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就业问题
第一节 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就业问题的界定
1、什么是就业?
就是平常所说的工作。
2、什么是劳动就业?
劳动就业:从劳动法的角度来说,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职业。包含四个方面:
(1)劳动者就业需要具有劳动能力,包括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2)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即年满16岁。
(3)所从事的劳动是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职业,而不是义务劳动。
(4)这种劳动是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业并且是合法的劳动。
3、就业问题的实质 ?
就业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它包括国家的就业政策、就业制度、扩大就业的措施;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及社会总的就业率、就业结构、就业形势等问题。它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多方面的经济现象。
就业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主要由以下三点因素造成的,第一点:中国人口多岗位少,因此竞争激烈导致就业难;第二点:就业经验不足,就业心理问题,因为大多数就业者都是大学生,都没有很好的就业观,并且基本上都无就业经验。
第三点:中国处于转型期,需要高素质人才,而现今大多数人口素质过低
当一个社会的失业率达到或接近一定程度(国际社会公认的警戒线为7%——指城镇失业承受能力的大小),当社会普遍感到就业困难的时候,就业就成为一个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国家安全、百姓生活的严重社会问题。
二、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
1、就业问题的由来
正如斯大林于1936年在莫斯科宣布苏维埃政权已消灭了失业一样。1958年,新中国政府在经过十年战后的恢复,宣布“旧社会的事业现象已经消失了”,但在“文革”以后,大量从农村返城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工作问题就成为了当时城市政府一大难题,在当时劳动力市场一片空白的情况下,知识青年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国家的安排就业,这些人,被赋予了一个集体身份:“待业青年”。直到1993年,中国政府才宣布将“待业”一词改为失业,从而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迈出了“一个历史步伐”。
(1)大学生就业难题由来已久,从上个世纪90年代便已初出端倪,及后随着高考的扩招、经济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金融危机爆发、毕业人数猛增,就业形势一年难于一年,这种情况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之道只有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其中最切实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积极有效的培训,让大学生们得到确实有效的成长,大学生就业难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2)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由来已久,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的所受的教育比以前提高很多,在就业方面的障碍相对老一代农民工少了很多,所以他们就业的选择面也更大,但是他们仍然面临着就业门槛高的问题,特别是外地农民工面临着要解决住宿、解决户口的问题,当然由于各地对待他们这类劳动力的措施不同,某些地区还存在歧视问题,所以政府应该采取更多措施,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平等的竞争机会,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能力。
(3)下岗职工再就业由来已久,90年代末期以来,国内兴起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化改制浪潮。民营化改制导致的大量下岗失业职工,生活陷入困境,异常艰难。全国由此产生的下岗失业职工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这数千万人涉及到数千万个家庭,直接间接波
及到上亿人。 下岗失业职工生存遇到的严峻挑战,他们“真穷、真苦、真可怜”的生活状况,却被完全忽视了,从而造成了“4050”下岗职工再就业困难。
2、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
(1)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就业任务繁重
首先是供大于求,其次是普遍知识技能较差,三是地域供需不平衡,四是结构不合理,五是流动性过快。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由于我国有着世界最多的需就业人口,因此这一问题又显得更为突出。
劳动力供需之间“缺位”严重。高级技工稀缺,市场对高技能工人到了“求贤若渴”的程度。
(2)结构性失业的矛盾更为突出
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的变动而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所诱发的失业,其特点是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失业时间较长。经济结构的变动常要求劳动力的流动适应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动。但由于劳动力有其一时难以改变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和性别结构,很难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动,从而就会出现结构性失业。
(3)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越来越低
就业弹性是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就业弹性的变化决定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就业所需要的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成本构成就业的单位成本。如果经济结构中小企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经济所占比例较大,资本比例较低,就业成本相对就低,就业弹性就高。在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保持较高就业弹性对于就业和再就业增长更具现实意义。
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技术工人短缺严重,则要求我们努力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我国,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成了全国就业难的一个缩影,由于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不断降低,加上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大幅度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变得越来越明显了。反映在指标上,就是就业弹性越来越低。
(4)隐性失业的隐蔽性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就业问题的严重性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不发达国家失业的特点之一就是“隐蔽性失业”。因为在这些国家里,人口压力问题是发生在货币工资经济发展之前的自给经济环境里的。由于大家庭制度的存在,许多家庭成员依靠有限的土地产品在低于自给的水平下也可以生存下去,许多在工资体系下本来要挨饿的人受亲属的维持而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
隐蔽性失业,也叫隐形失业,是指劳动者表面上就业而实际上从事与其教育水平或能力不相符的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经济衰退等原因,熟练工人被迫去做半熟练的工作,或半熟练的工人被迫去做无需任何技能的工作,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找不到相应的工作的情况更为常见。不发达国家的隐蔽性失业现象要比发达国家严重得多。 隐蔽性失业的基本特征:第一,劳动力名义就业而实际就业不足,即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上存在着劳动时间和劳动技能上的闲置。第二,总体上的劳动效率低下和边际劳动所对应的边际效率近于零。即在消除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或劳动技能上的闲置后,可剔除一部分多余的劳动力,劳动的产出可能不会因此而减少,甚至会有所提高。第三,就业不足的劳动者收益相对微薄,但相对于他们的劳动量而言,似乎又是成比例的甚至是超比例的。
第二节 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
中国的就业问题总量之大、矛盾之复杂,是任何国家都未曾遇到过的。
人口多、底子薄是基本国情,决定了就业压力巨大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突出矛盾之一;体制转轨的艰巨性,决定了我们必须集中精力解决好历史遗留下的下岗失业
人员再就业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状况,决定了中国将长期面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市转移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快,也决定了将长期面临调整劳动力结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挑战。
一、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
我国就业所面临的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就业同时出现、相互交织的“三碰头”局面,决定了就业问题之复杂,就业工作任务之艰巨,是世界任何国家都未有过的。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要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力度,特别是需要在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城乡二元经济转换中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调整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
(一)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
1、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
