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话题:林中小溪,人生哲理
《林中小溪》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二、林中小溪
学科
语文
总课时数
2课时
单元章节名称
学会读书(一)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页码
第7页
版本名称
江苏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册 次
上册
教学分析
教材
分析
本单元都是优美的写景散文,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教读篇目。本课要求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之友。人类装点自然,并从自然界中得到感悟,发现自我,从而提升人格精神和审美能力。
本文构思独特,由景生情,由情悟理,情景相生。文章是描写俄罗斯高加索地区春天森林中的景色的,以小溪流淌过不同地势呈现出的种种情貌,以及从中显现出的勇往直前、冲决一切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信念,溪流成为自我人生道路的写照。每一种理的感悟,都是由外界特定的情景暗示出来的,学习中要重在引导学生找出这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感悟之中又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高尔基曾这样评论普里什文的创作:“普里什文有一支生花的妙笔,善于将普普通通词汇灵活的搭配起来进行描写,一切都具有触摸得到的可能性。”
全文一气呵成,难以切断,教学时应该着眼于引导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感情脉络,特别是中间部分写溪水经过树林中不同地形、地貌的地带所呈现出的状况,层次感还是明显的:必然会到达自由水域—有障碍才有生活—搏斗的意义—林中景色—展望前景。同时向学生明确,这是随笔体散文的固有特征,并要求学生练笔实践。
九年级的学生已学习了很多篇散文,了解了散文的基本常识,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散文的能力,因此学习本文可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回顾散文的有关常识,了解散文的一般写法,学完本文要能模仿着写一篇散文。
2、学习本文寓人生哲理于自然景物之中的写法。
3、体会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2、学生自读,教师引导,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质疑创新。
3、反复诵读,仔细品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丽的自然风光,进而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
教学
重点
1.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2、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
3、学习文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教学
难点
1、在情景交融中感悟作者的人生信念。
2、理解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教学准备
教具
学具
补充
材料
1、多媒体、工具书、黑板、音乐
2、课本、笔记本、钢笔
3、搜集林中小溪的资料、图片,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
一、设置情景,激趣导入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文章,理清思路
四、研读课文,感悟主旨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同学们学过朱自清的《春》,有谁能背一段那优美的文字?并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同学们,现在请你和苏联作家普里什文一起作一次林间之游,观赏一下俄罗斯原始森林的风光。
3、展示幻灯片(一):课题
4、作者简介及对作者的评价:幻灯片(四、五)
1、“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一种基本方法。这篇课文写出了小溪和森林的美丽,请同学们通过朗读初步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认真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要读出感情,正确把握语气、语调
展示幻灯片(六)
2、跳读文章,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全文以什么为线索?
展示 幻灯片(七)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朗读,边根据所画图示思考:说一说小溪流经了哪些地方?
展示幻灯片(八)
2、比较联想:小溪在林中奋然前行和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及时肯定
展示幻灯片(九)
1、精读课文重点段落,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小溪流经了哪些障碍、困难?面对困难小溪的态度如何?作者又有什么样的感悟?(见板书设计)
2、相信自己:你能从以上概括出小溪的性格特点吗?
展示幻灯片(十)
小结:作者通过小溪冲破层层阻隔流向自由的大海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
1、回忆并背诵《春》,明确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mw7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