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章程
第一章 纲要
少先队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并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广大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少先队以其独立的组织机制、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发挥组织的教育作用,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少先队教育的目的是使少年儿童从小在自己的组织里接受基础的共产主义教育,接受集体与民主生活的教育和锻炼;引导他们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参与实践、全面发展;养成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少先队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 面向全体的原则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要坚持把全体少年儿童都组织起来的方针,着眼于全体队员接受教育和锻炼,促进全面发展。
二、自我教育的原则
少先队教育的主体是少年儿童,要充分发挥少年儿童组织的教育作用,在辅导员的精心辅导下,通过正面激励的手段调动少先队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帮助队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在教育中学习民主生活。
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原则
少先队是以开展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活动为主教育形式的,活动中应体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教育内容和办法。
四、注意发展个性的原则
少先队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启蒙学校,少先队的各项活动要注意发挥每个队员的才能,为他们发展个性,增长才干,形成特长积极创造条件。
五、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少先队是对少年儿童进行基础共产主义教育的组织,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与行相统一的方针,注意把少先队的教育与少先队员的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六、与其他教育工作相配合的原则
少先队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力量,但不是唯一的力量,要坚持在学校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在学校行政的支持和统筹安排下,与其他各项教育工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少先队特有的教育优势,不应互相取代。要发动社会、家庭等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少先队工作。
少先队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根据少先队组织的性质和教育特点,少先队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包括:
一、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
按照党对少年儿童教育的要求,依据少先队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比较有系统地对少年儿童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共产主义启蒙教育,培养少年儿童振兴中华的爱国意识、自强自律的生存意识、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追求真知的创造意识,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学先锋、长才干、做主人。
二、少先队组织教育与组织建设
培养少年儿童向往、热爱少先队组织的感情和组织观念;发展少先队的各级组织,实现少先队建设的制度化和阵地化;开展大、中、小队活动;锻炼队员在少先队集体中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习民主生活,培养少先队员的自主精神。
三、培养基本能力和发展良好个性
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优势,配合学校在诸方面教育中,着眼于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引导和帮助队员学会生存,自理自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新知;培养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培养队员初步的生存与发展技能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少先队组织教育与建设是少先队教育的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内容。三者互为依存,互相补充,各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和形式,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体现出有联系的渐进性和阶段特点。
各阶段教育内容与要求
第一阶段"我爱红领巾"
(一二年级)
一、学生特点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正处在幼儿期向童年期(学龄初期)的过渡阶段,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一是生活环境的变化,从幼儿园(家庭)进入学校;二是生活方式的变化,从原来的以游戏为主转变为以学习为主。主要表现特点为:新鲜好奇,活泼好动,喜欢模仿,易于教育。由于其神经机能不健全,思维方式与幼儿期相近,所以,表现出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以我为中心去认识事物的特点。因此,依赖性强,感情较脆弱,任性,娇气。
二、教育内容与要求
这个阶段少先队的主要工作可围绕"争取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的主题展开。配合学校教育,帮助一、二年级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的习惯;培养热爱少先队的感情,发展少先队员,做好建立少先队组织的工作;进行心中有他人的教育。
(一)我要戴上红领巾
1.在新生中宣传少先队组织,扩大少先队的影响,树立优秀少先队员的形象,组织好以少先队的名义欢迎新生入学的工作。
2.学习队的知识,做到"四知道"、"四会"、"一掌握"。即:知道红领巾、队旗、队礼、呼号的基本含义;会系红领巾、会行队礼、会呼号、会唱队歌;掌握少先队仪式的基本技能。
3.进行争取加入少先队的教育,指导学生在入队前做一件好事,学一个本领,改正一个缺点,争取一点进步。
4.选择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和场地,举行庄严隆重的入队仪式。
(二)关心他人,不能只想自己
1.教育学生知道关心他人,不能只想自己的道理。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家长、教师及各行各业的人们如何工作和生活,想一想自己应当怎样做,怎样从小学先锋。
2.教育学生尊敬长辈,爱教师、爱同学;同学之间不吵架,要谦让。
3.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讲英雄模范故事,树立先锋的榜样。
4.开展以团结友爱为内容的教育活动。
(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教育学生做生活的小主人,学会自己穿衣、叠被、洗脸、洗手绢,学会自己打扫房间,学会做值日,学会自己上下学不用家长接送。
2.教育学生做学习的小主人,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会整理学习用具。
3.教育学生做时间的小主人,指导他们自己制定作息时间表,按时作息,做事不磨蹭,不用家长催。
4.辅导学生做家长的小帮手。
5.开展"争当自理小能手"的竞赛活动。
第二阶段 "集合在星星火炬旗帜下"
(三四年级)
一、学生特点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即将进入第二次成长期。身高、体重、运动能力均有较快的增长,是一个浑身充满活力的阶段。其心理特征为: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要求渐强,不满足家庭和学校的活动天地,喜欢结成"小集团"活动。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他们好奇心更强,疑问增多,开始对社会问题及未来的事情感兴趣。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逐渐显示出个性和爱好。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精力充沛,但情绪不稳定;热情活跃,但不能控制自己,易受不良倾向的影响。由于他们适应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范围正在逐渐扩大,正是加强教育的关键时期。
