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第3期2010年6月
安顺学院学报
JOURNAL
OFANSHUN
V01.12No.3
UNIVERSITY
Jull.201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文体特征及其英译
曾芳萍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330022)
摘要:文章以功能文体学为基础,从词汇和语气突出的角度分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及其英译,研究与词的主题意义相关的词汇和语气突出形式,并研究这些突出形式的文体效应的翻译。
关键词:功能文体学;失衡;失协;突出;主题意义;《水调歌头》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507(2010)03--0031--04
对于诗词翻译的优劣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所谓“诗无达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苏轼于仕途失意、离乡背井之时所作。当时恰逢中秋.对月抒怀.故词中有感伤情调。然而词的尾部却笔锋一转表现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正是这种气而不馁、豪放乐观的精神令这首词千古传诵。并有不少中外学者试图将其译为外文.其中国内学者林语堂、许渊冲的译作堪称经典。功能文体学既注重分析语言现象也注重情景语境的分析[I】.既注重内容也注重形式的分析[2]。因此.运用功能文体学对诗歌以及诗歌的英译进行分析不无裨益。文章将根据Halliday的功能文体学来分析这首词的词汇和语气的突出特征以及这些突出特征的文体效应(stylisticeffect)在这两个译本中的得失。
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词的文体突出特征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令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愚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根据功能文体学.突出的语言形式在诗歌中和诗人要表达的主题意义是部分和整体、下层和上层的关系,把两者联系起来就是功能文体学中的“功能”,正所谓语言功能在文体分析中起“中介”作用。语言的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结构和词汇的实义部分来体现;语言的人际功能主要由语气结构、情态、语调和词汇中表达情感和态度的部分来体现;语言的谋篇功能主要由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语篇的内部成分之间的衔接来体现[5]。张德禄认为在一个语篇中有时应该有选择地对语篇中具有突出功能的语言特征
收稿日期:2010—04一02
加以描述和分析。突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否定的,是偏离常规的.称为“失协”(incongruity);另一种是肯定的,是确立一种常规的.称为“失衡”(deflection)r“。以下将从词汇和语气的突出特征来分析原词的主题意义,研究词的主题意义是怎样通过词汇和语气突出特征在语篇中得以实现的。
l
词汇突出
在功能文体学中,词汇突出方式包括词汇的失衡突出模式和词汇的失协突出模式,以下逐一用于分析原词。
(1)词汇失衡突出
词汇对偶的一般功能是突出某一意义或进行意义对比。词的下阕“悲欢离合”和“阴晴圆缺”是一对意义相似的词汇,通过对偶的方式将人的悲欢离合、苦乐辛酸与月的阴晴圆缺、天时不定进行了意义对比。通过词汇对偶实现的意义对比构成了词汇的失衡.同时,词人也高度概括出
了一个自古及今.世代皆然的事实——月既不可能长圆,
人也不可能长聚,正如月亮。一夕成环,夕夕都成块”一样.人生常是“聚少别离多”。词中传递的这种人生哲理突出了词人身处逆境时表现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并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告诫世人要有博爱胸襟。这样才不会因一点点的得失悲观而萦系心怀。因韩礼德在对戈尔丁的《继承者》进行文体分析过程中,把社会意义也看作是文本的“主题意义”.所以.“悲欢离合”和“阴晴圆缺”对偶下的失衡突出了本词的主题意义.
(2)词汇失协突出
词汇失协突出模式指:第一,由词汇的多义性形成的歧义性,以及某个或几个词汇项目出现在与其通常出现的情景不相适应的情景中(即非规则性);第二.由不同词汇集(1exicalset)的词汇交叉出现。或同一词汇场的词汇的相互代替所形成的意义转移(semantictransference)r”.前
作者简介:曾芳萍(1984~),女。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31?
