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总绪论----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科性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分期以及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目标。
一、文学史的概念和内涵--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的发展与变迁的历史
v这句话包含着几层意思:
1.立足于文学本位,要注意文学自身的特性。
2.除文学本身外,还包括了其他几个层面:
(1)文学创作的社会背景(经济背景、政治背景等)。
(2)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
(3)指导和引导文学创作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
(4)口头传说、书写传抄、印刷出版、说唱演出等文学传媒。
3.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从广阔的文化学的角度考察文学。
4.具有史学的思维方式。
5.文学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比较普遍的文学史是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白话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等。
二、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特点:
v1.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2)朝代的不平衡3)地域的不平衡
v2.俗与雅之间的互相影响、转变和推动。
v3.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v4.复古与革新的相互交替和碰撞
v5.文与道的离合
三、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古典文学有其他的分期方法如:
上古文学:先秦文学、两汉文学。文学自发的时期,突出特点是文学尚在文化的大母体之内,文史哲不分。
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文学自觉的时期,诗歌和散文的成就达到顶峰。
近古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清文学。文学转型的时期,戏剧和小说兴起并达到顶峰。
近代文学:古典与现代交叉,从古典到现代过渡的时期。
第一编 先秦文学
v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上古代文学的概貌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神话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原始歌谣和《诗经》的艺术特点、楚辞的艺术特点、先秦时期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
绪 论
一、文学的起源:
1、最早的文学类型: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样式是原始诗歌和原始神话。二者均是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原始诗歌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原始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2、文学艺术起源的原因: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巫术说、模仿说、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等解释
二、先秦文学的内涵: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学的源头,所谓“先秦”,有广、狭义之分。
v广义——指秦统一中国以前直至远古,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步建立的战国时代。
v狭义——主要指秦统一天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三、先秦文学的概貌:
1、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样式是原始诗歌和原始神话。二者均是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原始诗歌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原始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2、殷商时期已经有了初步定型的文学,也开始产生了书面文字。殷商甲骨卜辞、《周易》、殷商及西周铜器铭文,都是早期书面散文的萌芽。蕴涵着一定的文学因素。
3、先秦散文——历史叙事散文和诸子说理散文
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2)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
(3)以《战国策》为代表。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
(2)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
(3)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
4、先秦诗歌的概况:先秦诗歌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诗经》以现实主义精神、比兴的艺术手法显示了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楚辞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作家群,揭开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篇章,其浪漫精神、自由的形式、华美的词采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经久的影响,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源头之一。
四、先秦文学的主要特征:
v紧贴社会现实人生,体现理性精神。
v多非一人所著,作者大多难以确指。
v文史哲不“分家”,文学尚未独立。
第一章 上古歌谣和上古神话
第一节上古歌谣
v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原始歌谣,它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没有文字记载的原始社会时代就已产生。它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是原始人类口耳相传的口头创作。与原始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一样,原始歌谣也起源于劳动。原始人在劳动的过程中,由于筋力的张弛和工具运用的配合,自然地发出劳动的呼声。这种呼声产生出简单的节奏。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伏。
v 《弹歌》断竹 续竹飞土 逐宍
内容分析:这首短歌相传为黄帝时的作品,描写了先民砍竹、接竹来制造狩猎工具以及用弹丸追捕猎物的经过情景,从简朴的内容和简单的二言句式,可以相信这应该是一首古老的猎歌。
《淮南子-道应训》
v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ye hu),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v所谓“举重劝力之歌”,就是指人们集体劳动时,一唱一和,借以调整动作、减轻疲劳、加强工作效率的呼声。从现实生活上看,水手的摇橹和拉纤,建筑工人的打夯,码头工人的搬运,都可以听到集体的、个人的或彼此互相唱和的歌声,音调和谐而有节奏。这些都可以说明原始歌谣起源于劳动。
v随着人类思维及语言能力的发展提升,在這些呼声中添上有意义的词语便形成正式的歌谣。
鲁迅《且介亭杂文集-门外文谈》:“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沒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來,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v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诗歌。最初的诗歌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活实践。原始人在生活实践中,产生了交往和抒发感情的需要,除了借助语言之外,他们还会发出一些抑扬顿挫的呼声。这种呼声就是歌唱的前身。当人们在有声无义的呼声中加入简单的语言,就形成了最简单的诗歌。
v“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礼记》
v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周易》
v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周易》
v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周易》
v “候人兮猗。”——《吕氏春秋》
我国诗歌原始形态:歌舞乐三位一体
v歌謠在最初的形態只是口頭流傳,並常與原始的音樂、舞蹈結合為一體,其內容大都是生產行為的重演模擬,或是勞動過程的回憶。(馬積高、黃均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18頁)
《礼记·乐记》论述三者关系时也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说明诗乐舞三者都是人主观情感的客观载体,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記載了葛天氏的樂歌是一面歌唱,一面操著牛尾跳舞。(參見《中國文學發展史》2頁)
《 尚书--尧典 》:“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它描 写了人們敲石器之 类的工具 作为乐器,然 后模仿野兽的姿态跳舞。(《中國文學發展史》2頁)
第二节 上古神话
【教学要求】作为先秦文学的起点,要把远古神话的产生、发展、流变的过程梳理清楚。注意将中国古代神话与外国神话作比较,探讨中国远古神话为什么不成系统和不发达等问题。
v问题:(1)什么是神话?神话是怎样产生的?(2)神话的内容有哪些?(3)中国古代神话零散片断的原因?(4)中国古代神话的特征?
