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老无所依影评

老无所依影评电影老无所依观后感老无所依下载老无所依电影下载http://www.lucky8k.com/thread-36451-1-1.html老无所依下载电影老无所依下载http://www.lucky8k.com/thread-34951-1-1.html简体中文名: 老无所依编剧: Joel Coen / Ethan Coen / Cormac McCarthy导演: Ethan Coen / Joel Coen主演: Tommy Lee Jones ... Ed Tom Bell / Javier Bardem ... Anton Chigurh / Josh Brolin ... Llewelyn Moss制片国家/地区: USA上映年度: 2007语言: English又名: 險路勿近 / 险路勿近剧情简介 · · · · · ·   美国西部巴尔的摩,老牛仔Moss(Josh Brolin 饰)在猎杀羚羊时发现几具尸体,几包海洛因和2000万现金。Moss决定将毒品和现金占为己有,想以此改变自己的生活,谁知却遭到冷血杀手 Chigurh(Javier Bardem 饰)的跟踪和追杀,陷入了逃亡的险境。  同时,当地治安官Bell(Tommy Lee Jones 饰)也在对一连串的杀人事件进行调查,并努力保护Moss的安全。但是,让Bell感到无力绝望的是,他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法追踪到冷血杀手,Moss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的威胁,Bell一边缅怀父辈们的光荣岁月,一边深感现实中老无所依的悲哀。科恩兄弟的回马枪 2005年到2006年初,因为飓风卡特里娜,我们前后共三次从路易斯安娜州横穿南德克萨斯州与新墨西哥州。8月里的沙漠,太阳的金黄就像被烤熔化了的金属铺在干巴巴的土层上,低矮的灌木一丛一丛的在干裂的地缝中冒出头来,只有土,并没有沙。天空很蓝很清澈,一丝一丝的白云横在视野里。人站在那么宽广的世界里,天大地大,只隐隐听到远处高速公路上一辆辆飞车经过的呼呼风声。在这样单调乏味的背景噪音中,这片荒芜的土地显得格外安静,静得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屏住呼吸,静得让人烦躁不安,仿佛在某些看不到的角落里阴影里总隐藏着某些令人不安的因素,看不见,听不到,更说不出来。    电影No Country for Old Men的故事,就在这样荒芜的自然环境里开始。    饰演变态杀人狂Anton Chigurh的是西班牙演员Javier Bardem,我最早接触他的影片是2004年的《深海长眠》,他的面部表情有一种情感强烈纠结的力量,即使沉默着,甚至眼神也黯淡无光,那力量感却依然挥之不去,令人记忆犹新。Chigurh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杀手,他喜欢从逻辑上摧毁他的猎物,逼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让煎熬啃噬得人发疯,他却处之泰然仿佛一切都理所应当。他是疯狂的,但并非没有行为准则,偶尔还会用掷硬币的方式来放人一马;他生活得有条不紊缓急有序,说起话来即使不算温文尔雅,也至少称得上彬彬有礼。他无所畏惧,比《第一滴血》中的兰博还要硬汉,他好像

根本不具有人类的基本情感,不管杀人还是喝牛奶,思绪都游离于现实之外不知道去了哪个空间哪个时间,而他不过为了小小的方便,刚好“顺手”处理掉某个麻烦的猎物而已。秋天树上掉下来一片落叶,有人刚好走上去,喀嚓一声,踩碎了; Chigurh砰的一枪,也不过如此,死一个生命,连注脚都不需要。这样的角色,让我从心底向外冒出寒气来,打一个激灵,毛骨悚然。    科恩兄弟的电影,当然不会仅仅停留在一种情绪一个思路之上。电影对节奏感把握很让人赞叹,从沙漠中的静与慢,到后面多重追击几线交杂的紧,观众就如同被扔到温水中的那只青蛙,不知不觉的被卷入到这场越旋越沉的涡流中去跟着情节上下颠浮,淹没于某种令人手足无措的惊惶。充满了浓重德州南部口音的对话总是缓慢的,如同背景噪音般琐碎与安静;一次又一次的杀戮像是劈开沉默的利斧,砰砰作响之后裂缝立刻合上,又回到先前的静与慢。黑色的夜,脏旧的车,破败小旅馆中的长走廊和幽暗灯光——科恩兄弟在1991年的经典之作《Barton Fink》中所营造那种诡异得摄人心魄的氛围终于又回来了,一样的娴熟与不留痕迹,一样看的人心情激荡心潮澎湃。    除了两大男主角,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汤米.李.琼斯饰演的老警察配角Bell。琼斯的演技自不必多说,这个人物最出彩的是在性格上与杀手 Chigurh的对比。这两个人自始至终在影片中就没见过面,而且对Chigurh这样的变态狂人来说,他根本不会在意是否有警察在调查他,所以这种对比甚至交流,是Bell对Chigurh单方向进行的。Bell无疑是位非常优秀的警察,他明察秋毫,蛛丝马迹绝不放过,遍布皱纹的老脸上透出来全是冷静与沉寂,对跟班的小警察有种不怒自威的震慑力。但是面对Chigurh,Bell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从内到外的无力感,行动上慢一步,推理上差一点,时机上也总是错过。这种深刻的无奈,让他看起来总带有一种疲倦感,所以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Bell在一种异样的情形下“遭遇”Chigurh,当黑暗再次吞噬所有人物的时候,我以为影片就在那一个时刻结束了;但科恩兄弟再次显示出了他们将观众情绪把玩于鼓掌的深深魅力,黑暗之后不久竟然是明亮的室内与窗外的蓝天。退休了的Bell向妻子诉说昨夜的两个梦,雪地里骑马,用毛毯把头脸包起来的父亲,火光与月色,还有父亲远远的背影。这种几乎近似于意识流的自言自语给黑色的影片包裹上了一层半透明的幻彩,对比之下,空旷更加空旷,黑色愈加漆黑,无奈更加有气无力。而Chigurh鬼影一般的脸,更深深刻在了人心里,一回味,便不寒而栗

。电影除了节奏上松紧掌握的优秀增加了真实感之外,摄影也很值得称道,尤其是影片开始取景的大片新墨西哥州荒漠,完全不能用“秀美”、“壮阔”这样的词汇来形容,而是荒凉,黯淡,烦躁。当然还少不了那些对称布局的可怖汽车旅馆镜头,让人再次强烈感受到这种恰到好处的丑陋镜头语言的力量。而也只有真正能通过无声的镜头来诉说某种情绪与理念,通过表面化的情节来揭示背后人物隐藏最深的心灵暗角的影片,才称得上杰作!    如果说这部《No Country for Old Men》有什么瑕疵的话,我个人看来处理得相对过于直白的场景是Bell去叔父的小拖车房告诉他自己准备退休这个不怎么受欢迎的消息。尽管能够理解电影总需要某个切入点来点题,但这个直白的场景加上结尾Bell的梦境描述总嫌有点重复,何况Bell的叔父这个角色并未给影片的人物表增添新意,大概唯一的目的便是要给主题增添某些亮色吧。我个人觉得其实不如一黑到底,Bell依然向叔父宣布退休的消息,叔父依然表示不满,依然说那些生活要继续的话,但 Bell的思绪可以游离于叔父的声音之外,与先前Chigurh的游离状态向呼应,甚至还可以静音,只放画面便已足够。    91年的《Barton Fink》与96年的《Fargo》之后,科恩兄弟通过影片《缺失的人》达到了创作巅峰,之后尽管依然活跃,却没有能再次发挥其独特叙事风格的潜力的作品,让人不得不担心二人是否江河日下英雄暮年;而这一部《No Country for Old Men》却真令人精神为之一震,再次强烈慨叹这兄弟俩的过人才华与镜头震慑人心的表现力。科恩兄弟这一击漂亮的回马枪,让2007年度的好莱坞电影市场总算不虚此行,至少还有这样一部有潜力成为经典的电影来慰籍观众长久的等待。当恶变成一种纯粹的恶  影片最后以老警长的无力的醒悟为结束,走到这个醒悟,相信大部分观众都会觉得仓促和无所适从,历经数次意外的刺激的情节转换后,竟然以一个老人絮叨自己关于父辈的梦而结束,没有英雄,没有胜利,没有结局,也没有对未来的预测,只觉得震撼而无望。  导演用了大半的时间讲述猎人和杀人魔的周旋,猎人一如传统西部片里有勇有谋有性格的牛仔,杀人魔则冷酷精明而无处不在,如果在数次交锋后,道高一尺磨高一丈,在最后一分钟牛仔险中求胜,半死不活浑身染血的回到妻子身边,这会是一个经典的西部片。仅仅凭导演对镜头和叙事的掌控:拘留室内杀人魔勒死警察时的面部特写,警察死后对地板上挣扎痕迹的特写;西部荒漠在明晃晃的日光下静的让人发慌,无边的暗夜中突然危光微

闪;不管是阳光下还是黑夜中,枪声总是突然爆发随之又陷入寂静,谁不知道下一声枪响是不是冲着自己而来,生命在这个荒漠中,脆弱而又源源不断,活着的人应当见怪不怪;牛仔和杀手数次斗志斗勇化险为夷……这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西部片。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个人英雄的故事,我们的牛仔在枪战中轻易的死掉了,这个世界没有不败不死的英雄,如老警察给牛仔老婆讲的那个故事,再厉害的人,也可能在任何环境下被打败。这里要赞一下汤米.李.琼斯的演技,之前那个对年轻下属徐徐叨叨卖弄经验的老警长,在牛仔死后,也就是影片最后四十分钟,转变为主要角色,如果没有抓人的力量,观众不太可能从牛仔的故事中走出来而去关注他所要表达的东西。这时我希望,老警长用他的正义感或者丰富的经验、哪怕仅仅凭他的毅力能最后抓到杀人魔,这样我们能如释重负,道德上得到满足和安慰,也可警告一下自以为是的年轻人,年老者仍然蕴涵着爆发性的力量,他们更了解这个世界,这样变成了一部充满人性关怀的主流道德片。可是老警长几乎动用了他所有的经验和智慧,杀人魔仍风影无踪不可琢磨,报纸上报道的那么多不可思议毫无人性的恶性事件,作为警察的他也只能像听听天方夜谈一样,无从追踪。老警长先于观众感到无力和绝望,看不倒未来的时候,他回忆过去,梦见了父亲和祖父,他们在他们的时代破案无数英勇无比,这份荣耀在他身上本应该继续。不是他不够优秀不够努力,是因为这个世界变得无从以以往的逻辑和方式来理解,杀人魔作恶,虽然以两千万美金为追踪线索,但如那个私家侦探所说,其实与美金和毒品无关。大概老警长的父辈祖辈的时代,所谓恶人,无非不是因为色就是因为利,而这人类的弱点迟早让他们败在别人手下。如果牛仔与杀人魔想实打实的交锋的话,两人实力半斤八两,但是牛仔其实输在人性上,他要钱,要保护妻子,所以杀人魔能威胁控制他。反观杀人魔,他没有人性,连“恶”的人性也没有,不贪财不好色,甚至没有万能的弗洛伊德式的童年创伤性经验,没感情有原则,原则就是杀人,有着上帝一样天然的不可抗拒不可捉摸的力量。  当恶变成一种纯粹的恶,无从理解也无从破解,而他又充斥着这个社会的时候,年老者的经验:他们相信人性、道德、个人奋斗,相信勇气智慧和力量能战胜邪恶,他们所重视的个人和荣誉和坚守的信条,似乎都靠不住了,这大概是片名的意思,这是一个与过去断裂的社会,它的内在逻辑,在过去社会成长并成功的人怎么能把握得了呢。

