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卷?第6期
2006年12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OfSuzhOuEducatl
On
VOI.9。NO.6
Instltute
D∞.2006
从《饮酒》(其五)诗看陶渊明诗言、象、意巧妙结合的境界
冉
(中南民族大学
芳
430074)
湖北?武汉
【摘要]文章试揭示陶渊明田园诗“言…‘象…‘意”精巧的境界结构关系,着重分析了其《饮酒》组诗中很具有代表性的《饮酒》(其五)一诗,以示作者在其诗中往往通过巧妙地运用简练朴素的语言与看似不经意的几个意象组合。准确的传达了作者所认同的人生哲理、丰富而深广的自然意趣。在诗中,显现出主客体相互关照、浑然合一的化境。
[关键词】言
象
意
陶渊明
自然
淡泊闲逸
[文章编号]1009—8534(2006)06一0081—03
[中图分类号]1207
[文献标识码】A
陶渊明是写意能手,他的田园诗写纷繁的田园实景,但这并不是他的旨意所在,其旨在于抒写内心的真实感受。他的《饮酒》组诗是这种风格的杰出代表。如“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其四),“秋菊有佳色,裒露搡其英。沉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日人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嗷东轩下,聊复的此身。”(《饮酒》其七),“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绝尘羁。”(《饮酒》其八)……可见,诗境是美的,在诗的表层关系与字面意义上达到了“言”“象”的有机组合。而在另一深层关系意义上其(“言”“象”)在很大程度上却起的是对“意”的导引与标识作用,“意”才是真正的归属。本文试从很具有代表性的《饮酒》(其五)一诗着手,分析其田园诗中“言”“象”“意”的精巧结构关系。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刘熙载《艺概?赋概》云:“在外者物色,在我者生意,二者相摩相荡而赋出焉。若与自家生意无相人处,则物色只成闲事,志士遑闯及乎?”又正始玄言家王弼曾云“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意已象尽,象以言著”(《周易略例.明象》),由此可知,在“言”一“象”一“意”这条认识链上,由“言”生“象”,由“象”生“意”,然后诗的意境全出。“意境”离不开情与境的交融.它本就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思的互相渗透融汇而形成的一种空灵的艺术境地.亦即对象主体与自我情感的合一。所以,对于《饮酒》其五一诗意境的探求,不妨~试从诗中所表现的以下几个看似简单的意象中去寻求答案:“庐”、“菊”、“南山”、“飞鸟”、“真意”……
一、所结之“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从诗中可以看出,其所居之地并非像其所传达给我们的意境感受一样是高远的、隐逸的、不涉尘世的,并非处于王维《山居秋冥》所传达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幽山林之中,而是“在人境”,这是实,但
是对于意境的构造作用却并未遵循“实——实”传递的逻辑原
则,不然则就不是“无车马喧”了,而是车水马龙,喧嚣一片了。相反。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其居所(即“庐”)在人境,却退去了尘世的喧闹繁华与混杂吵嚷.是一片未被尘世漫染的净土。
作者何能做到如此呢?其所在尘世的居“庐”却传达出未入尘世的意境效果呢?在下一句诗中我们找到了答案“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里边包含了颇为深甚的人生哲理“心宁静以致远”。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作者有佛家一般的坐禅精神,“虚”以“静”,淡泊闲逸、委运自适。这就与出身高贵、世封康乐功的谢灵运“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登池上楼》)有别,对现实的一时愤闷而使他亲近自然,自然成了他暂时的栖身之地,心念的仍是尘世,因此其性喜山水之作不能不和“徇禄”的挫折无关。陶氏对“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毁誉。”没有真理,没有正义,毁誉万端,是非颠倒的现实世界深恶痛绝,但是其又“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能做到“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词。”(《乞食》)向别人乞食过活,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只是希望“但使愿无违”(《饮酒》其三),自己高洁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饮酒》(其五)诗是陶渊明的名作之一。无可否认,该诗的景物描写是经典出色的,语言的运用也甚为成功,由此也历来成为文学分析的典范。在诗中,陶渊明用自然、简练、素朴的语言,勾勒出了一派闲逸、淡泊、幽远的景象。“见”这一似有意而无心的主体神态,将采菊东篱的悠逸之人与山间黄昏的淡泊之景沟通融汇起来,使整首诗情景相融,虚实交感,物我浑然幻化为一体。由此,作者的“意”也巧妙地传达了出来,“境”与“意”在这里做到了天衣无缝的结合,浑然融汇,这也是这首诗的高妙所在。