一、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神话是远古人民以其幼稚的认识能力,通过幻想的、形象的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做出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以象征和隐喻来表现它的意蕴。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v神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所产生的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的自然现象,地震、洪水,还有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也引起惊奇和恐慌,人们由此幻想出世界存在某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
v神话的功能:
v首先,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意义。
v其次,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精神纽带。
v再次,神话是先民们在对世界假想的把握中宣泄了不安的情绪。
v中国在远古时代可能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但经过口耳相传大部分没能够保存下来,显得零碎而无系统,只是在一些古代文献如《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庄子》等古籍保存了许多零零星星的神话传说。
v《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山海经》是保存远古神话最多的古籍。这部书成书时代大约在战国末期或西汉初期。关于它的作者以及性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它是一部地理书,鲁迅说它是一部“巫书”。不管怎么说,它里面保存了很多远古神话,其中有不少神话已具有清晰的轮廓,有的经过缀合,可以得到相当完整的故事和形象,它对我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
v1、创世神话 《艺文类聚》中“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见教材41页。补:《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记》中盘古开天地的故事: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为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海,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v2、始祖神话 《淮南子》中“女娲补天”、《太平御览》中“女娲造人”的故事。《诗经·生民》中记载的周民族始祖后稷的神话故事。(见教材42页)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览冥训》)
v3、洪水神话 《山海经》中“鲧禹治水”的故事(扩展到有关“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禹娶涂山氏”等禹的故事)见教材43页。
v4、战争神话 《山海经》中¡°黄帝擒蚩尤¡±的故事,见教材45页。
v5、英雄神话 《山海经》中“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淮南子》中“后羿射日”的故事等。
神话散亡的原因:
v古代文字繁难,记录不便
v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理性化状态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孔子初,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者所不道,古其后不特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
v没有出现像荷马那样将上古神话传说的零星材料熔铸为鸿篇巨制的专门人才
v最根本的原因:神话的历史化,神话的文学化,神话的宗教化
司马迁:“其言不雅驯,缙绅(古代高级官员的装束,指做官的人)先生难言之。”(《史记·五帝本纪》)
v1、历史化 这可能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轻视、曲解、改造神话有关系。“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儒家后学也多讲究经世致用之学,所以煞费苦心的改造神话,使之化为历史。例: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曰:“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大戴礼记·五帝德》)
子贡问孔子:“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谋而亲,不约而成,大有成功,此之谓四面也”(见汪继培辑本《尸子》卷下)。
《韩非子》中记鲁哀公问孔子“夔一足”的问题,孔子解释为“夔非一足也,夔有一,足矣”。
2、文学化 神话流变为寓言是文学化的主要表现。神话本身含有一定的哲理,后世思想家为宣言自己的哲学观点、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常将神话改造为有所寄托的寓言,神话便文学化了。在先秦诸子著述中,尤其是“寓言十九”的《庄子》中,寓言不胜枚举,如“鲲化为鹏”、“倏忽与混沌”、“列子御风而行”等。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v3、宗教化 神话与原始宗教有如孪生兄弟,都是原始思维的产物。神话含有宗教的因素,易为宗教所利用。神话流为道教的仙话,就是神话宗教化的具体表现。西王母神话逐渐演变为仙话,就是其典型实例。
v 《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
v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v 《庄子·大宗师》:“夫道,……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
v 《庄子·大宗师》成玄英疏:“汉武帝时,献青桃,颜容若十六七女子,甚端正。”
v 《汉武内传》:“西王母与上元夫人降帝,美容貌,神仙人也。”
中国古代神话的特征:
v创作的集体性和口头性
v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意识观念
v不自觉的浪漫主义的特征
v零散的片段式的叙述和描写
v思维方式具有神秘的互渗性、象征性、隐喻性、具体性和形象性
v叙述性特征
古代神话的价值:
v其一,神话的思维,充满了幻想,是人类理性逻辑尚未发展成熟时期的思维方式。它本身虽然不是自觉的运用幻想,却仍然同文学的形象思维有共通之处,表现了人类不自觉的艺术创造力。
v其二,有的神话中所蕴含的那种百折不挠、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如刑天、精卫、大禹治水),那种厚生爱民的意识,曾经激励了无数的志士仁人为理想而奋斗。它既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原始精神,又给文学创作提供了精神动力。
其三,神话故事、神话素材常常被后代文学家所利用,创作出新的、具有特异色彩的作品。比如《庄子》,《楚辞》,后世李白的诗歌,乃至于小说《红楼梦》等一大批著名的作品,都以上古神话为素材,表现出较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中国古代著名四大神话:女娲造人后羿射日 共工触山嫦娥奔月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一节从甲骨文卜辞到《春秋》
1、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同样未经加工的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到繁的过程。
《尚书》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尚书》是商周记言资料史料的汇编。《尚书》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而且这些文诰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
春秋时期进过孔子编订的《春秋》,记事系统,具有自觉地记事意识和写作义力。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1、《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
《左传》维护周礼,尊礼崇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书中尤其是重民、以民为本的思想,更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
《左传》确为先秦叙事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左传》的叙事特征:
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
往往很注重完整的叙述时间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带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
3、《左传》的记言文:
《左传》的记言文,主要是行人问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这类记言文文字不无“文典而美”,简洁精练,委曲达意,莞尔有致,栩栩如生。
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
1、《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2、《国语》以记言为主,它的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第四节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战国策》杂技诸国军政大事,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仪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战国策》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
《战国策》的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
2、《战国策》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赡的文采,是当时纵横捭阖的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先秦叙事散文对于后代的史传文学、散文和小说创作的滋养,最为明显。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1、先秦说理文的发展阶段:
1春秋末到战国初期: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阶段
2战国中期:对话体和寓言体
3战国后期: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
2、第一阶段: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阶段
《论语》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的主要形态。《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形式,是先秦说理文的另一形态。
3、第二阶段:对话体和寓言体
战国中期的《孟子》、《墨子》、《庄子》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度的迹象。
4、第三阶段: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
《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
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1、《孟子》散文的特征是长于论辩。
2、《孟子》运用了逻辑推理和比喻性推理的论辩技巧,并形成了气势浩然的文风。
第三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1、《庄子》中“三言”的创作方法
《庄子》中自称的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的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
重言:借重长者、尊者、名人之言,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
寓言:即虚拟的寄属于他人他物的言语。
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1、荀子的说理文擅长论辩,但荀子以其说理的清晰,论辩的透辟,逻辑的严密,在先秦诸子散文说理文中别具一格。
2、《韩非子》的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还是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的寓言故事。
第五节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
1、先秦说理散文是我国散文创作的典范,它以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时期,以甲骨卜辞、商周铜器铭文、易卦爻辞为标志。
第二阶段为定型期,从夏到春秋时期,《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第三阶段成熟时期,从春秋末到战国后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战国策》。
第一节 《吕氏春秋》
1、《吕氏春秋》预示了在秦汉大一统王朝即将出现之际,诸子百家思想逐渐从分到合,朝着为封建大一统构建理论的方向演变。
2、《吕氏春秋》以其平实畅达的文风和丰富多彩的寓言闻名于世。
第二节 李斯散文
1、《谏逐客书》
文章辞采华丽,排比铺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末尾作结,指出秦人“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的危害,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谏逐客书》最精彩的是中间一段,语辞泛滥,意杂诙嘲,语奇字重,兔起鹘落,可谓骈体之祖。
2、刻石文
大都是四字为句的韵文,文辞整饬简洁,读来朗朗上口,是秦文学的独创。
汉赋的发展阶段大致可以按照其形式和内容分为西汉前、中、晚期和东汉前、后期。
西汉辞赋西汉前期是辞赋从楚辞模式向典型的汉赋模式过渡的时期。它摆脱了楚辞就实际事件展开描述,抒发情感的限制,摆脱了抒情特征,转化成以铺陈写物为中心的高度散文化文体,也出现了道德与审美主题的矛盾。
西汉中期的辞赋已经把儒学作为道德论点,显示了大一统时代的文化特征。在此期间,夸张的文笔、华丽的辞藻和反复的铺陈排比既反映了过去文学从未有过的广阔丰富和宏伟壮丽,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文学艺术幼稚的理解,导致文章夸张失实,艰涩难懂。文句方面多用骚体,但也夹以骈偶。
西汉后期的辞赋转向学术性的著述,反映了当时在社会中儒学思想统治的深化。期间对于景物的描写偏重于写实,清新自然。内容上开始盛行“用典”,虽然增加了阅读难度但也增加了文章的涵量。
东汉前期的辞赋已经摆脱了虚幻与夸张,它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上广泛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逐渐摈弃铺陈,开始创作抒情性的辞赋以表达个人情感。
东汉后期的辞赋则受到了混乱政治格局的影响,出现了汉代辞赋前所未有的尖锐的批判锋芒。其中不合道德传统的题材的出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瓦解的情况下人们思想和情感的表现渐趋自由。在形式上也出现了诗赋结合的创作模式。
汉赋的兴盛在文学史上具有两种重要意义。一是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学活动的文人群;二是出现了以语言的美感为最终目的的文学创作。但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一是封建专制的确立和思想控制使汉代文人的批判意识和个体意识减退;二是转向以写物为主,以歌颂为主的典型汉赋模式。
第三节 贾谊政论文
1、贾谊作品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专题政论文;二是就具体话题所写的疏牍文;还有是杂论。
2、战国策士语言的特点是纵横捭阖,善于夸张和渲染,以气势征服人。贾谊带着浓厚的战国策士遗风,其具体做法是通过鲜明的对比,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
3贾谊针对现实所写的政论文,其浩荡的气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以数量取胜;二是以感情相驱动。
第四节 《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1、汉大赋的特点是铺张扬厉,追求巨丽之美。
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1、汉赋有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之分,分别代表了汉赋不同发展阶段主流形式。汉赋以骚体赋为主,而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
骚体赋:以抒情为主,篇幅短小,保留了楚辞的文体特点,代表人物是贾谊。
汉大赋:辞藻华丽,以主客问答为主要形式,代表人物是枚乘《七发》。
抒情小赋:
2、九体:
以贾谊的《吊屈原赋》、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等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一脉相承,九篇成章,体制固定,主题相类,作为骚体赋的一种,与大赋中的“七体”相互辉映,是为“九体”。