随看随说:《老无所依》 我必须承认,我第一遍没有看懂《老无所依》。我的英文水平有限,听不懂这部片子的美国南方口音,而且中文字幕又翻译得相当蹩脚。在这样的情况下看完之后,我很不明白它为什么能在IMDb上有那么高的排名,Top 20!OMG!但在我仔细拖看完第二遍之后,我可以明确地说: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杰作!而且我建议:如果你的英语听力不够好的话,千万别急着看,免得浪费了这么一部出色的片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老无所依》的超凡之处,正在于它细致拿捏了一种内敛的张力,这是科恩兄弟大师级的手笔。普通导演通常会把一个故事讲得酣畅淋漓,恨不得把所有的细节暗示都挂出来让你看得一清二楚,让你一次爽翻!但《老无所依》却没有,相反它做得很克制,很隐忍,只是点到为止,再不多说。其实“放”谁都会,“收”才是大境界。所以,你会发现科恩兄弟在这部片子里运用了大量的隐喻,甚至是直接的大段省略,而这些内在的联系,隐藏着的剧情,非得你自己悟出来,挖出来,才能体味到其间的妙处。    比如,用同样的对着电视机喝牛奶的镜头,隐喻杀手与老警察之间的微妙联系,其实正像是硬币的正反两个面,你中有我年轻时的影子,以此更能表现出,老警察感慨后生可畏,老无所依的那种苍凉感。再比如,牛仔的突然毙命并非杀手所为,而是被一伙墨西哥人所杀,除了死在泳池中的女人、以及牛仔之外,倒在门口的家伙正是给老妇人提过箱子的那个墨西哥人。而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杀手会重新出现在案发现场,因为他要取走那箱钱,而且也只有他知道牛仔的藏钱方式,所以才发生了与老警察几乎撞见,而又从通风口逃走的场面。科恩兄弟的这份锋芒内敛,在影片的结尾处发挥到了极致,适可而止,甚至可以说是嘎然而止,突然,话停了!The End!这点其实更为可贵,更为难得。科恩兄弟通常更倾向于讲述一个完满的故事,把故事说圆了,比如处女作《血迷宫》就是个中代表,尽管结局是彻头彻尾的黑色幽默,但它确有一个结局。但《老无可依》没有任何结局可言,而且,它比《冰血暴》、《谋杀绿脚趾》走得更远的是,它以一种无限怅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收场,这点比《冰血暴》的讲述一个道理,《谋杀绿脚趾》的宣扬一种态度,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    除了上述两点,《老无所依》在气氛营造、节奏把握上做得极为精湛。尽管这种本事,我们已经在他们的《巴顿·芬克》中见识过一次了。但相比于《巴顿·芬克》的生涩与独立气质,《老无所依》显得

36老无所依影评_老无所依影评

要圆熟多了。而且,科恩兄弟也证明了,他们不仅可以做到大卫·林奇般的诡异惊悚,也可以像文德斯般的含蓄深情。    可以肯定的是,这部片子的内敛气质、匠心独运,会让它收获学院派的赞誉,同时它在叙事节奏上的疏密有致、跌宕起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讨得普通影迷的欢心。尤其它还成功塑造了一个酷毙了的阴戾杀手。但因为《老无所依》留给观众自己去发现、发挥的空间太大,它极有可能受到两极化的评论。恕我直言,尤其会发生在国内。对于杰作,它很有可能经历这样的礼遇:1.将被观看;2.将遭到大多数人的不解,主要是因为没看懂。但,随后,3.还会被再次欣赏、讨论、模仿,并最终成为殿堂级的作品。    PS:《老无所依》最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伍迪·哈里森竟然出场几分钟就被做掉了,原以为这个“天生杀人狂”怎么说也是个狠角色啊!此次竟然如此之逊!心理上难以接受!此外,08年的奥斯卡看起来必将是一场男人的聚会,男人的较量啊!《美国黑帮》、《老无所依》、《未血绸缪》,一个比一个彪悍。我心理很不情愿的说,雷德利·斯科特,你完全可以哭了,今年的奥斯卡还是没有你的份儿!等着过几年拿终身成就吧!谁能真的老不死? ×提示:本篇评论有些许 不关键情节 透露,适合看罢本片者交流用。如果怕扫兴,还是不看为上。  ________    如果把《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an)当作一部单纯的犯罪剧情片来看,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如下几条有益的教训:    1、做贼不能心虚。回到犯罪现场会引出无穷祸患;  2、拿到大笔财物后最好彻底检查一下。有毒的货吞下去会要命的;  3、不要觉得自己很聪明。就算以前很聪明,也不见得时时都能聪明得过对手;  4、在等待敌人时不要正对着大门端坐。这样虽然看起来很威武,但也十分容易挂掉;  5、遇见陌生人有风险,说话需谨慎。特别是他摸出一枚硬币来给你猜的时候,不要说“Head”。人民币没有人头。    ——————  故事发生在1980年——“这枚硬币生于1958年,已经走过22个年头,来到这里。” 有人说看完这部片很压抑。说,里面的价值观很扭曲:在美国这样一个既民主又法治的伟大国家里,坏人横行无忌,不够坏的人最后全被最坏的人干掉了,顺带还阵亡了好多无关的人。唯一一个算是好人角色的老警察,看起来也是有气无力,光会对着报纸上的社会新闻摇头,放跑首恶,黯然退休。最后杀手遭了车祸——义愤填膺的观众本以为导演实在看不下去,代行了“天谴”——不料

料小强同学居然又从车里爬了出来,紧急自救,逃之夭夭。还有没有天理!?    当然,发出“没有天理啊!”这样的感叹,其实离看懂该片已经近了半步。科恩兄弟是不是就是要呈现这样一个“毫无道理可讲”的世界观?片中,老警官感叹,“当我老了,我以为上帝会指引我的方向,可是他没有”。    个人觉得,如果不把片中的那个变态杀手看作一个具体的人物,而将之视为一种象征,也许这个片子的解读会变得简易一些。什么的象征呢?阴沉。寡言。手脚麻利。永远能干掉看上的对手。有自己独特的原则。——嗯,没错,“死亡”。死亡影子永远追随在你的身后,甚至不需要无线发报器的指引,也能准确无误地找到你。逃亡没有用。谈条件没有用。哀求没有用。数十亿个人类有数十亿个异色的人生,但最后都会来到他的面前——噢,不是上帝,也不是马克思,是死神。 大多数人在面对死亡的那一刻才明白,自己之前所紧抱着的东西是毫无用处的,包括钱财,包括“你一直所坚持的价值观”都无法把你从死神的镰刀下救出。几百几千年来——或者应该说,自人类这个物种诞生以来,从来都不缺乏妄图狙击死神的人。这样的尝试在近一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抗生素,外科手术,血清,心脏搭桥……我们的武器日益精良,子弹日益丰富,大幅地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解决掉了许多以往被认为是绝症的病症——有很多次,我们以为死神被我们击退了,因为他躲到了阴影中——可是最后的最后,他还是会从离奇的地方冒出来,用最离奇的手段给出最后一击,致命的一击。  说那个杀手是死神化身,还有个小证据——老警察对小警察谈起死者的时候,说他们是“正常死亡”——自然,是按照杀手的一贯逻辑而言。    片中不乏对疾病、衰老和死亡(不包括“非正常”死亡)的触及,比如男主角的丈母娘得了癌症,比如老警察探望自己年迈的叔父,老人又提起 1909年时“迈克叔叔”遇袭身亡的事……多个场景提及了“死”和“老”。中国人在提及一位过世的人时,常说他“生前”如何如何,其实那不是“生前”而是 “死前”。每个人甫一降生,便向着死亡移行,生命规律无可更改,正如杀手古怪而坚硬的原则——问“为什么”和“凭什么”是没有用的,回答你的只有黑洞洞的枪口或是气瓶的喷嘴(第一次知道这玩意儿也能杀人),可是人们还是不停地质问着,恐惧、逃遁着。如果死神来到眼前了呢?引用片中白胡子老爷爷的话,“来了……又怎样?我什么都做不了。” 为了使得本篇文章显得小

资一点,请容许我引用村上同学的话:“死并非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永存”。在接受了生的时候就不得不接受死,这是强行搭售,这是一个枚硬币的两面。年纪这个词在英文里是Age,而作动词,Aging即是衰老,上年纪。片子貌似是在谈“老人”,但有谁不是“老人”?都在向着已知的终点奔跑,路上还横行着疾病、车祸和各色高空坠物,谁都不知道哪一天就是自己的暮年。    影片在老警长对梦境的叙述中戛然而止,而时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渐渐与杀手急促的脚步声重叠。    绕回来,谈下影片的世界观——如果套用一下村上的话,是不是也可以说,恶并非是善的对立面,而只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如果悲观一点,甚至可以断言,恶是永恒的,只要善存在一天,恶也会存在一天;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可以是对另一部分人的恶(在本片中,这个“一部分人”精简到了“一个人”)……等等等。线头还很多,尚待发掘。    ——以上评论大概不能指点你导演编剧演员“试图告诉你什么”,只不过谈谈“我看到了什么”。个人意见,欢迎探讨。人无所依  在2007年,《老无所依》可谓横空出世,被众多媒体,尤其是学院派极力推崇,几乎已成2007第一片,最近总算一睹真荣。常常的,媒体和学院们热捧的片子不一定受大众的待见,《老无所依》很可能也会受到如此对待,首先,一个“懂”还是“不懂”的问题就足以让本片看后让人不舒畅了。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懂不懂之类的层面,又不是每个人都要当巴赞,也不是每个人都要靠讲解电影写专栏赚钱,大家看出自己的体会足以。  对我来说,《老无所依》首先看的是一种“调调”,或者说氛围,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电影的调子,本片就是我喜欢的一种。西部片般的苍凉、现代社会背景下的牛仔、充满哲理(或者说看似充满哲理)的对白、模糊但是低沉的嗓音、简洁血腥的暴力、黑色电影般的沉重等等组合在一起很容易让我沉下心来看这部并不那么欢快的电影。科恩兄弟往往被贴上“黑色幽默”的标签,本片不能说不幽默,但是却是彻骨的冷幽默,而却又黑的彻底、黑的深沉、黑的苍凉,显得突然的结束突然把已经沉入片中的我“甩”了出来,而这种被“甩”出的感觉也就是一种所谓“不懂”的感觉,怎么就这样结束了?但是这又是部耐人寻味的电影,不是看了笑笑就洗洗睡,或者看了痛哭还是洗洗睡的电影,它内敛,它后劲很足,让我在心中咀嚼再三。科恩兄弟的片子少不了暴力,本片的暴力类型属于当下比较流行的,过去

儿时看007电影时,我的心情跟看机器猫等待看叮当从兜里又逃出什么稀奇玩意儿一样,看的是007又摆弄什么高科技玩意儿。那时的暴力讲的是花样,讲的是场面,而《老无所依》走的就是“短平快”的路线了,没那么多花花,直截了当的干脆而又血腥。而这一切又主要浓缩于片中那位丧心病狂,又酷毕了的杀手身上,杀手的扮演者Javier Bardem在《深海长眠》中费了老大劲儿才在他人的帮助下了结自己的生命,本片中他一个人送他人归西倒是干脆顺畅的多。和伯恩不爱用枪,喜欢徒手加些 “小工具”夺人性命不同,片中的杀手则以一把重型武器凶悍无比同时不饰张扬的干掉一个又一个人。在电影史上留下大名的恶人无不是凶残但是又有着标志性个性的人物,《老无所依》的这个杀手非常冷,他的低沉嗓音有着阿尔帕西诺般的酷劲儿,而空洞但是又深邃的眼睛显得阴冷又深不可测,杀起人来毫不眨眼,一言一行又带着些文艺气息,这个恶人足以载入影史。   本片的一大看点便是演员,除了前面提到的Javier Bardem外,老汤米自然不必说,他的眼神显得更加空洞,一种无力感已经深深附和于他饰演的警察身上。Josh Brolin则将一个倔强、顽强的现代牛仔演绎的有了一丝令人尊敬的悲情色彩。最有意思的角色莫过于Woody Harrelson饰演的卡森了,开始显得也是酷劲儿十足,但是碰上一个真正十足的天生杀人狂立马歇菜,前后表现的对比反差强烈,也是Woody在这个出场时间不多的角色上出色发挥的反映。本片表演的一大特色就是很有“内力”,这很本片的基调一致,人物大多不是很张扬的角色,确将人物的特点由内向外的自然流露,慢慢的就感染了观众。本片给我最值得回味的还是那种“无依”的感觉,不光是“老无所依”,是“人无所依”,故事发生的地方往往人烟稀少,一种苍凉感迎面袭来。更不用说片中人物的命运,牛仔意外的得到了200万后便使得自己的命运彻底无从依靠,只能不停的跑,不停的躲,牛仔很忙,当他稍事停歇便死于非命;卡森试图在这起意外中赚些小钱,他刚刚向牛仔讲述冷血杀手的原则性很强,便撞上了杀手的枪口,最后他的那种绝望与不甘令人产生同情之感;牛仔的妻子更是如此,丈夫惨死,母亲去世,孤独的无从依靠之时,又碰上杀手来“料理后事”。当然,最让人唏嘘的还是老汤米饰演的警察,他和杀手一直在无声的斗争,但是他总是一次次错过,眼睁睁看着想要保护的人被杀害。他最后惟有呆滞得讲述着自己的梦境,那种无力的感觉显得很是苍凉。即使是杀手这样的人物也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稍一“打盹”就