其高妙,由于意境使然,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王国维曾云“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这样的说法同样适用于诗,体现了意境的重要性,何况陶诗《饮酒》(其五)本就是一首以意境取胜的诗,其“有境界”而“自成高格”的“名句”被从古人一直沿用至今。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日:“诗人感物,联类无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
来【收稿日期】2006—3—17
【作者简介】冉芳(19一),女,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
万方数据
81
2006年12月第9卷?第6期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意而无心地从山那头飘出,时而又伫立神思,小鸟们飞累了自然而然要结伴返巢的。正凝神间,这些夕阳中徘徊飞来的鸟儿,仿佛已成了诗人自己的化身(一如“庄周梦蝶”……),陶渊明正是从大自然这一派自由适性的景象中关照自己悠游自在的归田意趣,《饮酒》(其五)所表达的美妙的意境意义正在于此。“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山气日夕佳”作为“飞鸟相与还”的背景与环境烘托。这个背景与环境气氛是那样的宁静祥和,清丽淡泊,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鸟儿的飞回是不自的志愿不为世俗所污染,没了利禄牵挂,强烈的希望与现实决裂。这既是其对昏暗现实冷静的思考与反抗方式,也是其所以能诗境清幽、闲逸、神亦游于天地之外。一派淡泊悠然诗境气氛呈现给我们的原因。在这里,我忽然想到了陆机“诗缘情而
境生”(《文赋》)这句话,也许这是对这首《饮酒》诗“心远”——
“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最好的诠释.有什么样的心境也就产生了什么样的诗境。由于作者神闲悠逸,在此情下生发的诗境当然也就能够做到淡然了。试想,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似的渴望人生建立一番大功业的诗人,恐怕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陶氏这样淡泊闲逸的诗来
的吧!
二、“菊”与“南山”
“菊”历来被人们作为一种性格孤高,傲然自立,洁身自好的谦谦君子的形象来加以歌咏和塑造的。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境中有菊,更增加了一种清逸之感,于人,于境。在领略完这两句诗后,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高洁的诗人衣着粗布长裳,闲适地踱着步子,于横向弯曲的小路上,在小路的一侧是小灌木或竹枝编织的篱笆,其脚下是开的正盛却并不茂密的菊花,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在诗人前方不远处的就应该是白云萦绕、悠然隐约的南山了!
回到诗人自身,从主体对这自然观照的态度来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王国维称为“无我之境”的典范,阐释日“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在诗中,“菊”与“南山”这两个意象给我们的感受就像整首诗境带给我们的感受一样,是静逸淡泊的,主客体在这里达到了水乳交融、浑然合一的状态。的确。“陶诗的美妙之处正在于他的这种怡然自乐的心境,并将自身融在景物之中,自然成了诗人自己的一种人格呈现。自然不是一个有意识划分出来的意象,”①与主体处于一种欣赏被欣赏的关系状态,“而是人与自然融洽共存,同归本真。采菊者与南山,不仅互相触动,并且认同归一,以至有南山悠悠,我亦幽幽的自得。换句话说,在陶渊明这里我即南山,南山即我,山我皆在一种无知无识的的自然状态中相互映照。相互发明。庄子所谓‘虚以待物’、‘以物观物’的审美感受方式,所谓‘凄然似丘,熳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益而没知其极’(《庄子?大宗师》)的物我浑然境界,在陶诗中得到了尽情的显现。”②
三、“飞鸟”意象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按照“言”生“象”关系对画面进行解释。我认为这应该是一副由于夕照、空气的原因有淡蓝色的山气徘徊于山头,在这傍晚时分,鸟儿都争先恐后地往回飞来了的美丽图景。
关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的“飞鸟”意象,其应该是自由自在的飞鸟还巢的意象表现。这我们可以从陶渊明的另一组诗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中得到确证,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或许曾受羁绊,而现在自由的返往于自然的鸟儿。且《归去来兮辞》云“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更是给了这个“自由”意象以明晰的确证。因为这几句诗所想要表达的是陶渊明归田后游迹于山水,寄情于自然的情趣一诗人这时已退出了官场,归田于澎泽,他自由了,此时的他正手持荷杖四处漫游以松懈身心,时而抬头远望,云彩似有
万 82
方数据由的,是“心为形役”的。其实,“飞鸟相与还”句写群鸟因倦飞四、“真意”与“忘言”
王国维《人问词话》云“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中的“真意”指的是什麽?为何他“忘言”?他们又传达出了怎样的意境效果?
