活动,如果是个很有召唤力的教研活动,教师是会积极参与的。这就要追求有效教研,创造为教师所需求的有效教研。

15、教育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罗山中学陈校长提到:教育不只是教师的职业,还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之前在聚龙外国语学校参加活动时,生命教育专家边疆老师也提到这个主题。当我思考这个提法时,我还认为应该有所改进:教育,是教师的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16、教学质量与教师个人的正能量有关

学生学不学,深入到什么程度,与教师的努力有关,与教师的个人魅力有关,与教师的影响力有关。

这一点应该是大家认可的,但机理如何,又很深奥,需进一步去探究。

17、致力于“三模”打造

罗山中学的“三模”,即是各学校都在探索的:一是适合学科特点与课型的导学案模式,二是典型课例模式,三是小组合作

学习模式。

罗山中学陈校长表示,他们一直都在探索,但距离理想还很远。是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在做,在思考,且已经常态化。是处于不断的探索、进步、思考之中的。

18、课改是不断完善的过程

教师都有做课改的愿望。但他们会担心做不好,找不到好的办法。每个教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对于教师们的改革,学校心中有数。

罗山中学的每个班级、每个教师都在调整,全校师生一起在努力。只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会有一半以上的班主任会做得更好。

校园文化建设

19、美丽校园

与美丽中国、梦想中国对应的,学校里有最美个人评选,学校有校树,班级有班号、班规,小组有组号,都有评选。是最美学校、校园的打造。

“罗中美,最美的是罗中人”。评选美丽女生,还有一系列的评选活动,都促进了学生的转变。

20、社会工作及教育环境的努力

教育的社会氛围难以打造。陈校长在交流中,反复提到社会的问题,学校的很多努力都被社会消解掉。社会、家庭跟不上,学校的很多工作显得很无奈。

社会、家庭教育有点靠不住。这是农村学校教育要客观面对的。有的家长有恶习,或是社会氛围不好,学校的教育很容易被抵消。要形成氛围,重视教育,不容易。

21、学校环境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学生会有许多不良习惯,因家庭原因,或因小学原因,良好

的习惯尚未养成。学校的工作,就是不断纠错的工作,就是养成的教育。

追求有效性,先是让他们动起来,不会无事可做。如没有动起来,一切就都没有凭借,就一切皆无可能。

22、教师、学生因课改而改变

教师上课,已经在关注学生,是看着学生学习上课的,是处于思考状态的教学,这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表现。教师已经不再是经验式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教学。学生也已经习惯于这种教学,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学习,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已调动起来了,他们对教室外走过的人,对进教室来观课的人,他们并不在意。这都是转变,都是进步。

已经看不出哪个学生差些,似乎都一样,让每一个进入罗山中学的学生,都迅速改变,适应罗山中学的文化氛围。这是学校文化打造的成果。

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汇波

2013年4月2日整理,3日修改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mw7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