碰上场车祸,看到了吧,连如此NB的人物也找不到稳当的依靠。  看完本片的感觉和我看完《赎罪》后的感觉很相似,虽然两者有很大差别,但是都是故事中带着遗憾与无力感的片子,说不上是悲剧,但是命运的沉浮、人面对命运的努力和无力都让人感到一丝忧伤。无疑,这不是部很娱乐的片子,但是却是部很值得重看和咀嚼的片子。或许我们要做的不是因为这是部2007年好评一片的片子就带着完成功课的心情去“完成”它,而是静下心来,感受科恩兄弟带给我们的人生无依的苍凉,这不是一种会让你感到绝望的苍凉,而是一种让人内省的力量。no movie for old men 巴顿芬克我没有看完,不过那墙纸后面的胶水一直在我心中滴滴塔塔挥之不去.FARGO也一直没有得见.今年的很多电影都大搞黑色主题,我们拥有今夜,美国黑帮,剪刀手陶德,THERE WILL BE BLOOD更是借着喷涌而出的石油将这种情绪推到顶点.    今天又一次负了<JUNO>,循着"上映1月排名升至IMDB#15"的威名去看了<NO COUNTRY FOR OLD MEN>.和看ATONEMENT不同,伦敦音改成了南德洲方言,李琼斯比希斯来杰的贯口活还厉害,国内翻译制作者也许又会像当时翻译<断背山>一样苦不堪言之余驴唇不对马嘴.    IMDB上的评论帖子我翻到了13页,除了小部分"15名了,反对者去死吧","煞笔才会喜欢这种电影"这种每个论坛都会有的帖之外,很多帖都在讨论那个十分牛叉的结尾的意义,解读电影的寓意和隐喻.    是的,看完这个电影我懵了好一会.原因是一开始我认为是老警探撞上杀人魔,用这种方式告别和点出"no country for no men".在那个和前面明显平行的"买衣服"情节里,我一直在纳闷李琼斯难道就这么撞死了?直到他最后出现,用自述的两个梦来点明中心思想."THEN I WOKE UP."电影就此结束.您老醒了,我们糊涂了.当时我和其他观众都楞了半晌,才意识到影片结束了,默默起身,穿衣,走出影院. IMDB上有些网友的评论很精彩,我综合起来拿来一用,也代表西方人对GOOD N EVIL的普遍观点:杀手是邪,警探是正,拿钱落跑的代表普通人.恶魔杀人如麻,喜欢让人来猜硬币决定自己生死,受伤能自我治疗,天灾人祸都难不倒.上帝垂垂老矣,有心无力,退休前作出的保护人类的承诺也食了言.照这个角度看,片子让善恶双方在影片始终没有打照面,是一个很好的处理.撒旦避免和上帝正面冲突,上帝握着手里的制裁法力无处施展,因为他根本跟不上撒旦的脚步和脑筋,只能留连于他久远的"父辈"的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梦.用朔爷<梦想照进现实 >的一句说:现实太醒药了.    最后杀手找到失去丈夫的女人,告诉她,我遵守和你丈夫的约定,前来杀你.你挑一

36老无所依影评_老无所依影评

吧,人头还是字.女人告诉他我不会挑的,你要杀,和那个结果没关系,杀手说,其实,我就和这个硬币一样.IMDB上对这段台词也有争议.有人说原著里女人是选了背面的,这一处有意的修改,有同志说代表恶的一方不再把自己作为命运的执行者和善的对立面,而也能忠于自己的心愿,按自我的选择行事.接下来的一幕,"觉醒"的恶的"代言人"就被一闯红灯的汽车撞飞.很多细节我都没有听清.比如李琼斯说不会有人用打牲口的东西打人,什么开枪伤到自己胳膊后来杀手就断了一支手.还有朋友说杀手和平民是EVIL TWINS,是人性的邪恶双胞胎,而他们那个无法跟上时代的老父亲,担着治安官的头衔,却谁也救不了.    好的片子,爱玩暗喻和形式主义的导演,总面临过度诠释的危险,在这个年代,李安都难逃此劫,不过这个片子有优秀剧本支撑,完全经得起再三推敲.就更不用说凛冽的摄影,肃杀的气氛,神经紧绷时暴出的冷笑话,以及整片没有一丝配乐带来的独特观影体验.    要说缺点,就觉得李琼斯的分量弱一点,或许是为了点题?片里的狰狞冷面杀手给人印象太深,不说爱恨反正肯定不会让人轻易忘掉.    接下来就看PAUL ANDERSON的黑金传说了.别的不说,就说ATONEMENT火暴金球,看过本片之后就让我不知所谓,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是鼓励新人还是评委全都是章子颐吗.科恩兄弟最黑色的一部  老警察一开始就说,他们那个时候,有些警察出勤都是不配枪的。可惜时代变了,没多久之前,他就亲自把一个杀人犯送上电椅,这个杀人犯不为别的,就为杀一个人。“他是个变态杀手。那又怎样,外面多得是。”这便是现在的情况。老警察够经验,够老道,但形势比人强,面对日新月异的像藤蔓一样铺展的暴力地图,他败下阵来。    这部片子在IMDB得分奇高,这不奇怪,毕竟我们不可能忘记07年或者前几年美国的那些骇人的校园枪击案。片子本身与它们没有关系,无论意指还是喻指,都搭不上界。但一个美国人看到这些无理性的暴力场面,又看到一个优秀的警察对此无能为力,特别是美国的知识份子,不可能不会有联想。这也是它在影评人奖中所向披靡的原因。这种很美国的因素外国人可能就很难理解。但有些东西我认为是共通的,暴力的升级以及非理性化,全世界都是这个趋势。反过来说,科恩兄弟的野心其实也隐约可见。在保持风格化的暴力场面的同时,他们力图展现的是一个更黑色更无望的世界。魔盒被打开,世界陷入混乱,但曾经的英雄已经老去,尚能饭否?    片子中的老警察,老让我想起科恩兄弟另一部片子Fargo里的女探员。有很多相像

像的地方,都很善良、智慧、细心而且温和,不怒自威,可以说老探员就是那位女探员的老年版。但最终的结局却不一样,女探员最终擒得凶手,老探员却只能黯然离场。个中滋味,惹人唏嘘。其实在片中,老警察的戏份不多,更多的是Moss与Suger的对垒,他们两个人的戏占了大部分。但这都是很常规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即使披上科恩的风格化暴力的外衣,虽然很精彩,但还是没有突破。但老警察的出现给这个游戏抹上另一种色彩,他未曾与他们俩中的任何一个正面交锋,但一张沙发,确是三个人都坐过的。他一直在chase他们俩,他的温和与慈眉善目显然与另外两个人形成鲜明对比,而且他从不轻易拿枪(使用暴力),他的疲倦也与另外两人的活力相对。总之,多了这个人物,可回味的东西就多了许多。    或者说一些技术上的成就能让人走出它的压抑。这不是一种明摆着的压抑,甚至看到那些暴力场面也会很爽很过瘾,有些场景也很荒诞(比如Moss 两次过边境所受待遇的对比),但骨子里的黑暗确实是感觉得到的。科恩的叙事向来令人称道,总是有于无声初听惊雷的感觉。这次由于原著的诸多细节,使得在片中略去了很多副线的发展以求风格的内敛。比如开越野车追杀Moss的那帮人的来龙去脉,在138房间的那三个人,以及后来在机场出现的那一帮人,第一次看都会有突兀之感,但第二次看就会明了。另外对Wells的处理——他出现没多久就死掉,似乎也有争议。但我认为这是很妙的一个处理,相应于本片所要传达的关于暴力的面目——无理智的、轻易的,他这样死掉,不仅突破了电影叙事上的俗套,其实也是符合它的内在逻辑的。    同样的,Moss的死与最后Suger的车祸都在这样的框架之内。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裹挟着他们,某种倒向躁动不安的必然性使人的生命都草草结束,电影里也有人说这时因为金钱与毒品,人们不再彬彬有礼,但这是表面的现象,内在的黑洞是什么,它没说,但可以感觉到,这种黑暗的力量。2007最黑的电影 看完《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冰风暴》看太早了。    科恩兄弟作品的风格,在多年以前,我完全无法领会。那个时候我朝气蓬勃充满向往阳光灿烂……用最近非常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很傻很天真”——可惜那个时候没有漂亮MM愿意跟我拍照片,更甭提是裸照了。  《冰风暴》让当时的我感觉非常不舒服,也不知所措——这片子就这么完了?不就是一个杀妻谋财的故事么,而且也拍得那么没有花样,凭啥就能拿大奖?  在我变苍老了之后,

看完《老无所依》,才在所剩无几不多的回忆片段中,隐隐嗅出了那种冷酷而直接的写实气息。这种贴近实际的残忍还不是《不可撤销》那种让你头皮发麻俩礼拜都做噩梦的镜头——我是无论如何也忘不了那家伙的头是怎么在一个不歇气的镜头下变成一个烂茄子的,后来之所以缓过劲儿来是看了另一个恐怖到发指的车臣匪徒活杀俄罗斯士兵的短片,不夸张地说,想到这个片子我都想吐,相形之下,最近风靡的啥莲蓬奶就不过是小儿科的PS图了。  但科恩兄弟玩的不是这种表面上的残忍,而是从骨子里发散出来的,让你觉得现实生活就是如此毛骨悚然。从MOSS发现不义之财亡命狂奔开始,整个片子都朝一部经典的匪帮片发展,杀手Chigurh被Javier Bardem演绎得炉火纯青,那种睿智又阴冷的样子,就像黑夜的阴影一样无处不在。 人们总是同情弱者的,每次MOSS以跟杀手同样的智慧堪堪逃脱都会在心里暗暗喝彩,不知道无声无息就上了科恩的圈套,Y们很不厚道啊,把一部超级黑色幽默的电影装扮成扣人心弦的土匪片。真正的主角——杀手头目Chigurh和Tom Lee Jones演的老警探Ed在影片中从未谋面,却互相角力。  就在我看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的时候,突然一下,结束了。然后,突然一下,杀手就遭遇了倒霉催的车祸,但下面呢?那个古老的太监笑话说:下面……没有了。  弱者没有得到老天眷顾,多少大风大浪都躲过来了,小阴沟里却翻了船。邪恶杀手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连寡妇都杀也不过是被不小心撞了一下,还是自己稍微有点分神所致,一场重伤车祸却让他立刻清醒过来,又很熟练地消失了。英雄老警察呢?屁毛没逮着,只好退休,在电影结束前来了场唠唠叨叨的独白。  这故事就这么完了?起承转合余音袅袅圆满结束都哪儿去了?黑啊,真黑。弄得那么好看,细节那么抓人,结果就是告诉你:死了心吧,没有天网恢恢这回事。你不过升斗小民,跟江洋大盗斗法,只有死得难看。以后别见着钱就拣,哪怕是200万。锁门关窗,在房间里哆哆嗦嗦过自己的提心吊胆日子吧,外面有的是精神变态的杀手飞贼,连国家机器都救不了你。  相比《冰风暴》的正义伸张,《老无所依》里,科恩兄弟根本无意区分善恶是非,有的只是人类的逃生本能,追捕本能。  如此干脆利落的黑片,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老无所依》堪称2007,甚至是我印象中最黑的电影。让人绝望的无修饰的暴力 这片子的宿命感十分强烈。所有人都在沙漠里混吃等死,还美其名曰为了生存。就连我们“正义”的两位男主角,也一个整天带着不义之财东躲

西藏,一个只会在下属面前卖弄经验。相比之下,倒是人人谈之色变的杀手,活得很有目的,是个“有原则的人”。不过就连他,最后也要很宿命地遇上点劫难。这有点像银河映像的《暗花》,不同的是这部片子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幕后人物。    片子很颓废,但是观众仍然看得非常紧张。因为杀手遇到的90%的人都死了,但是观众们都很关心现在画面里这个人是否能成为幸运的10%,或者概率更小更刺激的,这个人能否在杀手面前上演一出扮猪吃老虎的好戏。然而杀手似乎并不给那个人这样的机会,他的每句话都在将面前的人逼入绝境。观众们也只好在椅子边缘屏息等待杀手出手的刹那……    这一刹那的冲击力随着凌厉的剪辑和音效体现得淋漓尽致。片子里长于10秒的镜头很少,但一旦出现一定是强调荒凉或者积蓄爆发前的张力,真正动手的一刻,猝不及防,而后镜头又立即转到下一个故事或者支线,绝无拖沓。不知道这样的剪辑是无间道在先还是科恩兄弟首创,但我看这片子时从椅子上跳起来两次,是从记事以来绝无仅有的观影经历。音效里没有明显地卖弄影院的 n.1 环回立体声,但影院里人人都可以感受到那种从正面逼近的震慑,有如子弹直击眉心。    就连影片的结尾也让人措手不及。在连串的暴力后,刚看到一点家居生活还没有回过味来,影片就结束了,留下观众在座位上发呆。是的,不如说影片没有结局。这再一次强化了影片中的宿命论观点,生活中的个人不像每一部影片中的英雄一样,都可以在紧要关头反败为胜打得坏人满地找牙抱得美人归,更多的时候人们无力反抗或者不敢反抗,只有留下无尽的悔恨和一辈子的自责。    我以堂堂七尺之躯,走在从电影院到家那段走了无数次的夜路上,第一次感到心里没底。推向极致的黑色 它拒绝露出伟岸的身影,却毫不吝啬一丁点审视的目光,在它视野所及的地方,你的内心都会被蒙上厚厚的黑色,你试图伪装好恐惧卷缩在那大片大片的阴影里,可是却发现你的每一次颤抖都被它凌厉的目光所察觉,它从不嘲笑,却在你最恐慌的一刻站在你面前,用最沉静的方式将你送入更深层的黑暗。    因为它的视野足够辽阔,无论是荒芜的沙漠戈壁还是阴寒的城市角落,你的伪善和怯懦在它黑色敏锐的目光面前无处逃避、猝不及防。        黑色是一种气质,它可以用西部、犯罪、暴力等类型片外衣吸引你,而内里却裹着真正的灵魂,并在你酣畅淋漓的同时用气氛给你的情绪笼上阴暗的色彩。    《老无所依》的成功就在