“真”。是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认为“真者,精诚之至也。……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真者,所以陶渊明也有云:“抱朴含真”(《劝农》),“闻多索心人,乐于自然”(《归去来兮辞》),萧统《陶渊明集序》评价他说:“论时事由此演绎,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出的真意“应该就是自然之意趣了吧!”@,是一种老庄哲学中关于“忘言”,《庄子?齐物论》云:“辩也者,大辩不言。”《庄子.夕h物》又云:“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至庄子始,就有了很多关于“言意之辨”哲学命题的关系论说,随后其逐渐便发展组合成了魏晋玄学的重要理论域。
“言意之辨”的命题,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它要求人们重视事物的内在意义。在事物的表象之下去探求更为深广的内涵价值。即所旨之意;往往在其语言表达过程中“言”反倒被忽略,事物的表象被忽视,“意”高于“言”与“象”是可感而不可说的,惟有深刻领会与探究,进而就所谓“得意”而“忘言”了。
现在回到陶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不难理解了。诗人有委运自适的心境,在“东篱”旁,在“南山”前,他直觉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意趣所至一在那样清丽淡泊的自然景观之下.蕴涵着丰富而又难以言谕的、淡然而恒久的自然意趣。这意趣。“或是老庄无为无不为的自然法则,或是随心所欲的而不逾矩的人生哲理,或是亦物亦我,物我浑然的生命体验……”o诗人欲辨,辩不清,却又不必去辨,辨什麽呢?本来这自然之理就是只可悟而不可说的。本就只能神与物游,心有灵犀
而相伴返巢,这正是一种自然的、自足的、自由适性的生命意识的本真体现.而其怡然闲逸的画面。也正与“山气日夕佳”句温馨祥和的背景相融合。幻化为一。
心中之一境界。”很明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句,是侧重于表现后者,即人心中的、感情的境界的,其更是耐人寻味。其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渔父》),“夫真者,不假物而自然也。”(郭象《庄子?大宗师注》),又老庄哲学是主张返朴归真的,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由此可知,真即心灵的绝对领域,真即“自然,自然之道,自然之性”@。
数晨夕”(《移居》),又有云“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质性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可见其是崇尚自然,珍视自然之性的,且性本自然的。
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淡泊闲远、宁静幽逸的景致中,所悟物我合一。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旨意所在了吧!
冉芳:从《饮酒》(其五)诗看陶渊明诗言、象、意巧妙结合的境界
一点通的。这让我想到了一个佛家词汇:“妙悟”。说到底,面对这种悠然自得的自然之境,面对其包蕴下的自然之性,一切言语都是多余的,“真意”或许在瞬间一闪便成了永恒,没有言语能捕捉,所以他“忘言”了。
以上对于陶渊明《饮酒》其五意境的分析,于此,可以从
在方式,一种生命的展现形态。”@主客体不是处于欣赏与被欣赏、排斥与被排斥的关系状态,而是达到了神与物游、物我合一、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陶渊明其他的田园诗所展现的大多同是这种欢欣、愉悦、“自足”、“回归”的超然意趣,其意境构造关系也可用本文分析的“言”“象”“意”关系加以观照。
“言”“象”“意”三者间关系用如下语言进行简略的综合与概
括:作者用简练自然的“言”,勾勒出一幅闲逸淡泊的“象”,其
注释:
间有“庐”、“南山”、“暮气”、“夕阳”、“飞鸟”还有“菊”、“篱”与(D②⑥《一种自然,两种风景一陶谢诗境的差异》见《文史“人”,这看似不经意的几个简单意象的组合却准确地传达了知识》,1998,(8),104、10和105、107.作者的“真意”,自由适性的自然意趣与广泛而深刻的人生哲③④⑤《释陶渊明(饮酒)(其五)之[真意】》见《名作欣赏》
理(即“意”),“言”“象”“意”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这一首诗特有的高妙意境,且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王国维曾云:“何以谓之有意境?日:写情则沁人心脾,写境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元剧之文章》),还认为“上焉者意与境浑,次或以意胜,或以境胜。”(《人间词话》),“意与境浑”是最佳的,我想陶渊明的这首诗是对王国维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通过以上对《饮酒》诗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诗中,陶“将自然视为生命本体的底蕴启示,视自然为人的一种生命存
2004.