我国有13多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与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相当于世界总量的1/4。2020年前,我国16-60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4年达到
9.3亿多人的高峰,并将长期保持在这样一个极高的水平。2030年,我国16-60岁劳动年龄人口还将进一步达到新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基本国情,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受到国际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刻影响,阶段性、地区性、群体性的高失业以及灵活就业现象将长期存在,加上巨大的劳动力供给,是我国就业的一个基本的背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未来仍然将面临在经济过程当中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这样一个基本的格局。
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压力依然很大
体制转轨时期遗留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全部解决,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的任务依然繁重。
3、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不同,当前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素质的不适应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偏低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当前由于劳动者素质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导致了新兴产业、高技术行业和技能性职业所需人员供不应求,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所需的专业技术和各类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与此同时,大量劳动者由于职业技能水平偏低,实现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偏低,就业人数比例不到30%,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40%的水平。第三产业是所有国家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其就业比重偏低,意味着对增加就业岗位的贡献就少。从长期看,还有三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结构性的矛盾。第一个就是城乡结构问题,未来我国城乡就业和人口结构面临一个大的调整;第二个是就业的地区结构问题,部分资源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压力十分突出;第三,就业的企业结构也会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中小企业有待进一步发展。
4、来自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及非农领域转移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一是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初次就业人数持续处于高峰状态。国际经验表明,青年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容易失业,并且往往是失业大军的主要部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十一五"时期,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逐年增加。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和被征地农民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艰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大批被征地的农民也需要解决好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5、人才和劳动市场不规范
必须建立规范的人才和劳动市场。见《人才市场管理规定》(2001年9月11日令第1号发布, 2005年3月22日根据《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修改<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的决定》
6、求职成本过高,几大矛盾困扰着大学生就业市场
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冲击严重
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与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减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用人需求减少相对较少;而小型非国有企业,高新企业、私企、外企以及制造业、IT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相关用人需求明显降低,这将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今年就业异常困难。此次调查与统计信息表明,包括大型招聘会、校园专场招聘会、网络需求信息等大学毕业生岗位需求数量,2009年3月初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20%,进入4月和5月后,预计这项降幅将更大。(2011年调查数据)
(联合早报网)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原因。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如果就业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可能会引起社会不和谐、不稳定。
2、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更加困难
第一、长期以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一定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和女生一直是毕业生就业的困难群体。受金融危机影响,这部分群体的就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第二、家庭经济困难造成就业压力加大
第三、有心理问题倾向的毕业生人数增多。以大学生心理普查作为参考,大学每年新生入学约有15%左右的学生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倾向。大学四年级毕业前夕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期。
第四、女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减少,女性学生因此求职困难更大。
3、毕业生就业思想压力加大
2011年10月调查显示,6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金融危机对自己的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近40%的同学感到思想压力较大,认为面对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表示比较焦虑。34.67%的毕业生认为金融危机给家庭经济造成明显影响,因此产生了较大的就业思想压力,希望尽快就业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这中间有22%的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的看法比较悲观。总之,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造成了较大的思想压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无疑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4、毕业生对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期望值仍然很高
2011年10月调查显示,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大学毕业生普遍有降低就业工资收入期望值的趋向,但选择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人数仍然居多。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畸形聚集现象比较明显。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岗位减少最为明显,求职人数增加与岗位数量降低之间的矛盾导致在这些地区寻找工作更加困难。但是,仍然有不少毕业生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不到最后关头不愿放弃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想法,导致失去了很多求职机会,错过了不少好的工作岗位。
5、毕业生对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缺少了解
2011年10月调查显示,39.76%的被调查者愿意自主创业,而选择不愿意“自主创业”的同学则占到了60.24%。在导致不愿意自主创业的各种原因中,因缺乏启动资金和稳定政策支持的占到了57.08%。结果显示,毕业生对于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了解不够,从而导致信心不足。可见在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引导和鼓励毕
业生自主创业方面还需要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6、“等、靠、要”思想倾向危害较大
一些早些年“热门”专业的毕业生,高考进校时分数较高,但面对变化莫测的就业市场,他们不能及时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滑入“等、靠、要”的行列。这批毕业生虽然总量并不大,但他们对其他同学的就业选择容易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些同学往往声称要等待更好的就业岗位。如果不及时予以纠正,这种思想倾向一旦蔓延势必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大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等一系列次生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就是受教育层次较高的生产力的分配问题(其它领域也是如此,如农民工,下岗工人,其实就是怎末给他们安排活儿的问题)。怎样把大学毕业生合理的安排在能发挥其作用的、能推动社会进步的岗位上,这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我国生产结构由以往的基本合理变得不大合理了,不能满足当前的生产发展就业的需要。不合理的源头是主要是生产力、经济发展变化及其它一些国内、外原因。如果,单纯就要硬性的、形式的解决就业,那是不恰当的。如,即或给每个大学生或农民工每人一顷地,大家都就业,也解决不了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因为那样不能使中国发展强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主要从个人就业意愿分析,可以分为