于把握住了挥发这种黑色气质的强大张力。它甚至可以在气氛营造到位的场景中留白,把角色的黑暗和恐惧甩出屏幕,蔓延给每一个观者;它甚至可以将角色的隐喻和演员的特质天衣无缝的结合起来,人物的巧妙设置会是你反复回味的理由;它甚至可以冲撞出一个假高潮,让你内心深处似乎强大的正义感呼之欲出之时又眼睁睁看着黑暗的罪恶逃离;它甚至可以代表你对着镜头独白,以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将你自己的无奈和惆怅讲给你自己听。    通过这些自信、高明而又内敛的方式,每一秒的推移都是在描摹一笔黑色,可它的手法却又如此好,因而即使是越描越黑的黑色,你也会愿意无终止地看下去,这是《老无所依》的魅力、是科恩兄弟的伟大。一个老者的悲悯独白 电影自始自终沉浸在苍凉的基调之下,全然摒弃了现代都市的叙事视角,它所讲述的正是一种与前者截然对立的人生思考:生活环境因时光变迁而已然不同,面对周遭的一切不再以原有的逻辑逐一行事,一个老者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黯然神伤,他顿然发现自己的苍老,孤独与寂寞油然而生,无奈的悲悯独白则成了他对这个城镇最后的呻吟。  故事被有意安排在美国西部城镇巴尔的摩,这里的环境与发达的都市社会相距甚远,从而让那些类似电脑、移动电话等诸多象征现代进步的科学符号于无形中在我们眼前消失了,叙事的语境被有意识地定位在了一个相对落后与原始的环境之中,似乎在暗示这里的人应该没有都市人群的精明狡猾,都以朴实无华的脾性面对生活。这里的节奏缓慢,甚至附带着一些沉闷,但长久居住于此的人们并不为此不满,平淡而平缓的生活使他们安于现状,从而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改变显得措手不及。人物之间典型乡村口音的对白,似乎也是一种关于隔绝的表意符号。这里的生活与现代生活截然不同,即使沟通工具——语言——也显得与众不同。他们有着自己的呼吸规律与行事逻辑,然而突如其来的血腥谋杀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它对于他们而言,不仅是一桩难以着手调查的刑事案件,更是一种新处事思维的恶意侵略,犹如新生病毒般肆虐其中。面对这般猖狂的肆虐,人们除了害怕与诧异外,只是束手无策,任其鱼肉。影片的结尾,都未捉拿凶犯,这显然有悖于正义战胜邪恶的传统论调。因为,凶犯不再是罪恶势力的指称,而是一种新社会下处事逻辑的代表。他的逃离则传达着一种思想:旧有的思维已然过时,所有言行需要另一种法则进行规范与替代。正如影片片名所言:no country for an old man。固守往日的老者们无法再次掌控城镇的

36老无所依影评_老无所依影评

新生节奏,其实变化早已开始,只是我们发现得太迟,待他们真正自觉周边的一切已然改变得难以辨认之时,自己已无力适应这样的变化,剩下的唯有长吁短叹的呻吟,孤独一人以悲悯的口吻默默独白,感慨自己一生沧桑后的落寞与无奈。  这样的独白,在影片伊始便醒目地展现出来,含混的乡村口音流露出主人公治安官Bell感伤的低落心情,配合着荒凉无垠的城镇景色和夕阳西下的黄昏景致,俨然营造出浓浓的悲伤情怀,独白的缓慢节奏谕示了他的无奈:逝者如斯,一去不返,我无为以对! Bell是治安官,自年青直至年老皆是如此。这样的角色定位表达了他应有的掌控力量,是对整个城镇的治理与安全保护。他是巴尔的摩人的典型代表,真正的所指则象征着那些旧时代老人的一类。这个地区,他管理了一辈子,了解了一辈子,原以为一切尽在掌握,面对案件本该不必焦急万分,只需平心面对即可。可是,事物的发展并非如他所愿,而是渐渐离他掌控而去,他无法及时捉拿凶犯,总是拉在后面,甚至无能为力,以致最终亲眼目睹无辜者一个个被害,而行恶者再次逃离,留给自己的只有一次次的长吁短叹。  影片的言语总是刻意地以平缓的姿态进行叙述,这样异常可怕的慢条斯理营造出了一种恐怖的氛围。杀手冷酷骇人,即使展露笑容也显得面目狰狞,时刻透露着逼人的杀气,让每个与他交谈的城镇居民都不由自主地心生惧怕。杀手俨然是一个影片中新生力量的代表,他成了一个灌输新思维的传教士,用自己异于传统的血腥手法和言辞教导着城镇的每一个居民,受教者不是措手不及、死于非命,就是战战兢兢、唯唯诺诺。面对这样的变化,他们害怕得不知所措。  冰冷的台词是整部电影不可忽视的元素,故事的核心思想便其中得到表达。治安官的开场独白,杀手与杂货店老店主的对话等等都传达着城镇物是人非后的沧桑,行为逻辑的显著变化。 对于新生活逻辑的关键要素,也不止一次地得到强调——金钱(Money)。案件的导火线便是2000万美元的诱惑;杀手与杂货店老板的对话在前者的一顿训斥与教导后,最终拿出钱币决定命运的归属;当被迫逃亡的Moss在伤痕累累、疲惫不堪下依然为这笔热火上身的2000万不甘放弃;当Moss被追杀得无处可逃时,同样是Money让他在年轻人的手中获得了T-shirt和啤酒;当杀手经受交通意外后企图逃离,也是依靠Money获得了新的衬衫与保密的结果。城镇的处事语言全然被金钱所取代,人与人之间不再如以往那样“友谊地久天长”,而是十分赤裸的“金钱”对话。这样突兀的变化,让久经沙场

的治安官 Bell无所适从,周遭的一切他无法一如既往地掌控自如,情感在此脆弱得不堪一击。  故事完结,杀手依然在逃,Moss难逃死亡的厄运、Bell则面对荒凉的土地不禁陷入迷茫。他渴望获得生活如此变化的答案,便与共处一室的妻子进行充满伤感的对话,然而对话也只不过是其自言自语地倾诉。他想将自己老去的伤痛彻底倾诉。  最终,他以极为悲悯的姿态得出了答案:世界真的不再属于我们,面对岁月沧桑,我真的无能为力!关于片子的开头与结尾可以说,开头与结尾老警察的独白很好的为电影做了指向.  在开头,老警察说:"There is this boy i sent to the electric chair in Huntsville here a while back.He killed a fourteen-year-old girl.Papers said it was a crime out of passion but he told me there wasn't any passion to it.He'd been planning to kill someone for about as long as he could remember."一个男孩从记事开始就计划着去杀人,这对于这个以近年迈的人来说是疯狂而不能理解的,这也或许就是这个老警察所理解的年轻人的世界, 荒诞并极端.  他又说道:"I always knew you had to be willing to die to even do this job.But I don't want to push my chips forward and go out and meet something I don't understand."对于他而言,外面的世界是他所不能理解的,继续做着这个他从25岁就开始从事的工作,可能还能给他带来些许的安慰.    然而,当他对疯狂毫无人性的罪犯不知所措的时候,他或许是连这个唯一的安慰都失去了.    在结尾,他的梦境中,他梦见他的父辈,在寒冷黑暗的山路上,举着泛着月光色的火把.  他总是在怀念,甚至,也是这些父辈才在黑暗中给了他唯一的希望,"I knew that whenever I got there he'd be there."  这些全是对片名"no country for old men"最有力的解释想起《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犯人们把《基督山伯爵》归为工具书。那么 No Country for Old Men就是跑路电影。     跑路原则一:灭口     捡到黑金的时候,一定要把那个还活着的黑帮分子毙掉。首先是为了除暴安良,其次是为了人道。一般黑帮火拼之后,幸存者基本都活不了了。再次,黑帮分子不会放过丢了钱的人的。早点毙了他,免得他对黑帮兄弟情产生《投名状》似的怀疑。     跑路原则二:先买防弹衣    记住,安全第一。再多的火枪都没法当防弹衣用。片子里的牛仔输就输在没防弹衣上。牛仔第一次挨枪,是驱车返回,给黑帮分子送水时。那是霰弹枪打在了右肩。第二次挨枪是在旅馆里,被变态杀人狂从窗口狙了一枪。也是霰弹,没打在脑袋上(看完才知道,爆头不容易啊)。最后一次他over的时候,脑袋也没中

枪。全部都是防弹衣能保护的部位。而且他都能买到霰弹枪,防弹衣肯定也不是问题。跑路原则三:一定要财迷     黑金到手以后,数额巨大。一定要换一个结实一点的蛇皮口袋。最好财迷一点,把每打钞票都沾着唾沫数十遍。这样就不难发现藏在钞票里的探测器了。然后把探测器埋到警局地下。这样大家又能看一遍《血溅十三号警署》了。     跑路原则四:怎么对付变态杀人狂     变态杀人狂之所以能这么嚣张,全凭两样武器,一个是压缩气体,一个是消声霰弹枪。   压缩气体完全是破门用的。所以千万不能住带锁芯的门。要找那种铁门,铁链和巨大的铁锁组合的地方住。顺便再养两条狼狗。     跑路原则五:最重要一条     买通书记。那么任何黑帮都会很轻易的“从县地图上抹掉!”     祝牛仔跑路愉快很好,很压抑,很细腻,很惊悚,很血腥很好,很压抑,很细腻,很惊悚,很血腥,很有 内涵且很费解的电影 《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an)》(官方网站nocountrymovie.com)总体来说,是一部很好,很压抑,很细腻,很惊悚,很血腥,很有 内涵且很费解的电影。    影片的题目取自叶芝的诗歌《Sailing to Byzantium》的第一节。 当 然,叶芝的诗中old man没有了country也许便去寻求unageing intellect,或者eternity之类的东西,但是《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an)》的老警察只好叹息“老了,不中用了”,然后退休回家,而且,他似乎只是这个电影的三个主要人物中戏份最轻的人物。    《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an)》有三个主要的人物。极为冷血的杀手Anton Chigurh,退伍的老兵Llewelyn Moss,还有老警察Ed Tom Bell。 Chigurh 是一个很熟练,很嗜杀,很幽默感,很有原则并且坚定的执行这些原则的人。《老无所依》很血腥,是因为嗜杀的Chigurh直接且残忍的杀死很多人,拥有钱的人,雇佣他的人,怀疑他的人,想要抓他的人,和他毫无关系的人,以及他单方面向别人许诺过要杀的人(当然,电影对他杀人的描写是很“细腻”的)。而当他成了血腥与死亡的符号以后,当局中一个配角用他和黑死病比较的时候,在他要出现时,《老无所依》就变得很惊悚了。但是因为Chigurh是一个很有原则并且坚定的执行这些原则的人,所以他也有很多不杀的人,比如那些他觉得很符合他的胃口的人,或是那些因硬币的正面而幸运的人;当然,很多不会影响他拿到钱,也不会使他被抓的人,因为他许诺过一定要杀,所以这些人最终也被杀死了;他对于杀人的原则的执着,就如同他的洁癖一样