万方数据
者主要利用在同一情景中,词汇的两个或多个意义同时与情景发生关系,从而产生歧义或者意义丰富的效应。张德禄把这一手段称为“双关”。后者则在同一情景中运用一般是出现在不同情景中的词汇或词汇集。其中两个词汇集的项目可以相互穿插或者混合.而且两个词汇集所表达的意义都与情景有关。也可以是两个词汇集的项目同时出现,其中一个词汇集项目的意义转化为另一词汇集项目的意义
等。
首先,从这首词归可以纳出两个词汇集。词的上阕中的第一词汇集:“明月”、“青天”、“天上宫阙”、“琼楼玉字”都表示天上的而非人间的词汇且让人联想到的是美好的事物;第二词汇集:“问”、“不知”、“欲”、“恐”几层变化显示了词人的踌躇不安。本词将一、二两个意义不同的词汇集的密切融合,交叉呈现,既表达了词汇层的直接意义也表达了词汇层的深层意义,即词的主题意义。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鉴于这是一首中秋词,用“明月”开篇.直接表达了如此美好的满月何时才会出现,自然是赞美满月的珍贵。但是作者把提“问”放在第一句?而把行为放在第二句.表现出了设问语气的迫切。突出了词人面对圆月在当时情景下更加思念亲人的主题意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直接意义是在乐府宫阙那里不知道今天是怎样一个日子,而鉴于作者当时的遭遇。词汇集一、二中的“不知”与。天上宫阙”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当今朝廷上的情况心存忧虑的主题意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表面上是说作者本来是来自神仙境界.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词汇集一中的“琼楼玉宇”与词汇集二中的“欲”和“恐”的对比突出了作者想回到朝廷中去.为国效力,但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综上所述,本词利用意义不同的两个词汇集相互混合和交叉所形成的突出手段,对语篇的主题意义的突出产生了强化效果。
又如,“高处”一词既可以表示仙境,也可以表示京城。这种前景化的歧义现象就是“双关”。双关这种词汇的失协突出方式产生了丰富文体意义的效应。“高处”创造了一种仙境美好的情景,但这一情景是一种“非现实”的情景。用以比喻他的“仕途”,这一手段充分地突出了作者对他政治上一度失意的感慨。
再有,“琼楼玉宇”与下阕中“朱阁”、“绮户”两个不同词汇集相对照.前者描绘“天上”.后者描写“人间”,词人从写月亮到写月下之人,自然地过渡到个人思亲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突出表现了上下阕主题意义的转折。
2语气突出
语气表达语言的言语功能,言语功能包括四大类:陈述、提问、提供和命令。每一种语气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例如.陈述句主要用于做陈述.提供信息;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索取信息[8】。词中除了三句反诘句。其它都是陈述句。那么,本词主要是用陈述句来提供信息。而反诘句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张德禄认为反诘句是不需要回答的问句.其功能与陈述句相同,并且.除了具有陈述功能
?32?
?
万方数据
外。还具有使文章的重点突出、加强语气等文体效应。他还认为反诘句是一种“语法喻化”(grammatical
metaphor)
形式。涉及语言形式的典型意义的转化,因此不仅仅只表达一种言语功能.所以容易造成语气的不确定性。并把它归类为语气的失协突出。以下将一一分析词中反诘句构成的语气失协形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对天的提问。这个反诘句给读者提供的信息是中秋之夜即有明月。然而词人还对
此作问,明知故问,问得让人深省。从而,在明月美好、清辉的衬托下。突出了词人对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和兄弟不能相见的伤感。而作者把这种伤感的情绪寄于圆月浪漫的情景下.突出了词人豪放、乐观的人生态度;“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作者对天上是什么年代进行提问,而月亮东升西落是自然规律,不会因为圆月就有什么年代之别,这个反诘句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天上不会像尘世一样纷纷扰扰,突出地表达了词人感叹朝廷政治气候的变化无常;“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对月亮发问。给读者陈述的信息是月亮对人们没有怨恨.就不应在人们别离时呈现的那么美满。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词人怨月的情绪.虽然怨得无道,但却极能传达深情,突出了思亲之情的主题意义。
以上分析可知。作者用三处反诘句而非陈述句给读者提供了信息。构成了语气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语气的失协突出,突出了词的主题意义。
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文体突出特征的英译分
析
上文从词汇和语气两方面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文体突出特征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这些文体突出形式能有效的突出词的主题意义。具有很强的文体效应。下文将分析两个译本中文体突出特征的译文能否保持原词的文体效应以及能否实现原文和译文意义上的对等。也就是在功能文体学理论的关照下分析两个译文的孰优孰
劣。
l词汇突出形式的美译分析
基于文章的第三部分。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英译文.(林语堂和许渊冲两大学者的英译文。以下简称为林译和许译).从词汇失衡和词汇失协两个方面对词汇突出形式的英译进行分析。
(1)词汇失衡
表1.
译者悲欢离合
阴晴圆缺
l林语堂meetand
\
saygoodbye
wax,wane
l
许渊冲
sorl'ow
and
joy,part
or
meet
bright
or
dim,wax
or
wanel
原词中“悲欢离合”和“阴晴圆缺”通过对偶的方式进行了意义的对比.实现了词汇的失衡突出。如上文所述.这种突出形式突出了词人要表达的主题。以下将分析相应的译文是否具有同样的文体价值。从表l中可看出,在对“悲欢离合”和。阴晴圆缺”四字对称结构处理上.林译采取了归化译法只译出了“离合”。圆缺”而未译出。悲欢”
“阴晴”.而许译则采用了异化的译法对称地译出了全部词汇,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看,后者更能再现原词“悲欢离合”与“阴晴圆缺”对偶下的词汇失衡,实现了译文和原
文相同的文体价值,突出词人要表达的主题意义——用变
幻不拘的宇宙规律,说明人间合少离多的自古已然的事实.