二、教育内容与要求
这个阶段少先队的主要工作可围绕"让中队齐步前进"的主题展开。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完善少先队中、小队组织建设,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中、小队活动;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队员主动学习的精神;配合学校巩固并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能力,增强责任感。
(一)在中队旗帜的指引下齐步前进
1.建立健全少先队中、小队组织,民主选举中、小队长,建立中队委员会,采取多种形式做好编队改选工作。
2.进行少先队的组织纪律教育,培养队员的组织观念。
3.指导队员学习过民主生活,逐步学会制定和执行中、小队决议,民主评议队干部,民主选举少代会代表,行使代表的权利,建立民主评选优秀少先队员和优秀中、小队集体制度。
4.逐步建立健全少先队中队教育阵地,辅导队员自己动手建立适合本中队特点的"队务",实行轮流管理。
5.培训少先队干部学习"五会",即会订计划,会做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会处理活动中出现的简单问题,会记中、小队长日记,会汇报工作。
6.组织队员过一次夏(冬)令营生活。
(二)我为集体添光彩
1.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开展"学先锋"活动。指导队员选择一位英雄作为自己的榜样,建立英雄中队。开展以此为内容的教育活动。教育队员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服从集体的决议。
2.学习少先队的光荣历史,教育队员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队的光荣传统,为少先队增光添彩。
3.教育、鼓励队员关心、热爱集体,人人为集体献计献策,开展各种类型的集体性竞赛。
4.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伙伴,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集体的事情大家做
1.在校内外建立中、小队"红领巾"服务岗、利民岗,开展实践服务活动。
2.进行生活、劳动、服务、创造的技能训练,开展"争当小能手"的竞赛。
3.开展绿化、美化教室、校园的活动。
第三阶段"时刻准备着,做祖国的主人"
(五六年级)
一、学生特点
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仍处在人出生后的第二次成长期,并开始从童年期向少年期(学龄中期)过渡的阶段。身高、体重、运动能力继续明显增长。肌肉、骨骼和身体系统的发展渐趋完善,小脑和神经系统已接近成年人水平。少年期的生理、心理特征开始有所表现,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独立生活和独立评价能力迅速发展。已经能够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习惯趋向稳定。由于生活范围进一步扩大,交往增多,使他们的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开始注意与自己无直接关系的外界事物,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喜欢丰富多彩的活动。但仍缺乏自控和辨别能力,思想不稳定,感情易冲动。言与行、认识与行为脱节的情况较普遍。
二、教育内容与要求
这个阶段少先队的主要工作可围绕"我们是祖国的小主人"的主题展开。调动少先队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主精神和集体责任感;引导队员把自己与祖国、人民联系起来,加强心中有祖国、有人民的思想教育,激发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注重队员良好个性的发展;配合学校教育,继续养成、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我们是少先队的主人
1.帮助队员运用民主权利,进一步完善少先队的民主制度。建立队委会定期向队员报告工作情况的制度。采取必要的形式,鼓励队员对少先队员工作和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加强少先队的阵地化建设,由队员自己建立、管理和使用各项少先队"队务"和阵地。
3.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与低年级建立友谊中队,帮助他们建立少先队组织,开展少先队活动。
4.进一步认识呼号和队礼的含义,懂得入队、入团、入党是人生中的三件大事。
5.鼓励、表彰有特长的队员,创造条件让队员表现各自的才能。
6.组织远足和夏(冬)令营活动。
(二)我爱祖国,我爱人民
1.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引导队员了解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培养队员的主人翁精神、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继续进行"学先锋"的教育。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学习为四化建设忘我工作的先进模范人物及身边的普通劳动者的优秀品质。
3.教育队员关心首都、关心国家大事。指导队员养成听广播、看报纸、看电视新闻的习惯。进行必要的时事政策教育。
(三)维护公共利益人人有责
1.教育队员争当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小先锋,积极参加绿化、美化首都等校内外各种公益活动。
2.巩固发展"红领巾服务岗"、"红领巾利民岗",毕业时向低年级交接服务、利民岗位。
3.指导队员为学校做一件有意义的好事,作为告别小学时代的纪念。
4.创造各种条件,鼓励队员对各种社会现象发表看法,开展讨论,提高分辨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
第四阶段 "迈好青春第一步"
(初中一二年级)
一、学生特点
初中一二年级学生面临着"三个过渡",即小学向中学的过渡;少年向青年的过渡;少先队向共青团的过渡。他们跨入中学的大门,对许多事情感到新鲜,好奇;他们热情,有强烈的求知欲,愿意在新的环境中有一个好的开端,易于接受教育,但对中学的课程不适应。他们的
生理、心理变化很大,发展不均衡,情绪不稳定;自我意识和独立要求开始增强;他们大胆自信有成人感,崇拜英雄强者,善于模仿,但分辨能力不强;他们开始寻求朋友,但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对少先队活动常常感到不满足,不愿意佩戴红领巾,开始向往共青团。
二、教育内容与要求
要充分认识这一阶段学习的特殊性和教育引导他们的特殊意义,帮助他们打好中学生活的基础--迈好青春第一步。第一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完成好"三个过渡",帮助学生认识中学时期在人的一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珍惜中学时代,适应中学生活;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习惯;引导学生了解共青团,懂得如何争做一名共青团员。推荐优秀少先队员做团的发展对象。做好团队衔接,搞好"推优入团"。
(一)集体主义教育
1.协助学校做好迎新工作,开好迎新大会。迎新大会要隆重、热烈、新颖;团队组织的迎新要有自己的特色,给新生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使之对中学生活形成一个良好第一印象。
2.指导、帮助组建好少先队各级组织,细致地做好各级少先队干部的民主选举工作,尽快形成集体的核心。建立健全少先队的各项活动制度和工作制度。
3.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通过讲解集体主义思想内容、意义,提高学生的认识;通过树立和宣传热爱集体的先进典型,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友谊和对集体的感情;通过开展集体间的竞赛,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珍惜中学时代,像英雄那样生活的教育
1.提高学生对中学阶段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迈入中学的大门,标志着自己的生活又揭开了新的一页;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要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就要珍惜中学的宝贵时光。
2.开展"创英雄中队,走英雄道路"主题活动,在学生中不失时机地宣传英雄的事迹,开展各种形象生动的教育活动。帮助少先队中队集体选择一个英雄,作为全体少先队员重点学习的榜样;引导集体制定学习英雄的计划,把学英雄的活动不断深入开展下去;通过开展竞赛,命名表彰一批用英雄的名字的少先队中队。