。他那让人不寒而栗的幽默感加上他的原则,除了让Chigurh在影片中这个荒诞危险的世界中生存下来之外,也让《老无所依》变成了一部很有内涵的电影。Moss是越战的退伍老兵,但他不是Rambo。Moss有着还不错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是基本上算是西部美国的幸福生活,这一点是比Rambo要强上很多的,但是他却碰了不该碰的毒贩的几百万美金,而且想要这些美金的居然还有Chigurh,这个时候,越战的经验虽然让他活下来好几次,但是他不是 Rambo这点终于成了劣势,所以他即使没有死于Chigurh的手中,还是并不意外的死在了其他毒贩的手下。影片中曾有一个黎明的天幕下,负伤Moss 在水中逃离猎狗的追赶的镜头,很有诗意,但诗意却不是影片的主题,影片的主题是终结这种诗意,所以上岸后Moss冷静的射杀了猎狗,而他自己,并没有诗意和Chigurh僵持到底做英雄的决战,而是突然的在没有任何直接镜头的描写的情况下被几个毒贩要走了性命,或许,这也是《老无所依》如此压抑的原因。    Bell是个富有经验的老警察。《老无所依》关于Bell的描写,很多情况是他,或者作为旁白的他在讲老故事——那些似乎很有启发很有哲理的老故事。他可以从犯罪现场敏锐的发现蛛丝马迹,可以在青年警察还找不着北时踹对出罪犯的意图,可以从罪犯以及罪犯追杀的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但是,他总是慢罪犯一步,最终,他也没有能够抓住Chigurh。所以他的那些老故事终于难以再成为教育后人的经验,最终仅仅是些让人捉摸不透的老故事而已,会将这样老故事的人,一个个失落的都退了休,there is no country for old man... ...这些故事,或许是《老无所依》如此费解的原因,相对应的,这些old man本来是一直保持着对于成为那种“甚至不需带枪就可以抓住罪犯”的传奇老警察的向往的,但是面对这个理性得如此疯狂的世界,也觉得无比的费解。    关于电影的结局,很多人肯定的猜测Moss的妻子一定是被Chigurh“如约的”杀害了,这个,大概就是Chigurh的原则的一种体现吧,而且,也许这即是恐怖主义的原则,也是反恐的原则。杀手与牛仔 想不出来怎么形容这部电影,脑子里很奇怪地蹦出了个“有气质”的评价。这或者是对于情节进度、人物形象、画面和色彩等方面的印象。不知道这个片子能不能算作正统的西部片,没有了牛仔,也就没有了牛仔们御马驰骋的纵横快意,恩怨情仇。唯一有马的环节还是年老的shriff和比较青头的年轻警员骑着借来的马查验火拼现场。就这一点似乎缺少了传统西部片的最重要元素。只不过西部苍凉辽远的大背景还是给这个

片子烙上了浓郁的西部片的色彩,而透过那个有些变态杀手透露的价值观还是和西部牛仔的精神一脉相承的。有些执拗的信守自己的信念,不轻言放弃,也坚守自己的诺言。或许两者有很多的不同,但是变态杀手倒很像个变态牛仔,很变态,但仍然是个牛仔。    说到杀手这个角色,第一次出场我就有了一个很好玩的疑问,这个人留了很古老很傻冒也很古老的发型。后来又觉得或者这也在暗示在杀手身上蕴含的那种代表过去与传统的东西,所以这个杀手尽管变态,但是比起片子里那些愚昧残暴的墨西哥匪徒和自以为是的“疑似”杀手Carson,sheriff更愿意和这个有些变态杀手打交道,至少是有迹可循的,游戏的双方都遵循着某些古老的行为准则。所以,杀手和sheriff都应该是片名里OLD MEN里的一员。尽管他们的价值观不同,又处于对立面,但是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又在本质是一致的。于是Sheriff也成了最了解杀手的人,也就一再拒绝了再去勘验现场的提议。而后来的结局也于是了这些OLD MEN的共同宿命,杀手在行凶结束离去的途中和一辆闯红灯的车发生了车祸,之后带着重伤的胳膊独自一人离去。在这个地方,导演再一次有意无意的变现了这个变态杀手的价值准则,他拒绝了孩子给他的衬衫,而是给了很多钱换取了孩子的这件衬衫,不平白接受别人的赠予,公平而平等。而他后来信守诺言去杀Calra 也是一种忠诚于自己价值观的体现,尽管这是毫无意义且危险的,是愚蠢且残忍的,但他仍然去做。或许他的这种执着也正是他不被大部分人理解甚至是同样的犯罪分子,因为这些是属于旧时代的,而这个杀手是个Old Man。Sheriff获得了和杀手殊途同归的结局,有些心力憔悴的退休了。的确,他们这种有着精神的人已经不再属于这个已经不是曾经西部的西部了。至于Anton,大概也是一个old man,尽管这种痕迹很淡。他会在获得横财后还会驱车回到荒漠里给那个幸存者送水,而这直接导致了之后的杀身之祸。很惭愧的说,我给当时的Anton设计的合理行动的是,拿到钱后返回杀掉那个奄奄一息的幸存者,然后立即远走高飞。    故事反倒觉得很一般,无非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意外横财找来杀身之祸的陈旧套路。之前很期待老Tommy许久以来的再次表演,之前一直很喜欢这个满脸沧桑却常常在不露声色中尽显功力的老家伙。只是看完片子我倒没有发现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似乎给予老Tommy发挥的空间很有限,只能说算是个中庸的成  绩。唯一很有感觉的表演倒是片子开头那段西部景色后的念白,算是个揭示主题的段落,用老tommy的声音来演绎着

36老无所依影评_老无所依影评

是韵味十足。但是后来的情节里,老Tommy似乎没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有些脱离于影片整体——除了那一段Motel那场戏。老Tommy饰演的sheriff在和同事的谈话中察觉到杀手很可能返回案发现场,于是独自一人返回。杀手在黑暗藏匿的镜头后就是sheriff的到来,那个时候有些紧张。只不过在搜索后 sheriff还是和杀手错过了,于是shriff不知是有些庆幸还是遗憾的颓然坐在了床上。那段戏Tommy把握的很好,也成就了影片中他仅有的闪亮点。片子有两个sheriff和别人对话的片段,一个是和轮椅男人(起先以为sheriff的老爸,不过好像不是),一个是和女人(起先以为是他老婆,不过也不是)。一个是他听他说起以前祖父辈的事迹,一个是他给她讲他梦见祖父辈的事情。都算是对于影片主题的较明显诠释。只是都有些波澜不惊。对白写的貌似很有深意,其实也无非是时代变迁,物是人非的意蕴罢了。     总之,曾经的牛仔精神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西部也不再是曾经的西部了……No country for the old men!宿命感浓郁,但一点也不黑色的经典 有人问最后杀手杀没杀死牛仔的老婆,可以在牛仔走出房间时注意到,他看了一下自己的左右脚,检查一下是否沾有血迹,杀手是很在乎这个的,之前与牛仔通话时在被他杀死的人的房间里,看到血迹即将流到他脚尖时,他避开了,每次杀人他都尽量避免多余的痕迹,包括没杀那个态度极差的包租婆,因为他听到有另一个冲厕所的人,也包括杀旅店老板时连进食的猫都不愿去惊动。  再回到杀手走出牛仔老婆的房间,这个镜头是有两个小孩骑车经过的,之后杀手在后视镜看了两个小孩,又看了一下红绿灯,是绿灯,没有违反交通规则,大街上空荡荡,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出了车祸,杀手受伤了,两个小孩子过去帮忙,杀手非要给钱,两个小孩又因为钱争执了一下。导演的手法可谓细腻至极,源于整部电影的主题--宿命论,一切你无法去估计,发生的终归要发生,杀手必定会遇见这两个小孩子,杀手必定会出车祸,杀手必定会给小孩子钱,小孩子必定会因为钱争执,影片从一开始的独白,就已经铺垫,一个小孩杀死了14岁的女孩,他即使知道自己要下地狱,还是会去杀,在他记忆中就是要杀这个人,假如没被捕,必定会去杀其他人。一切归于宿命。老警察的父亲对他讲述他叔叔及其妻子如何被杀,完全客观的陈述,完全就是宿命的被杀,没有对或者错,上帝有时就是罪犯,有时就是救世主,一些人注定会死,你无法去改变什么,只能跟在他后面,任由其发展,没有什么可以依靠,可以赢,你猜

硬币如何知道对还是错?你其实一生都在下赌注,猜对了,上帝告诉我,这个人猜对了,我可以不杀他,不要问我为什么杀人,我就是要去杀。 电影中的牛仔为何要和那个游泳池的女的聊天?因为她会死,因为她从一出生到和牛仔聊天之前的所有生平的经历都改变了她的命运,培养了她的贱,导致了她的死,命中注定。  电影中牛仔死亡过程的留白,很多人认为导演是故意留给观众发挥,想象的空间,其实导演拍到这里已经只能这样处理,因为之前已经能够把宿命的思想抽出来灌给观众,你不用去想如何死的,为什么就死了,为什么不是正义胜邪恶,因为这都是安排好的,没必要去探讨,你即使拍给观众,也会觉得自己是浪费口舌,宿命安排他们这么发生。  根本没有什么正义,什么邪恶,一切都在冥冥之中,不是说电影只能拍正义的,好的,电影是要讲述故事的,你们看不到的我拍给你们看,生活就是这样,不要去期待你认为正确的一定正确,往往我们无法去改变,我们的周围充满了不可理喻的人和事,但反问那个“理”从哪里来,是正确的么?我们为什么会去相信这个“理”就是正确的?  这部电影打破我们的惯有思维,宿命没有对错,它就是要发生,它是没有思想和规律的,我们也无从去总结和遵循,假如我们摸透了宿命的规律,那这个原本由模糊带来的稳定体系天平不就是一边倒的错误的体系了么?我们也就无从感到自己的孱弱与渺小,也就没有了恐惧与战栗。一切源于未知,即使你经验丰富的走完了人生的大半个旅程,你仍然感到无所依靠,无所遵从,只能去感叹这如变化般无法察觉的变化,老无所依的继续下赌注!无题 想说的其实不少,决定还是从金球奖上拿的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剧本说起。  Javier Bardem如此无人难以苟同的演出,不能角逐男主还是委屈了点。如果没有sheriff Bell最后的那段梦境叙述,以Chigurh离开车祸现场的背影结束电影,那完全就是一个杀手的故事。不过如果是不成立的,真义也相当隐晦。以我的领悟能力,第一次看到sheriff说完Then I woke up然后黑屏时完全茫然。  至今对于其中一些现在看来已无关全局的线头依然困惑或者说挂怀,和朋友看第二遍的时候,对方不时会暂停播放问我这个杀手那个帮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第一次看也是这样的,sheriff平静却总是挂着无奈的老脸在每一次悬念对峙之后缓下来的画面上出现的时候,都还在回味上一个段落的紧张刺激。  柯恩的作品看过的虽不多,也应当知道改编非其传统。那现在事实能够证明,他们的改编也是相当成功的,19

80年荒凉无垠的美墨边界在纯熟的电影语言下得以尽现。麦卡锡的原著小说也不过首版于2005年,字里行间似乎有更多关于历史社会的痕迹,如越战给整个美国留下的创痛。这点不能深入体会,也是因为电影的原因,会把小说拿来一读,试图略知一二。不甚贴切也是相当形象地说,原来为200万铤而走险的cowboy Moss是一个相当抢眼的花瓶。到头来发现对他无话可说,其超人的战斗力或者只是剧情尽了尽人事罢了,话茬全被牛眼Chigurh和老东西Bell接了去。要说柯恩的改编和原著不同之处,我倒觉得首先在他的角色身上略见一斑,至少我看电影时有过几次笑声。  他深夜决定回荒漠上去给那个垂死的人送水,对妻子Carla Jean说If I don’t come back, tell my mama I love her.——But your mom’s dead.——Well then, I’ll tell her myself.同样的话在纸上看时笑不出来。和装B男Carsen Wells的对话最后一句是柯恩原创的He(Chigurh) don’t talk as much as you, I give points for that。期间还有向墨西哥四人小乐团露出可怕的伤口,穿着病服和靴子出现在商店。姑且称之为小小的highlights吧。(也许是读了小说,会更加注意琐碎而无关紧要的台词。)  原著中有不存在电影中的相当的篇幅,叙述Moss在去El Paso(与Carla Jean约定的会合地点,即他的葬身之地)的途中,路遇一个15岁的搭车少女。在电影中因他而死的泳池女,在小说中其实是这一位。多有点亡命之徒面对陌生人的告白意味,在电影中的确不便占用篇幅将其铺展。  不同于电影和小说在直接描写Carla Jean死于Chigurh枪下存在的分歧,Moss的死亡均是由旁观者的角度事后切入的。在当时尚不了解电影真正所言的情况下,有面对“英雄猝死”的感觉。给Moss最后一个镜头的结束,后来注意到,是渐渐暗下去的。扰乱视线的“第三者”game over,故事刚刚开始要点题,却已经走向结束了。杀人不眨眼却不愿脚底沾血的杀手Chigurh(三次杀人却避开脚下沾血的细节是书中没有的),比小说描写得更加令人生畏,这就不仅仅是演员的成就了。故事开场时的被捕只是这个可怕的人对于自己能力的一次实验,这一点在书中有明确证实。  What you got ain’t nothing new. sheriff Bell坐着轮椅的叔叔似乎对于萌生退意的他的遭遇并不以为然,意思说每个年代都有它罪大恶极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篇sheriff的画外音提到的那个被处死的14岁男孩,以及后来他告诉年轻警官的那对谋杀老人的夫妻,和如今他们追逐的杀手一样,是不同时代邪恶的化身。在我们看来Chigurh却更加可怕,因为他近乎完美的原则。  死前的Carla Jean并没有放弃希望,她拒绝