(2)词汇失协
表2.词汇集一
译者明月
青天
天上宫网
琼楼玉字
林语堂
m00n
blueskycelestialsphereadeandcrystalmansion
许渊冲
bright
moon
sky
palace
on
high
crystalpalace
表3.词汇集二
译者问
不知
欲
恐
林语堂
askofdon’tknowwant
fear许渊冲
ask
don’tknow
would
fear
原词词汇集一和词汇集二两个意义不同的词汇集的混合与交叉使用造成了词汇的失协突出。突出了词人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在外为官,被贬在外为官的不得意的人生处境,及中秋佳节对亲人的倍加思念,也突出了词人面对这种境况表现出的积极人生态度。以下将分析两个词汇集的哪个译文更全面地传递了原文的意义。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林译将“明月”处理为“moon”。而词中“明月”是指中秋满月,这个美丽的景观常被用做各种意境和情绪的描写中。因此,
“moon”显然不如许译的“bright
moon"能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的中秋氛围。并与第二词汇集所表达的意义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反衬出词人在这中秋满月象征团圆的日子里忆起了苦乐相依却山水相隔的弟弟,突出了词中望月怀人的主题。
表2中的“青天”也称青冥,指蓝色的天空。但在这首词中“青天”只是汉语的习惯表达以及词的音节上的需要。而并非表示蓝天.因为晚上我们不可能看到蓝色的天空.文章认为林译“bluesky”的处理稍有不妥.而许译。sky"更能保持原词汉语的习惯表达.见月问天。突出了词人政治失意后人世和出世的矛盾心理。
表3中的“归去”可谓语带双关,一方面是文章说我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另一方面是就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认为林译“flyhome”就不如许译模糊地译为“fly”.后者保持了原词的双关意义,实现原文和译文的文体效应等值。
至于文章第三部分提到的“高处”这个词汇的失协突出.两个译者都把它译成了形容词短语.而原文中。高处”是表示地点的副词。结果。“SOhigh”和“tOOhigh”都不能像汉语“高处”那样表现出一语双关——既可以表示仙境又可以表示京城。因此.译文失去了原词。双关”这种情景化的歧义现象.削落了其文体意义,不能像原文那些突出作者对仕途失意的感慨。
通过以上分析.就词汇突出形式的英译而言,文章认为林译比许译更能保持原词的主题意义的传递。更能实现原文和译文意义的对等。
万方数据
2语气突出形式的英译分析
表4.
译者
明月几时有
今夕是何年
何事长向别时圆
the
Whydoessheshine
How
rare
moon,
What
name
thisfes-
株语堂
upon
our
parting,re-
so
roundand
clear!tivenightgoesby?
unionsdeny?
……what
time
of
Whythenwhenpeo?
Howlong
willthe
许渊冲
year
itwouldbe
tO-
pie
part
issheoftfull
bright
moon
appear?
night……
andbright?
原词的三个反诘句都是有动因的突出。即与文本的主题意义密切相关,它们可谓是层层递进,铺展词篇。从功
能文体学的角度看.正是这三句设问语气突出将全词连贯起来。开头四句接连问天问年,仿视屈原的《天问)体,起得奇逸。所以这首词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词中之‘天问)。由上表4可见。林译把“明月几时有”译成了感叹句。从意译的角度看.感叹旬表达了中秋明月的珍贵,是可取的。但是原词用设问句而非感叹旬,就说明这里不仅仅是赞美月夜之美.还表达了作者在他当时的处境下望见圆月思念亲人的深层意义。因此,译文放弃使用设问语气而译为感叹语气。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功能上都相去甚远。另外。许译将“今夕是何年”译为I
don’tknowwhat
time
of
year/Itwouldbetonightinthepalaceon
high,显而易
见.译文不是个完整的设问句。而只是小句内部的疑问。这一点和林译把“明月几时有”译成了感叹句一样会导致整首词《天问》体风格的改变。文体风格的改变意味着文体效应的改变,而译文文体效应的翻译优劣对突出词的主题意义至关重要。、因此.两个译文在语气突出特征的英译上都稍有削弱词的主题意义的表现力度,从而削弱了原文和译文意义的对等。
结语
从以上在功能文体学词汇和语气的文体突出形式方面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其两个英译文的分析,可以看出Halliday功能文体学中的文体突出特征能有效地解读中国古诗词,并说明一个成功的译文应该再现原文所具有的文体效应以期达到原文和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
参考文献:
[1]张德禄?韩礼德功能文体学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1):44—50.