1998,(3),65、66.
参考文献:
『11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名作欣赏.1998,(3).【3】文史知识.1998,(8).
『41钟忧民.陶渊明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51庄子,刘英,刘旭.庄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卜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卜?
(上接61页)
3、教师培训制度要更加关注管理过程
在新课程实施中,很多教师对新课程准备不足,学历不够,教研水平不高等,这就涉及到教师培训问题。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课程改革成在教师,败在管理。
这里的管理主要包括决策者对政策导向、教师思想源分配和人事安排的周密而恰当安排。管理是一个系统,只有正确有效的管理才能使新课程培训真正取得实效。
(三)对相关概念的重建
概念重建是新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明确和准确的概念才能正确指导我们进行新课程的实施。
1、教学的理想境界是改变心灵的生命性教学教学的本质不仅仅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看得见的知识,而更在于教学活动本身促使了学生的看不见的内在力量的改变,也即精神的丰富和心灵力量的增强。这是一种关注生命的教学,它使学生的生命力量变得丰富和茁壮。教学本身是有生命力的,并着眼于生命生长的活动。所以,生命性教学与其说是一种范式,不如说是一
变,取消单纯的行政命令,把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同课程改革的实施统整起来加以考虑。从本质意义上来说,“课程必须是多元的个性。”“具有动态系统、复杂系统、会话和共同体的特性。”⑥
3、教师是复合专家型教师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复合专家型教师。教师专业发作和事业达到高度统一,他的教学理想和现实需求达到完美一致。教师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他的智慧、思想和情感都融入了教学中,因此实现“以人教人”的动态生机。这是一个教师能力的理想境界。
面对新课程中的困境,我们无法回避,只有进行审慎的反思和深刻的再反思,我们才能理性前行。正在深入推进的新课程,需要的就是这份理性、坦诚和勇气。注释:
政治教育和课程研究方向和深度的把握,以及对培训资展的终极目标是,他与所教科目是合而为一的;他的工
①朱瑛.对新课程实践的反思之反思.教育与管理
田.2004(8).
②唐丽芳.科学教育网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课程实施资源的严重缺乏田B/oL】.h婶://wWw.pep.com.cn/
200406/c“71881.h廿11
种教学境界,是我们教学活动追求的埋想境界。
改变过去把课程仅仅看作是教学科目或教科书的一元的落后观念,确立课程生态系统的多元的新观念,突破教科书的限制,开发利用校内外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重建课程文化,以改变过去由单纯的“国定课程”所造成的“文化霸权”。实现由技术取向到文化取向的转
2、课程是多元个性的课程(多余一呜,宋辉.课程改革热的冷思考,教育探索Ⅱ],
2002(11),P40一42.
④钟启泉.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与误区,江西教育
U].2004(6),P32.
⑥【美】多尔,[澳】高夫.张方军,张华,余洁,王红宇译.
课程愿景.教育科学出版社[M】,2004.7.P59.
83
万方数据
从《饮酒》(其五)诗看陶渊明诗言、象、意巧妙结合的境界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冉芳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2006,9(6)0次
参考文献(8条)
1.朱东润 中国古代文学史 19792.查看详情 1998(3)3.查看详情 1998(8)4.钟忧民 陶渊明论集5.庄子.刘英.刘旭 庄子 20046.王国维 人间词话 2004
7.一种自然,两种风景-陶谢诗境的差异 1998(8)8.释陶渊明《饮酒》(其五)之[真意] 1998(3)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孟庆丽 “言不尽意”与“立象以尽意”——《周易》的言意观探微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4)
《周易》言意观的核心是“立象以尽意”。其实质是“实象”与“虚象”相结合,用“附意于象外”的“义象”来尽吉凶之意.同时,因为象和艺术形象有诸多相通之处,这也成为中国古代“象之之象”等超象显现理论的溢触.而且,其价值还不止欲义理层面,自爱语言艺术的操作层面也有其独到之处.