让一枚硬币决定自己的生死,眼里几乎没有恐惧只是不解。可是Chigurh不为所动地看着19岁的女孩说了这样一句“不近人情”的话(小说中提到她只有19岁),I came here the same way the coin did.  撞车来得很突然,一秒钟前Chigurh很清楚地带着我们确认了绿灯。杀手“毁”于一次别人的犯规,私以为是个讽刺。原著中穿插着以sheriff Bell的口吻叙述的章节,作者用于老警官的篇幅明显多过电影中所表现的。记得有人批评电影说煞费如此心机竟只是为了表达“老无所依”,那小说摆在这里供以参考。(This country is hard on people.这句话应该有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所指。)  经验丰富的老警官依然有一个尚还年轻的手下在身边陪衬他的智慧和老练,只是这一次他毫无头绪,永远步着杀手的后尘,连正面交锋的机会都没有,只有不断地给活该和无辜的人收尸。  相较原著,柯恩在sheriff身上省去了许多笔墨。首先是几乎一无所获的几度事后调查。在叔叔家,他说出了自己不为人知的一段往事:在一次战斗的险境中(据推测应该是二战),他最终放弃了为战友冒险而选择独自逃生,却因此获得了一辈子当之有愧的勋章。他的父亲早逝,因此回忆和梦境中的父亲正当壮年。向父辈看齐,是他的力量,同时却面对事与愿违的现状,确实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吧。电影中两场精彩的对峙较原著有所改动。其一是Moss和Chigurh在第二家motel的唯一一次正面交锋,不细说了。其二是尚有争议的sheriff杀回El Paso motel,几乎与Chigurh直面的那段。  小说中Chigurh到旅馆取走了钱,回到自己的车里,这时看到sheriff出现。这里老警官很明显地再一次与杀手错过了。至于电影中 Chigurh持枪躲在墙角的那个镜头,照我的理解,早于sheriff的到达,应该是故意设计的一次“对峙”,其实在不同时间。不知是否理解有误,望指正。  另外,在小说中Chigurh最终被捉拿归案,sheriff得到消息后去看了他。当时有一点被羞辱的意思,也进一步导致了他心灵的“老化”。    最后说回开头。在sheriff平静却略显苍凉的叙述之下,寥寥的几幅荒漠静景铺就了故事的底色。不禁作出无聊假想:如果换作表现欲极强的长镜头呢?小说中Chigurh到旅馆取走了钱,回到自己的车里,这时看到sheriff出现。这里老警官很明显地再一次与杀手错过了。至于电影中Chigurh 持枪躲在墙角的那个镜头,照我的理解,早于sheriff的到达,应该是故意设计的一次“对峙”,其实在不同时间。不知是否理解有误,望指正。    你这个想法我以前也有想过。后来一个朋友分析说“我们可以求助于大岛渚

的电影《御法度》的结尾段落。在北野武扮演的土方和冲田的谈话中,没有征兆地突然出现了三次土方想象中的场景,分别对应三种人物关系的可能性,连接现实和想象空间的是一个空镜头——一条雾气濛濛的小径。这个镜头就像一个双向开关,按一下,从现实到想象,再按一下,又从想象回到现实。我们再回到《老无所依》,那个门锁正起到小径这样的开关作用,不过它分为外部门锁和内部门锁两个单向开关,看外部门锁的时候,警长从现实进入想象,想象中的杀手看内部门锁的时候,又从想象回到现实。最后警长发现现实是:杀手此刻不在房间中,但杀手确实曾经来过,也许已经带走了他想要带走的东西。”  我基本上认同这个解释。而你说的“不同的时间”我觉得殊路同归,较之更为理性。NO MEN FOR OLD COUNTRY 科恩兄弟在巴黎我爱你的十分钟里把我逗得笑岔气, 而NO COUNTRY FOR OLD MEN里的追杀场景又让我喘不过气. 说实话电影开场白那段我只听懂了30%, 老警察的口音让我想到牛皮糖. 电影院里没有字幕也不能向身边人咨询, 我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开始了旁观这场追逐.    不过这都没关系, 这电影即使完全听不懂对白也不影响自己的心弦被一点一点地拧上发条, 越绷越紧. 直到杀手的车被另外一辆撞上, 那弦突然绷断, 一切嘎然而止.    这几场戏是非常精彩的, 精彩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 当天电影院里的观众绝大多数是成年男性, 且没有小孩. 但是当杀手将牛仔的门锁崩开的那一瞬间, 我感觉到身下椅子剧烈地抖动了一下, 于是我就笑了: 有人居然从自己位子上跳起来了. 除了门锁, 那突兀而尖锐的电话铃声, 以及最后那一撞, 也都奇妙地混合着让人心惊肉跳的力量和不禁微笑起来的黑色喜感.    很多观影人都说了, 这电影若只是杀手和牛仔的枪战追逐, 那也就不会赢得那么多的喝彩. 老警察是两条主线的另一条, 这条线不但不紧张, 而且充满了无力的幽默. 这杀手在电影中至少背上20条人命, 谁知道这段追杀之前和之后他手中还沾了多少鲜血. 而警察在给牛仔老婆谈心---- 抓不住凶手, 怎么办? 只能和受害者家属谈谈心罢了.    这让我想到好几年前史泰龙的一个电影, 一警察一坏人被冰冻, 坏人出逃, 未来世界的司法机构解决不了原始的暴力, 于是老警察出山 (解冻?), 暴力解决坏蛋. 以暴制暴在那电影里不过是让其成为动作片的理由, 反正90年代的时候看炸高楼飞机还是大家很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 到如今炸高楼飞机已经从银幕走进了现实生活, 扰乱了千家万户的正常秩序, 于是NCFOM里警察所代表的司法机构, 也真如TOM

36老无所依影评_老无所依影评

LEE JOHNS脸上的皱纹, 又无奈, 又真实.    警察已经老去, 杀手正在成长. 年轻一代黑白莫辩. 究竟是NO COUNTRY FOR OLD MEN, 还是NO MEN FOR OLD COUNTRY?no country for old men好在何处 不晓得现在谈论这个话题有没有过时,但似乎很多人都存在这个疑问,这既包括那些看完了觉得该片被捧得过高的人,甚至也包括了看完之后莫名其妙觉得很好但就是说不清楚原因的人。国内外的论坛都对这部no country for old men赞誉有加,但对这部片子究竟好在何处却大多语焉不详,至少我看了很多影评,对此都没有做出明确到让我满意的探讨。因此我就试着自己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自己看完了no country for old men会觉得它好。一家之言,humble opinion.      ---------------这是谦虚的分割线--------------------    个人认为,no country for old men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如果把看电影的过程单纯作为是一种体验,而不是交流、思考、共鸣、或者受教育,那么no country for old men为我们创造的体验是独一无二的,是登峰造极的。一个天外来客般的独行杀手,梳着个丑到拉风的发型,他代表的是符号般的、无缘由的绝对的恶。编导甚至懒得交待这股恶从何而来,却不遗余力地描绘着它:他抛硬币决定他人生死,他受伤可以自愈,连他的武器都是杀畜牲的空气枪。引用黄健翔的话:“他不是一个人……”。他简直就是终结者嘛。和终结者不同的是,编导没有用妇女儿童作为被追杀的主角来引起观众们对脆弱感的共鸣。却反其道而行之,被追杀的对象是德州牛仔、越战老兵,骁勇灵活如猴子一般。有如此阳刚的男性主角为观众壮胆,编导丝毫没有刻意设计主角的失误来制造悬念,相反主角见招拆招,一直表现的英勇机智,甚至直到他被击毙之前,观众们都一直深信不疑他会活到最后,在这样(虽然是假的)无悬念的心理预期下,杀手Anton依然可以不温不火的把观众吓到神经衰弱。回头看去,编导没有使用任何不齿的伎俩来有意吓唬观众,招招都使在明处,制造出来的戏剧体验,却如此登峰造极,比任何刻意的惊险悬疑都来得刺激,且回味无穷。只有一个字能形容,那就是“生猛”。单单只有上面这些的话,此片也只能说是把类型用到极致,是优秀的电影,却缺少创新。毕竟上面的桥段,吴承恩几百年前就用过了,当我们看着勇猛无敌的齐天大圣却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时,读者已经体验了一会这样的刺激,况且吴承恩的这个情节对生活的寓言、对宗教的思考和比喻,毫无疑问要比no country for old men的追杀深刻多了。    no country for old men的创新之处

处,也是争议之处,在于它独特的叙事结构。与杀手对称的,还有个老治安官,他的任务就是跟在杀手屁股后面善后,最后感慨一番人心不古、世道无常。就这么个窝囊角色,编导却花费了很多心思安排他出场,使得这个电影没有沦为一个单纯的猫捉老鼠的游戏。老治安管在这个电影里不仅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是观众的眼睛,是观众们人格的投射,也有效的控制着电影的节奏,组织着整个电影的结构。    如果把no country for old men不单单作为一部电影,而是一部文艺作品,它在思想性方面的内容,远没有它提供的体验丰富,甚至可以说有点贫乏。如果硬要说no country for old men这个电影表达了什么,可能也就是这句话“no country for old men”而已。单看这么一句话,人们顶多也就耸耸肩,因为这并非什么新鲜事。电影里对此也没有比这句话本身更加深刻的分析和解读。很多影评试图从影片的最后老治安管和自己uncle的对话,以及他对自己梦境的叙述中寻找深意,但我觉得这么做是徒劳的,这一段的目的就在于在一切紧张之后创造出一种平淡的无奈感。在观众的心随着杀手的追杀上下起伏,被牛仔突然的死弄得哑然不知所措,紧接着却看着两个老头咕哝一阵、一个老头自言自语,影片却突然在这时嘎然而止,留下座位上莫名其妙的观众,心中默念一句“着tm算怎么回事?”带着这样的情绪黯然回家,然后每次想起这部电影时却都回味深长。细想想,一部电影能从头至尾带得动观众已实属不易,能把观众置身于这样的体验之中更是前所未有。    可以说no country for old men这部电影,在对生活的思考和认识上,并没有给观众带来多于标题的东西。它的全部价值,在于它给我们带来的独一无二的体验。隐藏 说实话是因为被炒得沸沸扬扬,在奥斯卡金球都受到极大关注  所以想拿来看看。结果也不知怎么了,最近下的电影大都是超级烂翻,为一对的就是人讲话时下面出现字幕,可内容却真是相差得离谱,真佩服那位翻译的仁兄的丰富想象力!  因为里面各种口音加俚语,便下来英文字幕,结果对不上。作罢-.-!  第一遍看完仍有点头痛,不知所云,看不出多好,只好再把一些不太清晰的地方又过了一遍,才渐渐显出端倪。  很多情节都被很隐晦的暗示给观众,所以如果不注意很多细节很难看完全。比如最后moss死掉时tom在现场看到的尸体是那帮墨西哥黑帮的,似乎是帮老太太拎箱子那个人,而当时仓惶逃跑了两个人,所以从场景看不出是谁杀了moss。当后来tom重回motel时看到锁芯是空的时很显然那是 anton惯用的手法,镜