①自愿性失业: 指毕业生在临近毕业是自愿选择不就业,他们对去向另有选择,如准备出国留学、考研、自主创业等等。
②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就业的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顺利就业。这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结构性失业
2、摩擦性失业
3、周期性失业
(二)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就业形势变的更加不容乐观。
1、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 2010年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2、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流向
伴随我国沿海等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发达城市以及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在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等的吸引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跟随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在大中城市寻求发展空间,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洪流。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有限的就业市场的需求。
3、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伴随着精英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而仅有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的企业全部选择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过高的期望值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了大量的就业良机。
32社会热点问题分析第五章 就业问题_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从毕业生主体自身来讲
当前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认为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大公司企业是就业,而到中小企业、私营机构只是打工,因此,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一些中小企业去就业,更谈不上到边远地区工作。而且,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期望的找到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又想获得高收入;既想获得高薪工作,又对自身能力了解不足。而社会现实往往与毕业生的想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2、从毕业院校来讲
首先,自2003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我国社会的人才需求量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就业市场。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地区的经济开始衰退,社会已经不可能提供如此众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骤然加大,就业难现象凸显。
其次,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另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有些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
3、从社会用人单位来讲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企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用人也处于成熟稳定期,吸纳的人才有限,而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型产业主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所需要的是高精专人才,而大多数毕业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主要以接纳毕业生为主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而生存下来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断地减员,进而造成了就业困难。
(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解决的对策
1、切实了解用人需求,不断增强毕业生综合能力
如何更好的利用仅有的不到四年的时间来完善自我直接影响了大四的就业形势。因此,大学生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来关注了解用人单位需要怎样的大学毕业生。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大学四年去学习相关知识,考取相关等级证书,进而在就业招聘中占据优势,获得一份好工作。
2、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由于当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就业办公室等应不断深入调查当今的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广大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得大学毕业生能够及时的完善知识储备,调整就业心态,获得就业信息,加快并改善大学生就业。
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3、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创新就业招聘形式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人才市场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招聘会一
种模式也逐渐跟不上毕业生就业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出创新,使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更近距离的接触,通过形势研讨会、专场招聘会、专家报告会、师生座谈会、心理咨询会等一系列措施来拓展就业领域。
4、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5、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处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大学毕业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应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解决好中国就业问题
(一)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市场经济是在自由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就业人口还是失业人口都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失业问题在市场经济中发生,也只能在市场经济中解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市场经济体制的培养和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可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富民为本”。因此,我们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首先要考虑如何能促进就业增长的战略。实施充分就业发展战略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并不矛盾,但需要我们对经济政策的某些部分做些调整。如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大工程、大项目的投资,这在地方政府中也比较流行,但我们忽视了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作。
(三)加强对就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
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点,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发展战略,注重发展各种服务业,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扩大社会就业规模。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及财税、金融、投资等宏观管理政策。加强劳动就业的规划、预测和分析工作,完善就业调查统计系统,健全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失业预警制度。
(四)尽快实现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全国统一的竞争的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形成。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保障省级统筹,还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但省级统筹并没有能够解决日益深化的全国性保障金支付危机问题,主要原因是多数省区收不抵支,而省级统筹又使中央政府无力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这说明我国的省级统筹仍然是“快快专政”,同时,省级统筹限制了劳动力在省际之间的流动,不利于建立有序流动的全国性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调适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表现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职业选择面,使大学
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阴影和“投资教育”这一新型家庭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取向,很多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产生了许多就业心理问题。?