2.学位论文 马晶 王弼言象意关系的美学解读 2007
言意问题是一个生长在人们思想和生活中的问题。中国哲学从先秦开始一直正视着这个“言”与“意”的矛盾,及至魏晋时期引发了一场言意关系的大讨论。王弼吸取前人思想,创造性地综合了《易传》的“立象尽意”和《庄子》的“言不尽意”,在辨析“言意之辨”时不是将思路停留在“言尽意”或“言不尽意”,也不是用“言尽意”或“言不尽意”来解决“言”“意”问题的,而是在“言”“意”之间增加了一个“象”。王弼将“象”理解为连接“言”和“意”的中间环节,从而引出了“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的命题。“得象忘言”、“得意忘象”是王弼言象意关系的基本命题,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有着深远影响,但是,哲学的玄理不能替代艺术、美学的原理。在美学中,“意”不仅仅有“理”,也有“情”,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意”与“言”“象”交会相融,“得意”既不能完全“忘言”,也不能完全“忘象”。
本文重新梳理了王弼“言”“象”“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命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美学解读。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王弼“言”“象”“意”的概念阐释。
第二部分先谈了王弼言象意关系的两个思想来源《周易》、《庄子》,接着对王弼“言”“象”“意”关系进行了阐释。“意”是“象”和“言”存在的依据,“象”和“言”是“得意”的方法,“得意”是“象”和“言”的目的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王弼“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的基本命题。
第三部分对王弼“言”“象”“意”关系进行美学解读。作为玄学哲学的“得意忘言”、“得意忘象”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其在艺术上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美学中“意”与王弼“得意忘言”中的“意”并不完全相同,美学中的“意”除了“理”之外,还有“情”、有意味。因此,“得意忘言”、“得意忘象”在这里是行不通的。审美之“意”不是预先确定的,而是由言象派生的。欣赏者要获得这种“意”,必须借助于“言”“象”,通过对“言”“象”的体悟才有可能。由于审美之“意”并非玄理,不是一种确定的抽象意念或认识,所以意得之后,仍需与言象处于不即不离状态之中。因此“得意”既不能够完全“忘言”,也不能够完全“忘象”,因为在审美活动中,“意”、“言”、“象”三者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审美统一体。
3.期刊论文 刘晔 言象结合对意义空间的拓展--论中国传统诗画的融合 -艺术百家2004(6)
"言有尽而意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言不尽意、言难达意等等这种言与意之间的矛盾关系,在哲学上形成了著名的"言意之辨".古人解决言意矛盾的办法是,在言与意之间加进"象",通过"立象以尽意".而言与象的结合,则大大拓展了意的表达空间.中国传统诗画之所以融合一体,正是言象结合对意义空间的拓展需要所决定的.
4.学位论文 罗譞 论中国哲学“言—象—意”观对意境理论的影响 2002
意境理论的哲学实质是情景合"道"、"道"在言外、象外有"道".由此可见,通常意义上的意境理论侧重的是意境内涵的审美性、艺术性的一面,它揭示了抒情诗文"情景合一"与"意在言外"."象外有象"的审美特征,但它没有回答而且无法回答主体之"意"与客体与"境"为何能交流融会,又为何能产生出无穷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这一问题,其根本原因即在于它忽略了意境内涵的形而上的一面.只有引入以中国本体论哲学为基础的"言一象一意"观,这一问题才会有一个较为圆满的答案.而以中国本体哲学为基础的"言一象一意"思想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该文通过对此过程的梳理分析,探讨意境理论的生成背景及其层次结构内涵.
5.期刊论文 张吉琳 中国古代"言意论"的发展对意境理论的影响 -社科纵横2006,21(1)
言意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论,在经历了从先秦到魏晋由哲学思辨的发展逐渐进入到美学和文学理论领域,成为中国古代美学、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它对意境论的影响更为明显,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力图从对言意论的发展入手来探明这一理论对意境论所产生的影响及作用.
6.学位论文 邬东璠 说与寻常问景者,诗情画意此称灵中国古典园林意的“言象系统”初探 2005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清代,达到了高度"诗情画意"的境界;与此同时,作为园林的表现与传播手段,诗画结合的图咏也大量涌现.为什么成熟期的古典园林会与诗、画达到如此深层的融通?