头拍到anton在屋内,如果是他杀的moss他便不会回来,所以墨西哥人杀了moss。而看到通风口打开的,所以钱最后 anton拿走.(经过一次的较量,只有anton熟知moss藏钱的手法。)而最后他跑到moss妻子家里并没有显示他是否杀了她,而是直接看到他出门看了看脚底,所以说妻子被他杀死了,因为在他杀掉woody后接到电话时,镜头转向他脚旁流淌的血迹,anton抬起脚避了过去.    唯一一点费解的是为什么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躲在motel里看着老警察进来,很有发现她的危险时没有直接干掉他,而是躲在一边。    老习惯,看着那个杀人变态总觉得眼熟,后来翻来翻去发现居然是深海长眠的男主角,真是强悍啊,没有任何口音,居然是西班牙人~。嘿嘿。那个女主角据说是猜火车的? 不过我真的是不记得了,太久远了~~几位气功大师  西方的电影越来越具有东方的气质了。看完电影的感觉好像在观看一个具有深厚内力的高手在叙述一个故事。虽然看完,思绪却无法停止……    从头说起:影片开头,让人沉闷又纳闷的独白,土黄色的荒凉光景(我要昏昏欲睡了),缓慢的节奏、苍凉的背景,奠定了此电影的整体基调吧。    影片里那接近完美的杀手,开门用气、杀人用气、任何状况下都是底气十足,然而平时的言行举止从容淡定,深不见底,让人越看越寒(压抑ing)~ 十足的气功大师,呵呵    嗅觉灵敏如狼的老牛仔,同样具有狼的贪婪与狡黠。  经历重重探索,意外发现2000万美金时的他,依然木纳的表情,终于从他嘴里轻轻的地慵懒第吐出一个单词:“you…”并且发音含糊、语气还略带嘲讽的意味。(要是我,早就大声呼喊了OH MY GOD!!! 压抑ing)随后,向从他家后院菜地拔出一颗萝卜一样自然带着疲倦无奈的神情开车回家。(这家伙太能沉住气了,又一个气功大师)    经验老道的治安官,犹如优秀的猎犬,但总是迟来一步(压抑ing)。相对年轻的治安官来说,他也是位内力深厚的气功大师:喝着杀手喝过的牛奶,坐在杀手曾坐的位置,看着杀手曾看的荧幕映像,分析着状况。(镇静,从容,一如平静的荒原)    其实内力最为深厚的应该是导演大人了,影片的张扬与暴力气质一直在完全的压抑着,狂躁、挣扎、镇静都暗藏心底,绝不外露,一旦爆发,只是瞬间,让人瞠目,犹如杀手瞬间扭开气塞,射出的空气弹,随后唉然而止。这种气的收敛于放出的对比达到了极限,所以给人的震撼是长期的。影片没有表示的情节,会让观者陷入其中,细细推断,所以你会有一种感觉:这个故事比

较复杂,疑点较多(连IQ值为249的我都想不通,也许我在加上一点智商就能想通吧,唉)。No mercy for 路人我喜欢导演在静默中营造的紧张感.    没有花哨的镜头,没有动听的配乐,也没有歇斯底里和惊声尖叫.我看到的,是漂亮的斗智,巧妙的暗示和有特点的人物塑造.电影里出现的主要角色都很有特点和内容,几乎可以独立成为电影的主线角色,独当一面.    剧本很有意思,每个人都可能被杀,不管是明星BOSS好人坏人还是路人.杀手有杀手的逻辑,牛仔有牛仔的逻辑,警长有警长的逻辑;而唯一没有逻辑的就是电影本身,这也是科恩兄弟有意思的一面,夸张的剧情却发生在正常的世界,展示了在真实的世界中,生命的随机性以及无权威监督下事件发展的任意性.No Country for Old Men,事实上就是No Place for Justice,No Place for Logic 以及 No Place for Beautiful Endings.生活本身的不可预见,命运的随机,非寻常逻辑的组合构成了电影的独特风格.    这部电影结束的有点莫名其妙,灯光亮起的同时也伴随着某些揶揄声.老警察最后的话基本没有听清楚.某些场景杀手的独白也不是很明白.如果有机会,要看一遍有字幕的.    PS:    1,杀手顶着一个疑似刘胡兰的头型,多麽地像SAW里面的BillyDoll啊.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眼睛总能引起我的注意,冰冷冷,没有感情,但在杀人的某个刹那却湿漉漉的,好像哭了一样.    2,伍迪·哈里森死得比较出乎意料.这也是一代名杀手啊,连个死的正脸都没打,替小伍默哀一下.    3,大概是荒凉感作祟,影片某种意义上的写实让我想起了陆川的<<可可西里>>.】《老无所依》:没有结局的暴力展现初看片名,如果之前对剧情有个大概的了解,特别是影片刚开始就是一个老人颇有忏悔意味的大段独白,很容易就会让人产生错觉,这是关于一个人无意间做了错事,最终落得“老无所依”悲惨境地的故事,至于毒品、黑帮、西部风格,顶多算是这个老套故事的“黑色”背景。不过,还好这是科恩兄弟的电影,因为对他们颇有崇拜意味的期待,我宁可承认自己的肤浅预断。 科恩兄弟创造了很多经典,他们喜欢用智慧的头脑去展露暴力,然后用调侃的态度,在黑色笼罩的幽默氛围里,讽刺社会。《老无所依》改编自马克.麦卡锡的同名小说,虽然不是原创,但电影的风格和讲故事的手段又的确是很“科恩”的。它的暴力,它的黑色幽默,它的极度现实主义,所有元素统统都是科恩兄弟贯用的,《老无所依》可以说是科恩兄弟以往所有作品的延续和综合。 各类影评人协会评出的诸多最佳奖项,无疑让《老

无所依》昂首剑指奥斯卡,似乎“优秀”是对本片评价的唯一标签。但这毕竟是一部很“美国化”很“西部化”的电影,无论是当时的社会背景还是在那个时代下泛滥的暴力、毒品等罪恶现象,出现在中国观众的眼前,肯定会有一定的理解障碍。 故事其实并不脱俗,一个西部牛仔,打猎时无意间发现了一次毒品交易现场混乱后留下的金钱,贪婪念头的诱使,加上参加过越战的自信,决心“冒险”地拿自己的生命赌一把。其实,他很自知,既然是自己的选择,无论对错,他深知为此要付出的代价,大不了亲自下去问候早已去世的母亲。于是,黑帮追杀,警察出动,因为他的贪念,在荒凉的西部画卷上留下了无数人无辜的血命。 如果就此认为这是一部经历险难之后,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电影,那就“经典”得太传统了。有太多胜利的依靠不是导演的调调,本片始于暴力,却终于无奈。 血腥不加掩饰地就出现了,刚一开始,那个谜一般的杀手就干净利落地勒死了一个警察,然后一路杀来杀去,无论是路人甲,还是早就在他计划内死亡名单里的人。他留着一头能让人“喷饭”的发型,但绝不会让人有一点想笑的冲动,每次出场,只要看看他慢条斯理的形体和语言,那种冰冷到脑子里的眼神,都让人不寒而栗。他像是主宰别人命运的使者,无论是开心还是愤怒,遵循着只有自己才明白的理由尽情杀戮,只有少数人幸免于难,原因是,猜对了他手里的硬币。 正所谓,大善或大恶之人必是心无杂念,对待事物的看法绝不同于正常人,所以那些极少数的被称为傻瓜或另类的人,行为思想是我等常人无法理解的,变态之人必有变态之由,永远不要去窥探他们的内心,他们的做法根本没有道理。 黑白不能单独出现,有了暴力,就要有制止。可是邪恶力量异常强大,人为的英雄主义和法律的制裁却显得苍白无力。那位久经沙场的老警察,从头追到尾,却始终没能抓住元凶,甚至连与杀手正面交锋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无奈地面对现实。或许这正是片名隐含的意思,当所有人心里那些最根本最传统的信条,无力改变失控的现状,那些勇气那些正义,似乎都失去了他们原本的力量,唯有“老无所依”时,醒悟过往,无望! 老警察代表着人们心目中被美化了无数次的那些所谓的英雄,但在这部电影里没有那些可以想象出来的美好结局,老警察无法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获得胜利,他一生所有的成功经历都无法改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歪理”。遭到车祸后,受了重伤的杀手仍然可以狼狈逃窜

36老无所依影评_老无所依影评

逍遥法外,警察无能为力,正义这次就是没有战胜邪恶,并不是美化暴力,美化黑暗,这就是那个如此残酷的社会,什么是“宿命”? 电影的结局是颠覆性的,说好听点是耐人寻味,说白了就是让生,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思考。结局非常明确,没有结局就是结局,毫无悬念,就是那么直白地把最后展现出来,让人无法相信电影已经结束了。不是意犹未尽,是一种不着边际的空荡,或者说失落。 这个世界,有时候真的很难理解,不是每件事情都是有因有果,一切的善恶只是电影的一种呈现手段,至于最根本的评判,只在于每个人对自我内心追求的不同选择。如果非要按传统的理念强加于一些发生了的概念,或许,如果结果与之背离,我们真的只能到老都无所依靠了。 其实,电影并没有控诉什么,导演只是静静地用镜头把所有发生了的展现在观众眼前,的确十分安静,电影里几乎听不到背景音乐,只有紧张的喘息,刺耳的枪声,忽远忽近的脚步,故事真实地发生在你我身边。至于对错,至于好坏,看完电影之后的思考,所有感官获得的最直接的信息,才是导演带给我们的真正结局。其它一些:老无所依 影评 这个有着一头可笑发型的杀手奇古尔,从一出场就是杀戮:最残忍的手法勒死警员,拎着充气瓶一路杀下来,警察侦探店员路人甲几乎一个都不放过,直到最后自己受重伤逃走,所遇到的男女老幼中,只有一个杂货店老板和骑车男孩逃过了毒手。当他极具愤怒要大开杀戒时,只有一个细微的动作能够透视其内心:把头扭到一边,谁也不看。杀与不杀并不是因为仇恨和钱财,而全凭奇古尔无从窥视的内心。毫无道理的杀戮和暴力,更难对抗,也更难追踪,几无规律可循,只是加深了杀手的恐怖背影。以至于本来在片中鼎足而立的警官(汤米.李.琼斯),第一次面度连环谋杀案束手无策,只能倚老卖老的说说冷笑话,成了旁白者,标题里的‘Old man’。老无所依 影评 《老无所依》虽然是改编马克·麦卡锡的同名小说,不再是科恩兄弟的原创,但其风格和线索实在是对了两兄弟的胃口。就和他们的前作《冰血暴》,《保龄球绑架案》一样,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着一箱子钱展开。最精彩的段落无疑是小旅馆里追踪枪战的一幕。在这场戏中,场景,声效和镜头感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伯顿·芬克》,同样是走廊内外的反复剪辑,利用声音来联系整个舞台前后空间,用一种智慧穷尽的恐惧感把气氛推向高潮,随着一声枪响而爆发出来,再跳到另一个追杀场景里。老无所依 影评 面对暴

力绝对优势,对决成了一面倒的场面,无论是警察,侦探,还是女朋友,路人甲,在巴登面前小有出场都只有倒毙的命。只有乔什布洛林扮演的莫斯竭尽全力的与之周旋,绞尽脑汁最终还是死于意外。莫斯只是一个想发横财的普通人,而奇古尔则是挥之不去的‘死神’,他的出现伴随着一种压抑和审判。科恩兄弟在气氛的渲染,音效的夸张上炉火纯青,巴登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一次沸点。莫斯第一次的贪心,搭上了所有人的性命,想回头都只剩绝望,正应了那句老话“不义之财不可取”。老无所依 影评 黑色幽默总是在人生的转折点上立次存照,几秒间就在生死之间走了一遭,科恩兄弟依然在用‘对未来的不可知’来证明世界的残酷。影片中的讽刺也有点宿命性,命运违背了观影经验,选择了巴登。在车祸之后,重伤的杀手依然可以逃离警察的追捕。虽然逃的狼狈,很有些角色对换的喜剧效果,但也寓意着暴力才是美国唯一的生存方式。读书推荐:《老无所依》影评书评加入收藏 字体: 小 中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发布: 01-25 作者: 网络转载 查看: 2683次 专题TAG: cormac_mccarthy Cormac_McCarthy 读书推荐 老无所依 书评 影评 剧情介绍现代的美国西部,许多地处边境的小镇都成了毒品犯子活跃的交易市场,那里几乎已经成为天天会发生枪械火并的三不管地带,虽然这是一个属于我们的时代,但是来到这里,就等于把生命交在了他人手中。故事总是开始于这样的意外、那样的巧合,一座小镇中的兽医卢埃林·摩斯在一片荒凉的地界,无意中发现了一辆装载用的卡车,车的周围躺着几具押送人员打扮的死尸……卢埃林惊讶地意识到,自己竟然来到了一个毒品交易的现场,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买卖双方产生了冲突,结果统统阵亡,只留下了一大包毒品和两千万现金。卢埃林决定将现金神不知鬼不觉地藏起来--他确实有这么做的理由,然而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念之差,卢埃林将自己推向了一个没办法回头的绝境。他遭遇了一连串地跟踪与暗杀,引发了大规模地暴力事件,好人当他是瘟神,坏人又对他手中的毒品和钱心怀不轨,卢埃林悲哀地发现,也许自己只有死亡一条路可走了,因为在这一系列灾难性的事件后,卢埃林知道,没有任何相应的法律能够帮助他,直到他遇到了贝尔……一个没有任何理由就执意要保护他的治安长官。他帮助卢埃林躲过了几次致命的追击,可是他们最终还是要面对的,那个在背后秘密策划着一切的神秘人,一个只手遮天、用一枚硬币就能决定别人的生死的杀人凶手,卢埃林最