3、枚乘和七体
枚乘最著名的作品《七发》意义: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枚乘和他的《七发》标志着以地方诸王为中心的汉赋创作时代的终结和以京都为中心的创作时代的到来。
4、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
《子虚赋》、《上林赋》
5、杨雄四赋
《蜀都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五篇,除《蜀都赋》之外,余下四赋史称“四大赋”。
在杨雄的代表作品四大赋中,《甘泉赋》的艺术成就最高,在对景物的描写方面有新的发展;一是采用主体向关照对象逐步趋靠的方式进行铺陈;而是铺陈空间的多向维度;三是对骚体赋予新的功能。
6、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第五章东汉辞赋
第一节 班固、张衡的京都赋
1、班固的《两都赋》
《两都赋》分为《东都赋》和《西都赋》两篇,实为上、下篇。赋作于汉明帝时期,作品借“西都宾”和“东都主人”两个虚拟人物的对答结撰全篇。
班固的《两都赋》的在艺术上基本上是取法司马相如和杨雄,但同时又有突破和创新。一是打破了“劝百讽一”的结构模式;二是详略有致,别具匠心。
2、张衡《两京赋》
分为《东京赋》和《西京赋》两篇,《二京赋》中的理性精神和充实的社会内容结合的非常完美,不但超过了司马相如和杨雄,也超过了班固。《两京赋》在思想和艺术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对京都赋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节 述行赋和抒情小赋
1、述行赋
刘歆《遂初赋》班彪《北征赋》班昭《东征赋》 蔡邕《述行赋》
2、抒情小赋
真正宣告抒情小赋的诞生并充分显示其迷人魅力的作品是张衡的《归天赋》,他以非凡的艺术创造而在赋坛上独领风骚。
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和祢衡的《鹦鹉赋》
第六章《汉书》及东汉散文
第一节 《汉书》
1、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汉书》与《史记》的区别:
1《史记》最精彩的篇章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汉书》的精华则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史记》所写的秦汉之际的杰出人物最引人注目的是战将和谋士;《汉书》所写的西汉盛世人物其中固然不乏武将和谋士,但更多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
2除《世家》外,《史记》的人物传记基本都是以写单个人为主,很少全面叙述家庭的兴衰史。汉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传主都不是单独一个人,而是记叙几代人的事迹。通过描述这些家族的兴衰史,对西汉社会的变迁作了多方面的展示。
3《史记》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有大量悲剧人物的传记。《汉书》中悲剧人物的数量不如《史记》那样众多,但《李广苏建传》中李陵和苏武的传记,却和《史记》的许多名篇一样,写得酣暢淋漓,悲剧气氛很重。
3、《史记》与《汉书》笔法的不同:
首先,《汉书》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其次,《汉书》不但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地加以叙述,而且对于那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要特别加以强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再次,《汉书》的谨严有法,还在于它对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之。
第二节 《吴越春秋》
1、《吴越春秋》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第一节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
1、班固是东汉早期创作五、七言诗的文人,他对这两种新兴诗体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张衡《四愁诗》是经过改造的骚体,是骚体整齐之后形成的七言,是后代七言诗的先声。
班固的五、七言诗以叙事为主,张衡的五、七言诗则长于抒情。自张衡开始,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抒情为主的基本走势。
3、秦嘉的诗
《赠妇诗》三首是东汉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第二节 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1、郦炎
郦炎的《见志诗》,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2、赵壹
《疾邪诗》二首均是五言,附在《刺世疾邪赋》之后,所表达的感情在东汉文人诗中最为激烈。
3、蔡邕
《翠鸟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从中可以看出汉末文人身处衰世的惶恐心情。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
1、《古诗十九首》除了游子之歌,便是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怨是它的基本内容。
2、《古诗十九首》中虚浮哦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3、《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形成了浅浅寄言、深深道款,形成了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
东方朔:《答客难》王褒:《洞箫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全诗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关于《诗经》的的来源与编订的一些说法:有“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 分为风、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 》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诗经》的主要内容:
1、农事诗,反映了周代的农业生产活动,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如《豳风·七月》、《周颂·臣工》、《周颂·噫嘻》
2、征役诗,即大量反映徭役和兵役问题的诗歌。如《唐风·鸨羽》、《魏风·陟岵》、《邶风·式微》、《王风·君子于役》
3、婚恋诗,即篇幅众多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和妇女命运的作品。风诗里这类作品尤其多,约占风诗的三分之一。(《诗经》中的爱情诗,从不同的角度生动地反映了恋爱关系中的各种情景和具体矛盾,揭示了人们在爱情生活中的各种微妙复杂的心理。)
反映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如《秦风·蒹葭》;描写了恋爱者成功的喜悦和幽期密约的甜蜜如《邶风·静女》;抒发失恋的痛苦和对干涉恋爱婚姻者的不满和反抗如《郑风·狡童》;表现了忠贞不渝的生死之恋如《王风·大车》。至于那些直接反映婚姻家庭生活的作品,虽不如爱情诗那样丰富多彩,却也展示了比较充实的内容。这类作品主要有两方面,有的写夫妻两情笃厚,描写了家庭生活的和美,如《郑风·女曰鸡鸣》、《郑风·风雨》、《齐风·鸡鸣》;有的则恰好相反,以夫妻反目和女子被弃为主题,通常称为弃妇诗,如《郑风·谷风》、《卫风·氓》。
4、燕飨诗,又称燕饮诗或宴饮诗。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是周人重礼乐、尚亲情、笃友谊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礼乐文明的产物。如《小雅·鹿鸣》、《小雅·常棣》
5、怨刺诗,其中民歌里的怨刺诗,以辛辣的笔调嘲讽了统治阶级的行径,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邶风·新台》等;还有一些贵族文人的作品,产生于西周末期春秋前期,多为感时伤世,切中时弊之作,《小雅·北山》、《小雅·十月之交》、《小雅·大东》
6、周族史诗,主要指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反映周部族祖先形象和周部族迁徙、发展、壮大等内容的诗歌。是《诗经》中描写一个部落早期发祥历史的作品。这些史诗,形象地反映了周人从野蛮向文明(即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反映了周建国前和建国初期的历史,合在一起,是一部很完整的叙述早周历史的史诗,对早周历史转折事件的记载尤为详细,不仅有文学价值,而且弥补了史料的不足,具有文献价值。