本文以此为核心议题,以园林图咏为切入点,梳理了诗、画、园互融共生的历史;继而在成熟的古代诗论、画论、园论以及哲学论述的基础上,结合文学史、美术史、园林史以及语言学、文字学、诗学、图学等当代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创作方法、审美认识以及园林本体三个层面上,分析整理古典园林与诗、画密切联系的表现方式及特征.研究中引入西方现代的符号学理论与系统论,观照相关艺术形式中的类似现象,从中挖掘出共通的"言象互动"的深层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得出结论:"言象互动"的艺术思维范式,是古代高度发达的诗性思维的直接产物.最后,本文关注了西方近现代的诗性反思现象以及当代出现的新型言象系统,对"言象互动"的思维规律在今天景观设计中的积极应用进行了探讨.
7.期刊论文 高勤丽 言以明象言以设境--古典诗学象境论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
分析古典诗学对诗歌语言特殊结构方式的体认.诗歌作为语言的一种存在方式,它的魅力就包涵在语言结构系统之中.诗人化意为象,炼意成境,以明象、设境来明心达旨,传情表意.中国古典诗学对古代诗歌语言以象、境作为中介传情达旨的独特结构方式,对诗歌的情性意旨与诗语构造的象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能指与所指的双重层面,寻找诗语生成的基质和诗语的美学因子.它认为明象、设境是诗歌传情达意,构选诗味的有效途径,但象、境本身又不是诗歌语言的最终目的,而只是实现意义生成的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意义的生成得以以此为基点,不断向外拓展,从而把主体的情兴体验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
8.学位论文 蔡阿珍 言象意一体化模式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05
传统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模式是以灌输式为主,由“言”直达“意”,既不去追问“言”由何而来,“意”从何而起,又不去设法展开据“言”、立“象”、明“意”的过程让学生自得,反而缩短、简化“过程”,以整齐划一的结论代替学生的体验过程。
言象意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下简称“一体化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平等对话为前提,紧扣语文学科特性和新课程标准,遵循文学创作规律和阅读审美心理,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突现学生主体探究地位,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内容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言”、“象”、“意”三者整体的把握。重视寻“言”观“象”,寻“象”观“意”的两个转换过程,强调“言语”是阅读的基础,不可脱离;“立象”是理解的关键,不可简化;“悟意”是阅读的目的,不可偏废:“拓展”是能力的提升,不可缺失。
用一体化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中的学生,犹遇如一股春风,激发了兴趣,活跃解思维,开阔到眼界,写下许多有思想的读后感(见附录1-3)。通过一体化模式的教学运用(具体做法见第五部分中的实施、第六部分教学案例运用和分析),让学生懂得语文的世界其实很精彩,透过语文看到的世界更是魅力无穷,学好语文是终身受用的。金小芸同学写出了对语文感受的转变过程(见附录4)。就教师而言,通过课题研究,查阅了不少相关的资料和专业书,相对提高了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在进行一体化模式教学时,写下一些相关的论文在市里获奖(见附录5),并在《语文学习》上发表(见第六部分中的小说在教案运用与分析),教育教学理论也进一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很多,有课堂实录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等,主要是运用课堂教学实践,案例运用和分析的方法。 本课题是笔者想寻找突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在文中还有许多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地方,希望能与同行共同探讨。
9.期刊论文 曾文雄.Zeng Wen-xiong 《周易》言象意的语用推理观探要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9(4)
<周易>的言象意思想凸显中国古代辩证的逻辑观与语言观,具有类比和联想、逻辑推论和判断的特征."言"指语言使用的符号,"象"是指用来模拟、象征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卦象","意"是通过卦爻辞传达出的理念和规律.<周易>中言-象-意的推理过程其实是一个语用推理的过程,主要通过取象的方式来解释易卦,涉及古域、问卦者、时势、背景、易者等诸多语境因素,以推断出结果;它体现认知推理、含意、顺应选择等当代语用的推理思想.
10.期刊论文 曾文雄 《周易》言象意的语用推理观探要 -广西社会科学2008,19(11)
<周易>的言象意思想凸显中国古代辩证的逻辑观与语言观,具有类比和联想、逻辑推论和判断的特征."言"指语言使用的符号,"象"是指用来模拟、象征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卦象","意"是通过卦爻辞传达出的理念和规律.<周易>中言-象-意的推理过程其实是一个语用推理的过程,主要通过取象的方式来解释易卦,涉及古域、问卦者、时势、背景、易者等诸多语境因素,以推断出结果;它体现认知推理、含意、顺应选择等当代语用的推理思想.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zjyxyxb200606031.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mw7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