(三)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1.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在配合学校行政部门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教育的同时,针对学生现实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2.强化道德规范的训练。要进行各种必要的模拟训练,帮助学生熟记基本规范。并通过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做光荣的共青团员的教育
1.主题教育:进行"当我14岁的时候"的主题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14岁是青春的开始,青春是宝贵的,迈好青春第一步是十分重要的。主题教育活动可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广泛设计,深入开展。
2.组织教育:进行共青团基本知识教育。这一教育要面向全体少先队员。通过团校、团课学习小组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共青团知识的教育。使广大学生认识到共青团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通?quot;推优入团"工作,深化中学少先队"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以"北京市小学少先队组织向中学团队组织推荐优秀少先队员做团的发展对象工作表"等形式,把小学少先队组织开展"雏鹰奖章"达标活动的成果通过"工作表"延续到中学,使"争章"与"推优"有机结合并有效延伸。通过组织团队辅导员、优秀团员报告会及少先队中队推优、"离队建团"等活动,实施团队衔接。
少先队章程 57_少先队章程
3.实践教育:通过广泛的实践教育活动,实现思想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工作目的。利用教育基地(首都少年先锋岗、革命传统教育阵地)、接触社会、军校军训等实践活动,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实践教育为载体、以主题教育为导向、以组织教育依托,形成三位一体的中学生少先队教育工作格局,更好地发扬"全团带队"光荣传统,重点做好"推优入团"工作,把"推优入团"工作作为进一步活跃中学少先队组织、壮大团员队伍,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认真执行"推荐优秀少先队员做团的发展对象工作细则"、"北京市中学生团校条例"、"首都少年先锋岗管理条?quot;等三个文件精神,把初中少先队工作抓紧抓好。
第二章 解析
《北京市小学少先队教育纲要》(草案)于1986年制定,1987年在全市试行,在得到广大少先队工作者和辅导员认可、取得第一手实验资料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新的需要,更好地指导本市少先队工作,经过充分酝酿和认真论证,市少工委于1995年正式颁布实施修订后的《北京市少先队教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标志着本市少先队工作朝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了一步。《纲要》作为科学论证的结晶,是我市少先队工作的规范性指导文件。因此,《纲要》对于基层辅导员有鲜明的指导意义,也有利于新的少先队工作者尽快适应工作局面,同时也为提高辅导员培训工作的起点和水准创造了条件。正因为如此,基层少先队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纲要》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制定《纲要》的原则
为了进一步探索少先队教育科学化,以促进少年儿童全面素质提高,实现少先队教育与学校教育整体改革同步,《纲要》的制定遵循了以下四个原则。
一、注重推进少先队教育科学化
推进少先队教育的科学化,是当前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当代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德育研究发展的需要,也是现阶段少先队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纲要》的制定必须遵照"注重推进少先队教育科学化"的原则。
推进少先队教育科学化,首先要探索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少先队组织自身工作的规律,研究在学校教育整体改革中,如何提高少年儿童素质问题。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少年儿童,少先队建在学校,学校就应该为少先队员搭设实践舞台。要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让少先队员在自己的组织里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参与组织建设、参与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从而使少先队员在自我教育活动中促进自我潜能的发挥,达到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
因此,在制定《纲要》中,注意了在少先队组织的地位、作用、机制、教育内容、教育要求、教育形式等方面体现少先队教育的科学化。正如《纲要》中指出"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广大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少先队以其独立的组织机制、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发挥着组织的教育作用,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少先队教育的作用是使少年儿童从小在自己的组织里接受基础的共产主义教育,接受集体与民主生活的教育和锻炼,引导他们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参与实践、全面发展,养成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习惯。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是少先队教育基本的构成。
从少先队教育基本的构成着手实现科学化,是少先队工作科学化的目标。
二、注重少先队教育功能的实现
推进少先队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应在实现少先队特色上下大力气。根据少先队性质,《纲要》明确指出,少先队具有以下功能:
1.政治启蒙功能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但又不是一般的群众组织,她有很强的革命性,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对少年儿童有政治启蒙作用。少先队员年龄小,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不可能要求他们直接参加革命,为革命作贡献,所以少先队与党团这样的革命组织还有区别。可以说,她是一?quot;准革命"组织。少先队组织的革命性表现在,她要把党的政治目标变为儿童追求目标,让少先队员们懂得自己已加入到共产主义事业的预备队中去了。尽管这种目标对孩子们来说还是朦胧的,但是把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看成是美好的前景,可以激起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和想象,为以后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奠定基础。对孩子们的共产主义启蒙教育,要立足于属于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爱国主义、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所体现的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革命理想的确立等方面。要教育少先队员从小养成热爱祖国、勤奋学习、追求真知、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尊老爱幼、热爱劳动、遵守公共秩序等好品德、好行为。
正如《纲要》指出的"遵照党对少年儿童教育的要求,依据少先队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比较有系统地对少年儿童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共产主义启蒙教育,培养少年儿童振兴中华的爱国意识、自强自律的生存意识、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追求真知的创造意识,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学先锋、长才干、做主人"。这是对少先队员进行的共产主义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组织教育功能
少先队对孩子们进行共产主义启蒙教育,是通过队组织进行的。让孩子们"在组织中接受教育"是少先队的特色和基础。少先队组织教育功能是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一是队员的自我教育。二是少先队集体教育。三是少先队活动教育。