《诗经》的艺术特点: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相关的事物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说法,在诗歌才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赋运用的十分广泛普遍,能够很好的叙述事物,抒写感情。如《七月》中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法。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在用赋,在《诗经》中是很常见的。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感情服务的、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
《诗经》中比的运用也很广泛,比较好理解。其中整首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如《魏风硕鼠》,独具特色。而一首诗中部分运用比的手法更是丰富多彩。《诗经》中大量用比,表明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再现异彩纷呈的物象。
《诗经》中“兴”的运用情况较为复杂,有的只是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只在诗歌开头协调音韵,引起下文的起兴,是《诗经》兴句中较简单的一种。《诗经》中更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或烘托喧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或缺的部分。
v诗经名篇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诗人对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
关关:水鸟叫声。雎(音居)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洲:河中沙洲。窈窕: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淑:善,好。好逑:好的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荇(音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流:顺水之流而取之也。寤(音务):睡醒。寐(音妹):睡眠。
思:语助。服:思念。悠:忧思貌。辗:半转。反侧:反身,侧身。
琴:五弦或七弦乐器。瑟:二十五弦乐器。友:交好。琴瑟友之: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芼(音帽):有选择之意。钟:金属打击乐器。鼓:皮革打击乐器。钟鼓乐之:用钟鼓来使“淑女”喜乐。静女
静女其姝③,俟④我于城隅⑤。爱⑥而不见⑦,搔首踟蹰⑧。
静女其娈⑨,贻⑩我彤管⑾。彤管有炜⑿,说怿⒀女⒁美。
自牧⒂归荑⒃,洵⒄美且异。匪女⒅之为美,美人之贻。
【解说】
这是一首男女幽会的情歌。少女故意躲在城角,“爱而不见”,男子急得坐立不安,“搔首蜘蹰”,这两句平实如话的描写,极为传神地表现了一对恋人初会时的情趣。既而约会之时少女赠送彤管、荑草,男子欣喜若狂语带双关表达爱意的情态,又写得柔婉细腻,情意绵绵。全诗清新活泼,生动有趣。吟诵此诗,读者亦会被其浓浓的青春气息所感动,而诚心祝愿这对恋人幸福美满。
【注释】 ① 静女:文雅的姑娘。 ② 邶(bèi):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
③其姝(shū):姝,美丽。其,形容词词头。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
④ 俟(sì):等待,等候。 ⑤城隅(yú):城上的角楼。一说是城边的角落。 ⑥ 爱:通“薆(ài)”隐藏,遮掩。 ⑦见:通“现”,出现。一说是看见。
⑧ 踟蹰(chí chú):亦作“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⑨ 娈(luán):美好。 ⑩ 贻(yí):赠送。 ⑾彤(tóng)管:红色的管萧。管,有人说是茅草。 ⑿ 炜(wěi):鲜明有光的样子。 ⒀说怿(yuè yì):喜爱。说,通“悦”,和“怿”一样,都是喜爱的意思。 ⒁女(rǔ):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 ⒂ 牧:野外放牧的地方。 ⒃ 归荑(kuìtí):赠送荑草。归,通“馈”,赠送。荑,初生的茅草。 ⒄ 洵(xún):的确,确实。 ⒅匪女:不是你(荑草)。匪,通“非”。
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硕人其颀,衣锦①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①:上耿下衣,音窘,披风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私:姊妹之夫
荑:音题,茅之芽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蝤蛴:音求其,天牛的幼虫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瓠犀:音户西,瓠瓜子儿
说:音税,停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②:巾贲,音坟,马饰
四牡有骄,朱②镳镳,翟③以朝。 镳镳:音标,盛多的样子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③:弗加草头,音扶,车蓬
④:上四下瓜,音古,网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⑤:濊,音豁,象声词
施④⑤⑤,⑥鲔发发,葭⑦揭揭。 ⑥:檀去木加鱼,音沾,大鲤鱼
庶姜孽孽,庶士有⑧。 发发:鱼尾击水之声
⑦:炎加草头,音坦,荻 ⑧:去曷,音切,英武高大
蒹 葭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是一篇美丽的情歌。想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蒹(音兼):没长穗的芦苇。葭(音家):初生的芦苇。苍苍:老青色。
伊人:是人,这个人。 在水一方:在大水的一方,喻所在之远。
溯洄:逆流而上。 阻:阻难。 溯游:顺流而下。 凄凄:苍青色。 晞(音西):干。 湄:水边高崖。 跻(音鸡):登;升。 坻(音迟):小渚。 采采:茂盛貌。 涘(音四):水边。 右:不直,绕弯。 沚(音止):水中的小沙滩。《左传》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而至成熟。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成立,《左转》、《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甲骨卜辞是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有的还包括日后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就是甲骨卜辞。所记内容包括祭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左传》的叙事特征
1.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还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
2.颇具戏剧性。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使这部作品充满故事性。
3.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
4.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
5.在复杂的战争过程、政治事件中大量描写细节。
“楚辞”之名首见于西汉武帝时的《史记·张汤传》,这时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六经并列。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这也就是说楚辞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形式上与北方民歌有较为明显的差别。进一步说,楚辞的直接渊源应该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九歌原为祭祀时之巫歌,后经屈原加工而保留下来,而离骚等其他作品则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南方祭歌那神奇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也深深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了楚辞的与风格特征。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