[2]王瑾?内容与形式t功能文体学观熙下的古诗荚译[j].四J1l外语学院学报,2004,(3):103—107.
[3]申丹?有关功能文体擘的几点思考[J].上海外国语学抚,
1997,(5)12—8.
[-4]e壮辟,朱永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张德橡?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61林语堂?林语堂中英时熙丛书[M].天津t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7]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M].香港t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1991.
[8]GeoffThompson?Introducing
FunctionalGrammar[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2000.
?33
?
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AnalysisofPreludeto
WaterMelody
anditsEnglishVersions
?-----------——FromthePerspectiveofStylisticProminence
ZengFangping
(JiangxiNormalUniversity,Nanchang330022,Jiangxi,China)
Abstract:Thispaper,based
on
functionalstylistics,aims
to
analyzeSuShi’Spoemprelude
to
to
water
melodyanditstwoEnglishversionsfromtheangleoftheprominenceoflexisandmood,andprominentformsoflexisandmoodrelated
to
studythe
thematicmeaningandthetranslationofitsstylisticeffect.
to
Keywords:functionalstylistics;deflection;incongruity;prominence;thematicmeaning;preludewatermelody
(责任编辑:郑朝彬)
(上接第25页)中都会经历的,但这种极限境遇中所表现的人生主题却具有普遍性。观众正是通过推导的方法来思考和理解剧中人物所面临的,也是自己曾经或即将面临的处境。于是观众便深刻体会到了与剧中人物非常相似的境遇,从而引发对自身处境的思考。每个“自我”总是生活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被编织在周围的环境里。面对这样的境遇,在萨特看来。选择是唯一的出路。他十分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人是不受上帝主宰的完全自由的主体。人拥有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以及追求自由的绝对权力.自由的含义就是自主选择。人的一切行为都由自我的主观意志决定,人必须通过勇敢的选择,勇敢的行动来证实自我。只有行动才能造就人的本质,只想不做。寄希望于他人的谅解和拯救,是一种自我欺骗.其结果只能是永陷地狱,永陷痛苦的深渊,成为一个活死人。萨特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存在归结为自主的选择和创造。有助于人为获得有价值的本质而作出主观上的努力。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动力。
萨特是一位善于思辨的哲学大师。也是一位善于将深刻的哲理与生活状态、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的文学大师。他将存在主义哲理与现实生活状态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文学的形式诠释了现代思维内容。通过对《禁闭》哲理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萨特正是通过戏剧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能表现人类共同面临的处境,再现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价值。萨特的戏剧实际上是对他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诠释,是一种形象化的存在主义。正是借助于“境遇剧”这种文学形式.萨特实现了哲学与文学的有机结合。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依托文学创作而得以广泛传播,文学创作也凭借哲学思考得到升华,从而形成了其艺术创作的独特风格。
参考文献:
[1](法)萨特?萨特文集第七卷[M].沈志明、艾珉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459.
[2](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婉率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4.
[3][4]马汉文?西方后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M].哈尔滨t黑龙江大学出版社,Z007{153.152.
[5]郑克鲁?外因文学吏(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59.
OnSartre’SPhilosophicalImplicationsofSituationDramafromHisNoExit
WengYU
(TheChineseDepartmentofAnshunCollege,Anshun,561000,Guizhou,China)
Abstract:Situationdramais
a
special
vector
ofSartre’Sphilosophy,whoisgood
are
at
expressinghisdeep
philosophicalthoughtsthroughsituationdramas.ThereuniquecircumstancesinSartre’situationdra-
mas,andinhisfamouswork,NoExit,heexpressedimplications.
a
situationfullofrealisticmeaningsandphilosophical
Keywords:Sartre;Situationdrama;PhilosophicalImplications
(责任编辑:颜建华)
?34?
万方数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文体特征及其英译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曾芳萍, Zeng Fangping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2安顺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SHUN COLLEGE2010,12(3)
参考文献(8条)
1.Geoff Thompson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20002.许渊冲 唐宋词一百首 19913.林语堂 林语堂中英时照丛书 20024.张德禄 功能文体学 1998
5.胡壮麟;朱永生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20086.申丹 有关功能文体擘的几点思考 1997(05)
7.王瑾 内容与形式:功能文体学观照下的古诗英译[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03)8.张德禄 韩礼德功能文体学理论述评 1999(0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assfgdzkxxxb201003010.aspx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mw7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