发挥少先队的组织教育功能,就是注重培养队员的组织观念,注重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注重少先队活动过程中的教育作用。这三个方面中,组织观念的培养是重要的,因为没有组织观念,就没有自我教育,甚至就没有教育。
《纲要》指出:"培养少年儿童向往、热爱少先队组织的感情和组织观念;发展少先队的各级组织,实现少先队建设的制度化和阵地化;开展大、中、小队活动;锻炼少先队员在少先队集体中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习民主生活;培养少先队员的自主精神"。这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3.自我教育功能
少先队的自我教育功能与组织教育功能有联系,也有区别。自我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体现。共产主义启蒙教育和组织教育如果不能变成自我教育,就谈不上教育。教育的作用在?quot;教化"和"内化",就是"化"为教育对象的自我批判、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是少先队教育工作追求的目标之一。
正如《纲要》指出的"少先队教育的主体是少年儿童,要充分发挥少年儿童组织的教育作用,在辅导员的精心辅导下,通过正面激励的手段调动少先队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帮助队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学习民主生活"。这是少先队组织自我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教育有着自己的规律,少先队教育也有规律,她的规律是通过完善自身的过程来实现的。少先队教育功能的实现,最终要看少先队员的素质是否提高。少先队教育不能仅仅追?quot;新颖的形式"、"新闻效果"、"宣传效果"和"花样翻新"。正如《纲要》指出的:"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优势,配合学校在诸方面教育中,着眼于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引导和帮助队员学会生存,自理自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新知;培养少年儿童的兴趣、
爱好与特长;培养队员初步的生存与发展技能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少先队员综合素质提高与否,是检验少先队教育功能的"试金石"。
三、注重教育要求和内容的系统性
推进少先队教育工作科学化,首先必须探讨少先队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对少先队员的教育要求和教育内容的确立,必须依照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由浅到深。《纲要》的制定中特别注重把握教育要求和内容的系统性,这是少先队教育内容规范化的必由之路。
《纲要》系统性的体现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教育内容来看,它的系统性体现在分阶段确定教育主题。
第一阶段(一二年级段)是"我爱红领巾"。第二阶段(三四年级段)是"集合在星星火炬队旗下"。第三阶段(五六年级段)是"时刻准备着,做社国的主人"。第四阶段(初中一二年级段)是"迈好青春第一步"、"做光荣的共青团员"。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正处在幼儿期向童年期的过渡阶段。"红领巾"这个鲜明的少先队标志,对儿童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向往佩戴红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是他们追求进步的强大动力。因此,在这个阶段进行“我爱红领巾"的主题教育最为适宜。
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已经适应了学校生活,入队后步入了少先队集体,集体概念和意识逐渐明确,通过集体建设过程进行热爱集体教育,通过集体荣誉感的激发,增强队员的责任感。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开始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近4年的少先队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他们已能够独立地设计、组织、开展中小队活动,生活范围特别是社会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他们开始考虑自己的将来。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少先队员中开展"时刻准备着,做祖国的主人"主题教育,引导他们把自己与祖国、人民联系起来,加强心中有祖国、有人民的思想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把"我们是祖国的小主人"作为自己的成长动力。 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少先队向共青团过渡,队员们向往共青团。帮助他们打好中学生活的基础,迈好青春第一步,引导他们了解共青团,懂得如何做一名共青团员。开展"迈好青春第一步"主题教育,帮助他们认识中学时代在人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珍惜中学时代,把"做光荣的共青团员"作为促进中学少先队员的成长动力。
四个年级段,按照少先队员的年龄特征,开展的四个主题教育,正是教育内容系统性的体现,是通过"从个体向集体,从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向心中有祖国、心中有理想"递进式的序列教育内容,对7至14岁的少年儿童进行系统的影响和教育。这是个逐步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由浅到深的过程。这种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正是《纲要》对少先队教育工作科学化进程的指导。
其次,从教育要求来看,它的系统性体现在分年级段确定教育要求,即同一教育内容,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具体要求。
1.组织教育
第一阶段:我要戴上红领巾
第二阶段:在中队旗帜下齐步前进
第三阶段:我们是少先队的主人
第四阶段:集体主义教育
组织教育内容是从小学生自己的努力目标,向集体目标,再向组织的目标发展,是递进式的发展,目标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2.共产主义启蒙教育
第一阶段:关心他人不能只想自己
第二阶段:我为集体添光彩
第三阶段:我爱祖国、我爱人民
第四阶段:像英雄那样生活,做光荣的共青团员
从共产主义启蒙教育的要求能明显地看到《纲要》所遵循的系统性原则。共产主义教育包含:爱国主义、革命人道主义、为人民服务、良好的道德品德。少先队员从小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是从自己对他人的关心开始,到关心集体、为集体添光彩,进而热爱祖国、立志为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3.基本能力和个性的培养
第一阶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二阶段:集体的事情大家做
第三阶段:公共利益人人有责
第四阶段:培养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少先队员基本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其系统性表现在少先队员自低年月自己的事自己做开始锻炼,从生活自理、学习自理开始锻炼。随着中年级集体观念的增强,开始在集体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为集体做贡献中锻炼能力、发展个性。随着年级的增长,意识到社会的责任感,应从公共利益、社会道德的角度,引导少先队员为公共事业、为社会做贡献。
综上所述:《纲要》的制定是紧紧把握少年儿童认知发展规律,遵循要求和内容系统性原则,把握从"个体启蒙"开始,向"集体观念"引导,向"组织意识"发展,再向"社会责任感"过渡的思路。
遵循这一思路制定《纲要》,给少先队教育工作建立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框架,有效地防止过去那种"运动式"、"四面出击"、"包打天下"、"眉毛胡子一把抓"、"荒了自家田"等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四、注重留有充分余地
随着学校教育整体改革的深化,不断提高育人意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德育为首已经成为学校各个部门的共识。各个环节齐抓共管,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是可喜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少先队更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促进学校教育,促进少先队员素质的提高。同时,适时、适量地调整少先队教育工作的量度与脉络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学校生活作用于学生的时间、空间比过去明显增多,而少先队组织作用于队员的时间、空间比过去明显减少。