离骚解题:“离骚”二字,古来有数种解释。司马迁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汉代班固在《离骚赞序》里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王逸解释为离别的忧愁,《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云:“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这两种。因司马迁毕竟距屈原的年代未久,且楚辞中多有“离尤”或“离忧”之语,“离”皆不能解释为“别”,所以司马迁的说法最为可信。《离骚》的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在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因遭上官大夫靳尚之谗而被怀王疏远,“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也认为《离骚》创作于楚怀王疏远屈原之时。
忠君和爱国:一般认为,《离骚》的主旨是爱国和忠君。司马迁说:“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在《离骚》前一部分中,有不少“系心怀王”的诗句,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等。诗中用了一些婚姻爱情的比喻,如“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等,以这种男女之间感情的不谐比喻君臣的疏远。根据中国传统的伦理习惯,弃妇的哀怨是以对夫君的忠贞为前提的,所以,这些诗句可以解释为屈原的忠君。国君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的象征,而且只有通过国君才能实现自己的兴国理想。所以,屈原的忠君是他爱国思想的一部分。屈原的爱国之情,是和宗族感情连在一起的。如他对祖先的深情追认,就是一种宗族感情的流露。屈原的爱国感情更表现在对楚国现实的关切之上,从希望楚国富强出发,屈原反复劝戒楚王向先代的圣贤学习,吸取历代君王荒淫误国的教训,不要只图眼前的享乐,而不顾严重的后果。
在《离骚》中,屈原感慨道:“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表示将用生命来殉自己的“美政”理想。屈原的“美政”理想更加进步,并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向。当然,屈原念念不忘君臣的“两美必合”、和谐共济,还与他自己的身世之感有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楚王的不信任和佞臣的离间,导致君臣乘违,事功不成,这是屈原悲惨人生的症结所在。所以,他在诗中反复地咏叹明君贤臣,实际上也是对楚国现实政治的尖锐批判,更是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叹,其中饱含着悲愤之情。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从这些香草和装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奋发自励、苏世独立的人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则是其人格的外在显现。探求的热情和功业未就的焦虑,发而为对有限时间的珍视,“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恶劣的政治环境,使屈原陷入极端艰难的处境之中,但他却以生命的挚诚来捍卫自己的理想:“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正是在这强烈自信和无所畏惧的精神的鼓舞下,屈原才能对楚王及腐败的佞臣集团展开尖锐的批判:“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唯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屈原的形象在《离骚》中十分突出,他那傲岸的人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并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象征。
美人、香草《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以夫妇喻君臣不仅形象生动,深契当时的情境,而且也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发展起来的阴阳五行观念里,就把君和夫、臣和妇放在同样的位置,这一观念可能影响了屈原的创作。《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前145—90?)所写的一部体大思精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杰出的文学著作。它的原名叫《太史公书》,从东汉后期开始,被人们叫成《史记》。
关于《史记》的注本,最有名的是“三家注”,即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这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注本。
晋代,中散大夫徐广又作了一部《史记音义》,裴骃的《史记集解》就是在徐广这部《史记音义》的基础上扩充起来的。随着《集解》的流行,徐广的《音义》也不久就失传了。
裴骃《史记集解》 裴骃,宋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东北)人,字龙驹,官至南中郎参军。其父裴松之,是有名的《三国志注》的作者。裴駰所以要作《史记集解》,是因为他嫌徐广的《史记音义》太简略,因此他这部书除基本上都引入了徐广的旧说外,还广泛地吸取了前人对《史记》有关诸书的研究成果,如贾逵、服虔、杜预给《左传》作的注,如淳、张晏给《汉书》作的注,韦昭给《国语》作的注,高诱给《国策》作的注,孔安国、何晏给《论语》作的注等等。由于他是兼采诸家,并下己意,所以他称自己这部书为“集解”。凡用前人的旧注,一律引出原作者的名字,一丝不苟。
裴骃在为《史记》作注时,一般是谨守着“注不破经”的汉儒旧例,只管随文作注,不对原文提出怀疑,这与后来的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恰成鲜明对照。当《史记》叙事出现明显错误时,裴骃也往往只是客观地引出他说,而自己不下按断。如《鲁仲连列传》叙邯郸解围之后说:“其后二十余年,燕将攻下聊城……齐田单攻聊城。”这时《集解》引徐广曰:“按年表,田单攻聊城,在长平后十年也。”《集解》只在极其个别的情况下正面订正《史记》原文的谬误,如《楚世家》写太子商臣想摸清楚王是否真想废弃自己时,其傅潘崇给他出主意说:“享王之宠姬而勿敬也。”这时《集解》说:“姬,当作妹。”这是裴骃根据《左传》杜预注得出的结论。《左传》记潘崇这句话是:“享江芈而勿敬也。”杜预注:“江芈,成王妹,嫁于江。”
《集解》的主要缺点仍是简略,也有不少错误。如《吕后本纪》:“代王使人辞谢,再反,然后乘六乘传。”《集解》引张晏曰:“备汉朝有变,欲驰还也。”明人董份驳之曰:“六乘传者,盖文帝料汉事已定,止用六乘传赴,不多备耳,张说非是。”
继裴骃《集解》后,齐、梁时期的邹诞生又撰有《史记音义》;到了唐代的贞观年间,刘伯庄又撰有《音义》二十卷。前者“音则尚奇,义则罕说”;后者“音乃周备,义则更略”。真正能够上继裴骃的《集解》,而在《史记》研究中作出了更大贡献的是司马贞的《史记索隐》。
司马贞《史记索隐》 司马贞,唐开元间人,曾为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后来又作过润州别驾。《史记索隐》的体例与孔颖达的《五经正义》相似,它既为《史记》的原文作注,同时又为裴骃的《集解》作注。如《屈原贾生列传》:“《易》曰:井渫不食,令我心恻。”《集解》引向秀曰:“渫者,浚治,去污泥也。”《索隐》曰:“向秀,字子朗,晋人,注《易》。”
司马贞学识广博,才情横溢,他不守汉儒“疏不破注”的旧例,他攻驳、纠正了裴骃《集解》的许多错误。如《东越列传》:“令诸校屯豫章梅岭以待命。”《集解》引徐广曰:“(梅岭)在会稽界。”《索隐》曰:“徐广云在会稽,非也。今按,豫章三十里有梅岭,在洪厓山足,当古驿道。此文云‘豫章梅岭’,知非会稽也。”又如《晋世家》:“荀林父将中行,先縠将右行,先蔑将左行。”《集解》引杜预曰:“三行无佐,疑大夫帅也。”《索隐》曰:“据《左传》,荀林父并是卿,而云‘大夫帅’者,非也。不置佐者,当避天子也;或新置三行,官未备耳。”这些都是极中肯綮,确定不移的。司马贞不仅攻驳徐、裴旧注,亦且攻驳司马迁《史记》原文,对原文提出辨正。如《儒林列传》:“是以仲尼干七十余君无所遇。”《索隐》曰:“按,后之记者失辞也。按《家语》等说,云孔子历聘诸国莫能用,谓周、郑、齐、宋、曹、卫、陈、楚、杞、莒、匡等,纵历小国,亦无七十余国也。”发语警辟,使人耳目一新。
【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乐府"一词,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乐府原来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掌管宴会、游行时所用的音乐,也负责民间诗歌合乐曲的采集。作为诗体名的“乐府”最早即指后者,后来也用以称魏晋到唐代可以配乐的诗歌和后人古题的作品。汉乐府诗选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①,野死不葬乌可食②。为我谓乌,且为客豪③。野死谅不葬④,腐肉安能去子逃⑤?水深激激⑥,蒲苇冥冥⑦。枭骑战斗死⑧,驽马徘徊鸣⑨。梁筑室⑩,何以南?何以北⑾?禾黍不获君何食⑿?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⒀,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⒁!