1、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表现?
(1)功利心理。择业功利心理,是指从择业的趋利避害出发,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2007年,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 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从调查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们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2)求“稳”心理。择业求“稳”心理,是指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追求工作职位的安稳、清闲、福利待遇好等等,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因而,毕业生对全额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始终不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愈演愈烈,即使选择企业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求“稳”心理主要由于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受家庭传统文化影响,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尤甚。?
(3)从众心理。 择业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形成择业“从众”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随大流而造成的。
(4)依赖心理。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试图坐等就业;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择业时机。
2、大学生常见的择业心理障碍
(1)焦虑与恐惧心理。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分析焦虑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步入社会前的心理恐惧;第二,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选择把持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彷徨心理;第三,缺失择业方向和择业方法,始终不能顺利就业,因择业挫折产生就业恐慌;第四,恋爱分合,职业取舍,由于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产生离别伤感,进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择业就业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挫折与失败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一
个人产生心理挫折后,就有可能陷入苦闷、失望 悔恨 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 大学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的自我满足心理,因此择业的期望值也相当高。在就业地域的趋向,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这些就业目标的选择,往往都是出于功利心理、求“稳”心理和从众心理等需要,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关于“人职匹配”的理论基础,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必然是事与愿违,最终不能顺利就业。现代大学毕业生多囿于校园,生活经历较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一次次就业失败的心理暗示必然会导致就业挫折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大学生择业行为发生偏差。
(3)自卑与自大心理。自卑与自大是大学生较为常见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就业中的表现是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则容易自大,认为自己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任何工作都会得心应手,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一旦出现求职失败则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陷入自卑的泥淖。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1、客观认识自己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孙子兵法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代的战术,更是现代大学生求职择业之道。第一,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第二,深刻反思自己所接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基础教育的目标往往锁定在升学率。为了高升学率,一些学校甚至削弱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的素质拓展课程,普遍忽视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高等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就业心理的辅导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我国家庭不当教育是引发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普遍的独生子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基本对象,然而,我国家庭传统教育思想是对孩子统包统管、封闭保护,宠爱有加,对困难、挫折教育引导不够。使很多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依赖感,失去独立性。择业时往往依赖于学校和家庭,着眼于轻松高薪的工作环境和虚荣心的满足,一旦不能如愿便怨天尤人,畏惧不前。因此,客观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是进行就业心理自我调适的有效途径之一。
2、主动适应社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人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源于毕业生的主体选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观念就是就业力,态度决定结果,性格决定
命运。因此,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首先要明确现实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目的意义;其次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寻求到社会需要与个人追求的交汇点。
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实现职业理想。
3、增强就业能力?
(1)增强就业心理能力?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
大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但是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就业成功是蕴藏于每一位毕业生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然而,家境的贫寒、教育的缺失、时运的不济等往往会使他们置身于失败的困境。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心灰意冷,举步维艰时,却常常忘了还有另一条可经由“想象”而抵达的成功之路。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想象成功”时,他就拥有了一份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给人生带来快乐的心理体验,并不断催人奋进,这就是自信给人带来的力量。由此可见,乐观自信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心理动力之一。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在关键时优柔寡断、丧失良机。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性格对于正确思维、理性处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学生要善于听取意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孤僻、狭隘、忧郁、狂躁等心理。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掌握用于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使自己能够顺应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择业的需要,努力提
32社会热点问题分析第五章 就业问题_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高就业能力。?
参考题:
1、造成我国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怎样应对?
3、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解决的对策有哪些
4、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表现有哪些
参考书目及文献:
1、帕特丽夏.威奈尔特编著,郭瑞卿译。《就业能力—从理论到实践》(ISSA丛书),中国劳动力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2、周晓宏著,《就业、创业、成功—大学生必读》,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3、翟秀文著,《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载《经济纵横》,1998年5月
4、王尚银著,《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mw7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