《纲要》在制定有关少先队教育内容、教育要求和建议开展的少先队活动时,已经充分地注意到上述现象,按照《纲要》"注重留有充分余地的准则",我们要得视把握教育内容、教育要求以及教育活动的量度。
随着整体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学校特别重视开齐所有课程,甚至有些特色教育的学校,为突出特色,增加了一些课程,在课余开展一些兴趣活动。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还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外出参观和考察活动。考虑到许多的活动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总量又必须具有一定的限制。这样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可以占有的时间相对减少。
现在学校出面组织的如"主题班会"、"主题校会"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主题教育活动,都能看到少先队教育活动的色彩、痕迹。多年来少先队教育活动的经验已经被其他部门开展各种活动时采纳。
另外,五天工作周制的实施,少先队员在校的时间相对减少,少先队队会和少先队工作课时也相应减少,少先队教育内容与要求也应随之相对集中。因此,我们必须坚
持"少而精,重在实效",让少先队员在一个个年级段中,在参与少先队活动中,受到组织教育和实践训练。这样,对少先队员全面素质的发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上述情况,制定《纲要》时,我们没有盲目地迭加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而是注意把握留有充分的余地。
下面是每个阶段四个学期"少先队教育内容、要求和活动"的提示量表:小学低年级阶段,3个主要教育内容,总计提示12项。小学中年级阶段,3个主要教育内容,总计提示12项。小学高年级阶段,3个主要教育内容,总计提示12项。初中高级段,4个主要教育内容,总计提示12项。
从小学三个阶段来看,每个学期平均3项。如按每个学期可开展活动时间约18周计算,完成每项提示可用6周。
以上简单的计算,足以说明在制定《纲要》时,已留有充分余地。
"少先队教育内容、要求和活动"的总量做到了"少而精";适应了学校目前少先队工作的状况;体现了"注重留有充分余地的原则"。
同时,适量、适时的少先队工作给各级少先队组织和广大少先队工作者、辅导员,创造了一个探讨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实效性、精心实践少先队教育工作对队员素质教育的条件和氛围。在少先队教育内容、要求、活动总量留有充分余地的情况下,少先队组织能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发挥助手作用,从而促进少先队员素质得到的全面发展。 正确把握少先队教育的基本原则
中国少年先锋队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教育性、儿童性、群众性、自主性。少先队的性质决定了她的基本任务是教育少年儿童学习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新一代少年儿童应当从小"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江泽民总书记也曾向少先队员们指出"祖国和人民要求你们具有更高尚的品德、更丰富的知识、更强健的体魄。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希望你们有意识地从各方面锻炼自己,提高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长大后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成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合格人才"。 为了充分发挥少先队的教育作用,必须按照少先队的性质和任务来开展少先队的教育工作。
根据少先队的性质和任务要求,少先队教育的基本原理有:
一、面向全体的原则
少先队要坚持贯彻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的方针,着眼于全体学生接受教育和锻炼,促进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的原则可以通过以下4个"全"来理解和实施: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
少先队是由全体队龄儿童组成的广泛的群众组织,让全体队龄儿童在自己的组织中接受教育,共同进步。1949年10月13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按照党中央指示精神作出的《关于在全国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的决议》第一条中明确指出,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的目的就是"为了组织和教育全国少年儿童"。1965年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对少年儿童运动的重要指示,共青团九届二中全会决议又强调指出,"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必须坚持团结教育全体少年儿童的原则和建立少年儿童组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组织团结教育整个少年儿童一代,不能把少年儿童的组织当作少数先进少年儿童的组织,而把许多少年儿童排除之外"。
每一个正常发育的儿童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都是能够进步的;每一个儿童都是要求上进、喜欢集体生活的。所以,要让每个儿童都加入少先队接受教育,追求进步。少先队教育在于把少年儿童组织起来,让他们自己感到"自己是组织里的成员",让他们
少先队章程 57_少先队章程
在组织里接受教育和得到锻炼。这是党给予儿童的神圣政治权利和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好每个儿童是少先队组织的光荣义务,是每个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的崇高使命。
以前有些教师把儿童入队当作控制儿童进步的砝码,这是不对的,应该转变为"把儿童吸收到少先队组织中,让入队成为儿童们进步的动力和起点"。队组织的魅力在于使后进儿童转变为先进,先进儿童更加先进。儿童们渴望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同时他们也渴望自己的进步。是把儿童入队当做"钓饵",等学生成为好学生后再入队呢?还是把儿童入队当做激励的手段引导儿童在队组织里不断进步,这是对少先队组织性质和任务的理解问题。
贯彻面向全体的原则,要立足于"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进行教学”
2.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做到"面向全体、团结全体"
"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进行教育"是少先队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少先队组织的任务就是要把少年儿童通过组织的形式团结起来,面对全体进行教育。每个少先队员都是组织的主人,特别是要团结那些在学习上、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少先队员,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深深体会到自己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所有的少先队教育工作和活动,都要把"面向全体、团结全体"作为出发点。可以这样说,没有"面向全体、团结全体"的少先队教育工作和活动,就不是真正的少先队教育。少先队教育工作和活动,就不是真正的少先队教育。少先队教育目标的确立、少先队教育活动的设计,都要针对全体队员,倡导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人人经受锻炼,人人在不同的基础上都有进步,人人在少先队组织里有位置,人人在少先队组织里有工作。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注重让少先队员接受全过程的教育 "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进行教育"就是要把少年儿童组织起来接受全过程的教育。少先队组织所开展的工作和活动在面对全体进行时,不是单纯以少先队组织的名义向少先队员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苛求,而是让他们参与教育目标的确立、产生目标动力的过程、参加实践活动、行为表现评价过程、组织评定表扬,在整个过程中接受少先队组织的教育。这个全过程是在全体队员直接主动参与的前提下主动接受教育状态下完成的。
学生良好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长期、反复地进行教育才可能实现。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规律是通过"知、情、意、行"四个环节进行的。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必须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来实现。