【注释】①郭:外城。这两句中的城南、城北为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都有战争,也都有战死的人。 ②野死:战死荒野。乌:乌鸦。传说乌鸦嗜食死尸腐肉。这句说,战士尸遗荒野,正好供乌鸦啄食。“乌可食”三字极写作者哀悼之情。
③客:指战死者,死者多为异乡人,故称之为“客”。豪:“嚎”的借字,今通作“号”,号哭。
④谅:揣度之词,犹今口语“想必”。 ⑤安能:怎能。子:指乌。这三句是作者对乌的要求。余冠英说:“古人对于新死者,须行招魂的礼,招时且号且说,就是‘号’。诗人要求乌先为死者招魂,然后吃他。” ⑥激激:清澈貌。 ⑦冥冥:幽暗貌。这里指蒲苇的葱郁。
⑧枭骑:勇健的骑兵战士。枭:勇。 ⑨驽(nú奴)马:劣马。徘徊:彷徨不进貌。
⑩梁筑室:指战争中在桥上构筑工事营垒。梁,桥。一说,梁,表声的字。
⑾何以北:一作“梁何北”。这两句是说,桥上构筑了营垒,河南、河北的交通断绝。
⑿禾黍:泛指田野种植的谷物。这句是说,战争影响生产,禾黍不获,租赋则无所出。
⒀子、良臣:指战死者。⒁这两句指战士出攻阵亡。
汉乐府诗选 上邪
上邪!① 我欲与君相知②, 长命③无绝衰。 山无陵④,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⑤, 夏雨雪⑥ , 天地合⑦ , 乃敢⑧与君绝!
【注释】 ① 上邪!(Yé):犹言“天啊”。上,指天。邪,音义同“耶”。 ②相知:相爱。 ③ 命:古与“令”字通,使。这两句是说,我愿与你相爱,让我们的爱情永不衰绝。 ④ 陵:大土山。 ⑤震震:雷声。 ⑥ 雨雪:降雪。雨,音yù ,名词活用作动词。 ⑦ 天地合:天与地合而为一。 ⑧乃敢:才敢。“敢”字是委婉的用语。 【品评1】
本篇是汉乐府民歌《饶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在艺术上很见匠心。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这比平铺更有情味。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深情奇想,确实是“短章之神品”。
汉乐府诗选 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①。来入门,怅欲悲②。盎中无斗米储③,还视架上无悬衣④。拔剑东门去⑤,舍中儿母牵衣啼⑥:“他家但愿富贵⑦,贱妾与君共哺糜⑧。上用仓浪天故⑨,下当用此黄口儿⑩。今非⑾!”“咄⑿!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⒀。”
【注释】①顾:思,念。 ②怅:失意貌。 ③盎(àng昂):肚大口小的瓦罐。 ④架:晋乐所奏作“衍(háng杭)”,衣架。⑤这句是说男主人公决定再次出走。 ⑥舍中儿母:指主人公的妻子。 ⑦他家:别家。 ⑧哺:吃。糜:粥。⑨用:因。仓浪天:苍天。仓浪,乃叠韵连绵字,青苍色。 ⑩黄口儿:幼儿。这二句是妻子用天道、人情劝说丈夫安贫守法。⑾今非:是说今去铤而走险不对。 ⑿咄(duō多):指丈夫因妻子一再劝阻而发出的埋怨声。⒀这四句是说我要走了!我现在出门都已经晚了!我头上的白发已不时地脱落,实难再在家久待了!【赏析】《东门行》属相和歌瑟调曲。
本篇写一个为贫穷所迫,铤而走险的人。诗的前半写主人公要去“为非”的原因,用六句。前二句写他下了决心走出东门,诗中却说“出东门,不顾归”。“不顾归”,是说原本下了决心,不打算来归,但又不得不归,因为心中毕竟有所顾念。所顾念的自然是妻子儿女。可以想象:主人公在东门外踟蹰、扼腕,过了好一会,终于又脚步沉重地走回家来。然而,家中的景况,对于他来说,不啻当头棒喝,打消他的任何幻想。所以接下的两句说,“来入门,怅欲悲”。现在他清醒地意识到:除了那一条路,别无他路可寻。心中悲酸,都系于一个“怅”字,这并非平常的怅然之叹,而是一种绝望之感。摆在他面前的,是残酷的现实:“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无衣无食,这比出去干那桩事更可怕。要么冻馁待毙,要么拚作一腔热血,同命运作最后的决斗。如取后者,尚存万一生的希望,顶多牺牲个人(这早不在虑中),却可能救活可怜的一家老小,若取前者,全家人只有死路一条。这是明摆着的事。这一段,通过主人公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叙,把主人公推向矛盾的顶点。诗中入情入理地写出此君之所以走上这样一条可怕的道路,乃是为贫穷所逼。诗的主题建立在这样一个现实基础之上,就不致使人产生伦理上的厌恶之感。这便是此诗的不可动摇的美学价值。汉乐府诗选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注释]
1.蘼芜:一种香草,叶子可以做香料。 2.姝:好。 3.阁:旁门,小门。
4.缣(jiān):黄绢;素:素绢。黄绢比素绢贱。 5.一匹:四丈。
[评析]吸取了《诗经》、《楚辞》的比兴手法,比喻贴切,发人联想,而委婉曲折,含蓄有味。其叙事诗的突出特点是善于抓住诗中主人公遭遇的矛盾冲突,通过富有个性的对话或自述,运用铺张排比的手法来交待情事,见出神态,表达主题思想。【《古诗十九首》简介】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而言,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
《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是人生来共有的体验和感受。如:表现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涉江采芙蓉》、《去者日以疏》;表现思妇对游子深切思念和真挚爱恋的《凛凛岁云暮》、《客从远方来》和《迢迢牵牛星》;表现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他们对人生的某些观念:《回车驾言迈》、《明月皎夜光》。
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因而,这些诗歌能够永久地感动人,千古常新。同时,它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士子的社会境遇、精神生活与人格气质,并由此透视出汉末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有相当重要的认识意义。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学者所谓“逐臣弃友、思妇劳人、托境抒情、比物连类、亲疏厚薄、死生新故之感,质言之、寓言之、一唱而三叹之”(王康《古诗十九首绎后序》),良非虚言。《古诗十九首》在揭露现实社会黑暗,抨击末世风俗的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失去的道德原则的追恋。这种无可奈何的处境和心态,加深了诗人的信仰危机。事功不朽的希望破灭,诗人乃转而从一个新的层面上去开掘生命的价值。个体生命面对滔滔的时间长河,既弥足珍贵,又卑微渺小。诗人力求超越旧有的价值观念,作出新的人生选择。无论是露骨宣称为摆脱贫贱而猎取功名,还是公开声言要把握短暂人生而及时行乐,总之是丧失了屈原式的执着。在旧的理性规范解除之后表现出来的生命冲动,由于受到历史传统、客观环境和自身文化积淀的束缚,很难获得健康、乐观的内容和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感叹短暂的人生时,虽出言愤激,却也并非真是甘心颓废,有人仍在洁身自好,寻觅精神上的永恒。 《古诗十九首》还有一类作品更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巨大痛苦。汉代的养士、选士制度,驱使文人不得不背乡离井,长期漂泊在外。这些文人或在仕途作无望的追求,或在异乡逃避政治的迫害,更渴求有爱情、家庭的温馨,以慰藉孤独而屈辱的心灵。极写羁旅行役、相思怀人之苦,遂成为《古诗十九首》的一大主题。
《古诗十九首》的相思怀人之作,不少是从女性角度着笔的。首先,这是由于在宗法社会中,女性因其特定的处境,只能把全部的生命寄托于爱情和婚姻关系。其次,古代女性生活环境与心灵世界的狭小封闭,使她们只能在孤独中无止境地去咀嚼体味相思的痛苦,其盛情的深婉细腻,又是男性所不及的。女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触角,与其生活环境中的种种事物相交流,又使这些事物成为女性心理最为动人的物化形式,并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意蕴丰厚的意象和意境。
汉末文人则已在相当的程度上,具有了与女性世界作心灵沟通的现实基础,他们抒写女性的不幸,不仅有真诚的理解与同情,也融入了自己饱经忧患与痛苦的人生体验。《古诗十九首》之多从女性角度写相思之苦,并能由此获得普遍而久远的艺术蛙力,原因便在于此。如《行行重行行》,写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怀念,虽然蒙上了唯恐被弃的阴影,她最终还是搁下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转而向对方致以一往情探的祝愿。没有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洞悉,是无法开掘出如此幽微的情感层次的。
《古诗十九首》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士子的社会境遇、精神生活与人格气质,并由此透视出汉末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有相当重要的认识意义。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简介】 一个妇女怀念离家远行的丈夫。她咏叹别离的痛苦、相隔的遥远和见面的艰难,把自己的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复返相对照,但还是自我宽解,只希望远行的人自己保重。全诗长于抒情,韵味深长,语言朴素自然又精炼生动,风格接近民歌。 【注释】 1.重行行:行了又行,走个不停。
2.胡马:意指北方的马。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越鸟:南方的鸟。越指南方百越。 3.缓:宽松。衣带日已缓:表示人因为相思一天比一天瘦。
4.浮云蔽白日:想象游子在外被人所惑。 5.蔽 :遮掩《古诗十九首》之二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字词解释」
牖(yǒu)古:建筑中室与堂之间的窗子.古院落由外而内的次序是门、庭、堂、室.进了门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门叫"户",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室的北面还有一个窗子叫"向".上古的"窗"专指"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后泛指窗.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mw7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