4.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要着力于促进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 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进行教育,团结全体、教育全体,让少先队员接受全过程的教育,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通过少先队组织教育的作用促使少年儿童在德、智、体诸方面更自觉、更主动、更活泼地全面发展。
少先队组织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少年儿童热爱知识,热爱科学,为掌握丰富、牢固的知识而努力学习。教育少年儿童为祖国勤奋学习,努力学好各门功课,从小打好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同时还要帮助他们丰富知识、扩大眼界,积极参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活动,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发展他们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创作革新的能力。
少先队组织要引导队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自己的体质,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锻炼强健的体魄。
少先队组织要引导队员热爱劳动,培养动手能力,从小有一双勤劳而灵巧的手,长大为祖国的现代建设作贡献。
少先队组织要引导队员学习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为祖国多做好事,在活动中养成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德,从小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树立远大理想和培养良好品德。这是促使少先队员全面发展的动力、前提和根本保证。
少先队组织要导引队员积极参加各种兴趣活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意识,使他们成为品德良好的人。
少先队组织要下大力气促进少先队员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作准备。
二、自我教育的原则
少先队教育的主体是少年儿童,充分发挥少年儿童组织的教育作用,辅导员要用正面激励的手段调动少先队员的积极性,帮助队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学习过民主生活。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少先队员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队的全部工作在辅导员精心指导下由少先队来当家作主,这是少先队组织性质决定的。因此,少先队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的特殊点和不替代性就表现在其具有鲜明的组织教育相比的特殊点和不可替代性就表现在其具有鲜明的组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特色上。少年儿童在组织中进行自我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它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依靠,也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补充。
自我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少年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要靠一定的组织机制。少先队的自我教育正紧少先队组织依托,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也可以说,组织教育和自我教育相互依存,组织推动和加速着自我教育的实现。孩子有着极大的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力,而经过训练的集体都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少先队组织在启发、促进少年儿童自我教育方面具有特殊作用。辅导员的任务之一,就在于通过少先队的工作,把队员自我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促进他们自觉主动地发展。
少先队的自我教育作用有:
1.培养队员的组织观念,发挥其自我教育作用;
2.利用队的各级组织发挥集体的自我教育作用;
3.通过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发挥在实践中的自我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贯彻与实现少先队教育的自我教育原则必须通过少先队组织教育,要实现少先队教育目标也要高度重视自我教育。
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原则
少先队是以开展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活动为主要教育形式,活动中要体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队的活动是少先队组织引导少先队员学习共产主义、争取全面发展的一条基本途径,是配合学校教育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一条方式,是联系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桥梁。
少先队教育主要是通过少先队活动实现的。由于少先队员直接参与队活动的设计、亲自参加整个准备过程并在活动中承担一定的任务和工作,亲自参加活动的全过程。
因此,队员的思想、感情、行为、能力、个性都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和熏陶,直至内化和升华。贯彻少先队教育寓活动之中的原则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队活动有利于学校充分发挥各科教学的思想性,提高教学质量。队活动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教学成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队活动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使其智力、体力、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队活动能够最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才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总之,贯彻"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队活动是学校贯彻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诸方面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对于少年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注意发展个性的原则
少先队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启蒙学校,少先队的各项活动要注意发挥每个队员的才能,为他们发展个性、增长才干、培养特长积极创造条件。
《纲要》关于少先队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明确指出: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优势,配合学校诸方面教育工作,着眼于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引导和帮助队员学会生存,自理自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培养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培养队员初步的生存与发展技能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特别强调了"培养队员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是根据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来的明确要求。所以,《纲要》又在"少先队教育的基本原则"中郑重地提出"注意发展个性的原则"。
"注意发展个性的原则"这个教育的基本原则可从如下两个方面理解:
1.各地区、各基层组织应努力创建能发挥自己优势、有自己特色的工作。
《纲要》从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站在少先队整体和北京市全局高度上,确立了有关教育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各阶段教育内容与要求,并对各阶段的教育活动给予一定的提示。这是少先队教育迈向科学化的需要,因此是科学的和必要的,整体上具有针对性。然而,要完全符合各区县、各基层组织的具体实际,确定有关内容是不现实的。《纲要》在制定教育内容时,已给实际操作留有充分的拓展余地,这个余地就是为基层发展个性,创建特色而留的。创建特色就是为了使少先队教育针对少年儿童的思想实际。如果只重视共性,忽略个性,很难取得教育实效。所以必须正确处理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善于具体分解《纲要》的目标要求,从实际出发,把《纲要》化为可行的操作方案。这样,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就能创建具有个性的工作特色。
2.从未来对人才需求的高度,重视培养少先队员良好向上的个性。 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年发展个性的天地。每一个队员在组织里、在活动中,应该有位置、有工作。队员们在工作中,就有表现的机会,就会充分发挥自己才能。这样,队员就会感受到自己价值的存在。长期的、丰富的、多彩的少先队生活,为他们搭设的活动舞台,必须脱颖而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少先队教育的功德在此之中,它培养的优秀少先队员就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五、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少先队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方针,注意把少先队的教育与少先队员的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和贯彻执行:
1.研究少先队教育理论要与研究少年儿童实际相结合
少先队工作理论是一门育人的科学。少先队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少先队的活动内容和教育方法有其自身的规律,她依托于共产主义教育理论、基础的教育科学和少
年儿童的实际。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启蒙学校;少先队组织建立在学校里,置身于学校教育之中;她由学校行政统筹安排管理。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群众性组织,她的理论基础必须建立在联系学校实际和少先队员实际的基础上。在学习和使用已形成的少先队教育理论时,仍然应该注重运用少先队教育理论要与现实情况相联系。只有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才能面对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实际工作。
2.对少先队员的思想教育、能力培养、行为习惯训练必须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才能获取实际效果。
理想教育,刻苦学习教育,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教育,学习革命先辈、学习英雄模范教育等等,不能只停留在认知的状态,而是应在认知的同时,让孩子们亲自体验情感,磨练意志、表现自己。在组织里、集体中,队员间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相互评定、相互认同的实践过程中,获取预期效果。少先队教育活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轰轰烈烈,只给队员们一种感官上的刺激和短暂影响的阶段,还要开展实践训练活动。要结合实际,"趁热打铁",讲求实效。
另外,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还要求做到,少先队教育不应只在学校内进行,应指导少先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少先队员走向社会、观察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引导少先队,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小立志报效祖国。
六、与其他教育工作相配合的原则
少先队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力量,但不是唯一的力量。要坚持在学校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在学校行政的支持和统筹安排下,与其他各项教育工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少先队特有的教育优势,不应互相取代。要发动社会、家庭等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少先队工作。
贯彻这项原则是当前如何做好少先队教育工作的关键之一。少先队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少先队教育不能孤家寡人",要以自己的主体作用配合其他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少先队员。
对本原则的理解和贯彻,将在第五节进一步探讨。
正确认识少先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纲要》中关于少先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与作用是这样表述的:少先队以其独立的组织机制、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发挥组织的教育作用,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这段表述概括了少先队教育在儿童教育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少先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认识少先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整个少年儿童教育的问题以及如何对少年儿童实施教育的问题,涉及到如何确定少先队在学校整体中的地位和如何发挥少先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作用的问题。
依据《纲要》精神,可从三个方面认识少先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正确认识少先队在少年儿童教育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少先队组织是整个少年儿童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是社会的共识,少年儿童教育应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少先队教育共同完成的。之所以把少先队教育置于如此位置,就在于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群众组织,党要求全体适龄的少年儿童加入少先队组织。因此,少先队组织必然成为整个少年儿童教育事业的重要组织部
分,她必将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承担对少年儿童教育振奋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少先队教育,彼此相到联系、相互依靠、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统一的少年儿童教育体系。
二、少先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教育在整个少年儿童教育事业中占有主体地位,它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国家制定的教育法、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由教师通过系统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少年儿童在学校这个特定环境中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少先队教育是整个少年儿童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她与学校共同承担对少年儿童教育的任务。少先队接受共青团的领导,承担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任务与学校是一致的,由于少先队建在学校由学校统筹管理,因此要接受学校基层党、团组织的直接领导。少先队组织的领导与学校的领导、少先队的教育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都是一致的。因此,少先队与学校教育是紧密关联,相辅相成,各有侧重,不可分割。为了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知识、有体力,立志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作贡献的一代新人,少先队工作不能脱离学校工作的实际教育工作的规律;同时,学校根据少先队的性质和任务,也要重视和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作用。
三、少先队在学校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与作用,表现在"少先队组织是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
少先队组织与学校具有同样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新一代,但是他们进行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不一样。"少先队组织是学校教育得力助手"这个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的确立,是少先队的性质所决定的。少先队有党组织的领导,以先锋命名;少先队有光荣的历史,鲜明的标志;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队员是自己组织的主人,这些都有利于少先队发挥学校教育的助手作用。
少先队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少先队组织具有其他教育渠道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这种作用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其特殊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从政治上、思想上对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作用。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对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少先队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少先队的标志、队旗、队礼、队歌、呼号、誓词,都有鲜明的启蒙教育作用。从小学生入队开始,在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下,队员有入团、入党的追求。这对日后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打好了基础。
其次,少先队引导队员在集体中按集体主义要求来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逐步养成集体主义的思想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少先队以其特殊的活动形式渗透着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集体的组织生活,在集体中实践、熏陶、磨练每一个少先队员,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还有,少先队组织可以教育队员加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性,队员们从小在自己的组织里,过着有组织、有纪委的生活,这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
少先队章程 57_少先队章程
最后,少先队是孩子们自己的组织,是队员们自己当家作主,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集体,有利于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提高自治能力和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少先队组织在这方面的教育功能,具有学校教育和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以上所述的政治思想启蒙,道德品质的培养,组织观念的熏陶、民主精神的哺育,都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特殊作用。
2.在实践中促进少年儿童素质的提高。少年儿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掌握的基本技能,树立的道德观念,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和巩固,否则只停留在书本上和认识上。少先队教育就是组织少先队员参加队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练和经受考验,促进少年儿童素质的提高。
3.用组织观念、集体力量教育少年儿童。少先队教育是通过少先队组织实现的,如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少先队的每一个成员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力量。少先队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她对少先队员的关怀、教育、鼓励和监督,是使少年儿童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保证。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就必须保证人才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素质。多年来,少先队以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配合、帮助学校完成育人工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正确处理少先队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1984年,团中央和国家教育部(现国家教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小学少先队工作几点问题的补充规定》中强调指出:"少先队组织是整个少年儿童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她与学校教育紧密关联,相辅相成,各有侧重,不可分割。为了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立志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作贡献的一代新人,学校少先队工作不能脱离学校工作的实际和教育工作的规律;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更要十分重视和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作用,否则,是不能全面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的"。这段话,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少先队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辩证关系。
少先队与学校具有同样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里对少先队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如何正确处理少先队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这个问题,作简要的说明。
一、要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少先队组织要千方百计为少先队员的成长寻找动力。运用少先队特有的优势,使少先队员产生进步愿望和动力。例如: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学习先辈、英雄、模范,学习身边先进典型的教育活动,让队员们远学有目标,近学有典型。
二、为实现学校各个部门的教育要求,少先队要利用组织的优势为之服务和配合。少先队要为学校各部门开展的活动帮一把,使活动更加深入、更有实效。
三、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少先队组织的名义,发挥少先队开展实践活动的优势,为少先队员搭设实践的舞台。学生各种素质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要靠在实践中去考验和养成,少先队的实践活动独具特色。
四、发挥少先队自身的优势,对学校教育进行补充和完善。办好学校,培养现代化需要的人才,不仅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发挥少先队
组织的作用,是把学校自上而下的教育和学生自下而上的学习积极性结合起来的好办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少先队具有特殊的优势,从这方面来看,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五、利用少先队组织的运转机制,协助学校完成有关活动和工作。少先队自身具有独立运转的机制,各级组织均有一批小干部,他们热心为少先队组织工作,积极为少先队员服务。在他们的带领下,学校的有关活动,有了组织保证,得以顺利进行。少先队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要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共同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努力奋斗。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mw7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