终会了解,他正在经历的一切,远比他看过的所有惊悚小说和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更加恐怖、更加血腥。当真相被拆穿、神秘的面纱被揭开时,一切都避无可避,了结的时候也就到了。在贝尔到来的同时,他还是没能逃脱死亡的命运。《综艺》评《老无所依》:科恩兄弟最棒的作品影片《老无所依》给人的感受,有如开弓前的铁矢,喷薄前的火山,张力惊人;绵绵的忧伤和深刻的人文反思细密地编织在扣人心弦的情节中,配以劲道十足的黑色幽默,实在是文学和电影艺术的又一次完美握手。这是导演科恩兄弟迄今为止最棒的一部电影,一部血腥、沉重但是经典的作品,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将拥有震天喝彩和狂飙的票房成绩影片的背景设定在1980年,其实故事很老套:一次毒品交易,巨额金钱,有人席卷不义之财溜之大吉,黑道众人喋血追杀。原著用德州方言写就,描绘了一幅令人过目难忘的美国西部画卷。这片土地上的新兴暴力力量让他们19世纪黑道前辈的传说相形见绌。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会牢牢盯住电影屏幕,无暇旁顾,或许会因不敢看下去而转开视线。熟知原著的观众更会对科恩兄弟的编剧和导演才华感到惊奇:本来沉郁苍重的小说竟然能被改编得处处闪现天才机智和黑色幽默的光芒,而原著体现的深切人文关怀却一点都没被牺牲。贾维尔·巴尔登(Javier Bardem)的表演活灵活现,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黑道人物齐格(Chigurh),这类形象在近年来的屏幕上已经很少看到。冷血的齐格初看简直是幽默的绝缘体,他向人问路或是杀人时都是同样一副波澜不兴的腔调。但科恩兄弟正是借此来表现体现在这一角色中的黑色幽默。而琼斯的演技更是没话说,麦卡锡小说的人物简直就是用他做的原型。他在片中扮演一位傲骨铮铮的老治安官,对现实非常失望,演绎得非常出色&&&影评《老无所依》:生命尽头皆慨叹 《老无所依》夹杂着忧郁与失落,在风格上与科恩兄弟早期电影《血迷宫》以及后来的《冰血暴》较为相似。不过比起这两部片,《老无所依》显得更为成熟稳健。复杂多变的推移镜头逐渐被沉着冷静的固定镜头所代替,科恩兄弟抛弃了之前电影制作的大量技巧,而采用简洁、细致的描述方式,沉默稳定的镜头语言带出一种中立并且相对写实气息,人物活动更为接近日常生活状态。80年代德州富满西部风味的景致与方言为影片造就一个独特的时空框架,角色融合于限定故事的场景,从而形成影片独有的逻辑和剧情推进方式。这种方式与《冰血暴》中明尼苏达的雪景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是描绘出弗雷德里

克·阿斯特吕克所说的“某种美国式的地理现状”,边境以内是德州,边境以外则对应整个美国,这是一个隔膜与联系畸形结合的整体。在这个边缘社会里演绎着特殊群体的生存法则,人性之恶被无限扩大,寂寞荒野蕴含着现代人如坐针毡的危机感和失落感,法律与道德不再重要,正义与公理归于虚无,个体逃脱不了命运的嘲讽和玩弄。这一点,恰恰对应了现代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怀疑主义”心态。  或许受到麦卡锡文风的影响,《老无所依》比起科恩兄弟其他电影显得更沉重阴郁,受约束的情景里面蕴含莫测危机。抽象化的人物处理方式,使得人成为历史、环境里的一个因素。即是说,在环境面前,人已经不再重要,在科恩兄弟所创造的黑色荒谬世界中,人即使有心,也终究变得无力。因此在《老无所依》里,每个人所代表的只是一种社会类型,没有过于复杂的心理变化,人只是一个符号而已。譬如莫斯所代表的是一种人性最普遍的倾向,即渴求改变现状,让自己生存得更好,因此他经受不住两百万美元的诱惑,携款离去。同时又经受不起良心谴责,对被遗弃在荒野、渴求水喝的毒贩司机心存怜悯,去而复返,这正是造成莫斯致命的因由。在科恩兄弟看来,人性中所存在的贪婪私欲往往成为他人利用的对象,从莫斯离家出走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被自己的追求所抛弃,剩下只是漫无目的的逃避而已,整部电影也因此变成一场惊心动魄的猫鼠游戏。从某种角度看来,莫斯是无辜的,但是对于那两个惨死在齐古空气枪之下的汽车司机来说,莫斯的死显然更无可避免。在影片中,没有人是旁观者,命运之轮把所有人编织在一起,恐惧、挣扎、求饶乃至逃走都无济于事,区别只在于幸运或者不幸而已。杀手齐古和老警察贝尔分别代表邪恶与正义,犹如天平两端。可惜的是,天平始终偏向邪恶一边,正义与公理在邪恶面前竟是如此无力,贝尔事实上一直在逃避面对齐古,而实际上他也从未与齐古见面,每一次都在齐古作案后姗姗来迟,在贝尔那些貌似冠冕堂皇的道理背后,隐藏着一种宿命式的无奈与悲哀。在暴力肆虐的世界里,他只是个无所事事的旁观者,要面对邪恶,就必须面对死亡,而他显然没有这种勇气。贝尔絮絮叨叨地怀念过去美好时光,这只能证明他不适宜生存在这个世界,同样的,正义与公理也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反观齐古,此人所代表的是一种纯粹的恶,他杀戮的目的极不明确,或许仅仅只是出于一种恶之本能,从开始用手铐勒死警察,到杀害主动帮助自己的运鸡车司机,齐古的所作所为只能归因于一种原始兽性

。可笑的是,他手上拿的空气枪,正是屠宰场用来宰杀牲口的工具。其实齐古看起来更像判决生死的神,在杀人时让对方猜硬币的细节,令人胆战心惊。那个年迈的加油站老板是幸运的,他猜中了硬币,赢得生命,正因如此,齐古才会由衷警告,“只要不是(把硬币放在)口袋,因为在那里它会与其它硬币混在一起,成为一枚普通的硬币,它不应该得到这种待遇。”莫斯的妻子拒绝猜测,也拒绝了给自己生存的理由。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值得玩味,加油站里,齐古盯着老板,把捏成一团糖纸放在桌面上,糖纸艰难地展开,这个画面,与人面对命运时的挣扎何其相似。  影片用缓慢的节奏展开,通过独特的声效控制和蒙太奇转换,给人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迫感。主人公穿行在一个麻木得近乎迟钝世界里,形成一种有别于正常时间发展过程的奇特流程,在开始时,科恩兄弟极力渲染暴力,从警察局里齐古勒死警察的血腥场面,到沙漠里横七竖八的死尸,乃至到齐古杀害路人甚至是桥头一只沉睡乌鸦的残忍,都让人坐立不安。时间近乎凝滞,在这部摒弃音乐渲染的影片中,寂静造就一种阴森可怖的氛围,也逼迫观众细细聆听影片格外清晰的每种声效,并且无可避免地陷入沉思。到了后半部分,科恩兄弟却采取了一种完全相反的影像处理方式,对于前面已经铺开的暴力场面基本采用省略法,观众往往见到的只是犯罪结果,譬如齐古杀害运鸡车司机的细节、莫斯与墨西哥人火拼的细节、以及齐古杀害莫斯妻子的细节,统统都被省略。这样做的好处同样在于逼迫观众思考,同时也让影片显得更为简洁动人。同时让人物所处的环境,看起来更加充满敌意。无辜者与参与者的概念彻底被混淆,个体陷入一种无奈的恐慌当中,在科恩兄弟眼中,现代人的孤独表现为一种毫无来由的隔膜与仇视。命运无法操控,就像莫斯本为钱而逃亡,但在逃亡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不管是追踪者还是逃亡者,钱都丧失了意义,所有人都陷入命运的圈套里面,苦苦挣扎。当我们正在疑惑,难道只有服从于人性恶之本能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科恩兄弟立刻否定了这种想法,齐古那场车祸让我们看到了命运的无常。所有表面看来很坚强的东西,原来是如此不堪一击,齐古拿钱向两个孩子买衣服的细节,和莫斯受伤时拿钱向路人买衣服的细节如出一辙。不同的是,齐古所面对的是代表未来与希望的孩子?既然如此,我们还有未来与希望么?  影片的视角是混乱的,科恩兄弟精心构筑起一个令人无所适从的迷宫,譬如连续几次从不同角度拍摄人物回到沙漠枪战现场的情景、

36老无所依影评_老无所依影评

古提着空气枪进入莫斯所住旅馆的情景、齐古与越战退伍军人对峙的情景都以一种奇特的角度拍摄完成,某些镜头甚至是以动物的视角拍摄。与此同时,排除音乐渲染让影片情节与情节之间缺乏必然的铺垫和因果关系,观众无从猜想后面的情节,蒙太奇代替流畅的意愿,惨剧和危机显得更加突如其来。现实的残酷被一种荒诞不经的黑色幽默消解,譬如齐古在杀害运鸡车司机时,前面运鸡车司机一段絮絮叨叨的搞笑言语,事实上中和了死亡所带来的残酷,科恩兄弟对悲剧不怀好意的嘲讽,让暴力显得更加理所当然。这就是《老无所依》,一个不适合正义与怀旧者生存的世界。美国各大影评人协会都在此时颁奖,从全国到地区好几家协会都把‘最佳电影’颁给了《老无所依》,如果明年的奥斯卡不同样垂青科恩兄弟,就有显得有点瞧不起这群专业影评人了。影片在戛纳电影节的首映同样呼声甚高,只是由于组委会偏向于捧推新人而未能再次获奖,但这并不影响《老无所依》的口碑。影片的结局有点出乎意料,也给我们一个具有挑衅意味的深思。影片的背景是可容纳更多暴力和无视法律的现代美国,贾维尔·巴登从逃脱开始,在逃脱中结束,只有他成功的追捕诱杀了别人,而汤米李·琼斯一无所获。在一个完全堕落的世界里,暴力的元凶至始至终都逍遥法外,枪响之后,只剩下黑色气息。             从斯蒂芬·布塞米到乔治·克鲁尼,再到贾维尔.巴登,科恩的男主角不断在正常和变态之间摇摆,这次就把曾经‘深海长眠’的西班牙人变成了一个恶魔,一个有着古怪发型和工业凶器的死神。这种与人物性格和周围环境都极不符合的发型,造就了一种喜剧效果,不仅仅是‘变态者反常’那么简单,有资深影评人看出那是源于七十年代林德赛·安德森等人的英国社会剧,也有人认为是来自十九世纪的旧照片。巴登本人的可塑性,让他能够充分进入这个疯子的内心,用极少的动作和对白,表现出奇古尔坚定不移的杀人欲望。而这种欲望,似乎又与钱没有什么必然关系,纵使他已经拿到钱,莫斯也没能活下,他还是依照警告,拿走了莫斯女友的生命。奇古尔有一个‘终结者’的灵魂,杀人就是他的程序。             科恩兄弟的作品在《保龄球绑架案》之后明显减少了血腥和暴力,变得更加轻巧调侃,逐步向主流靠拢,《真情假爱》和《师奶杀手》都还有些巧妙和讽刺,却没有了悬疑和控诉。幸好,这次科恩兄弟又回归到了早期的路子上,在绝望中寻找一种灵感,用暴力来解决所有的悬念。都是金钱惹得货,《冰血

血暴》里的那箱钱,搭上了几条人命,幸得最后还是没逃出女警察的机警。《老无所依》里的汤米李·琼斯却无此幸运,他追逐的对象可不是一群笨贼,而是一个冷静坚定的杀手。奇古尔一出场,带来的就是杀戮:残忍的手铐勒死警员,跟踪追逐偷钱的莫斯,拎着充气瓶一路杀下来,警察侦探店员路人甲几乎一个都不放过,直到最后自己受重伤逃走,所遇到的男女老幼中,只有两个人逃过了毒手。当他准备大开杀戒时,只有一个细微的动作能够透视其内心:把头扭到一边,谁也不看。科恩兄弟用一种看似简单的方法来刻画反常人物,全凭巴登的表演来使我们相信,毫无道理和预兆的暴力,更加恐怖。普通人难以对抗,警察也难以追踪,总是慢了半拍,即加深了杀手的恐怖背影,也揭示了人们的内心,面对暴力常常只有亡羊补牢。以至于本来在片中鼎足而立的老警官,面度连环谋杀案无能为力,只能倚老卖老的说说冷笑话,成了旁白者,标题里的‘老人’。             这种‘好人,坏人,和普通人’的三角关系,让我对《老无所依》里的西部色彩更加留意。影片虽然是改编自马克·麦卡锡的同名小说,不再是科恩兄弟的原创,但其风格和主题实在是对了他们的胃口。莫斯与狗的狂奔,莫斯与奇古尔的斗智,警长对杀手的追捕,交织在一起,推动叙事的前进。更多的杀戮,带来一种悬疑,我们置身事外,看着一个个小角色插入故事主干,又被轻易干掉,如同镜头里的出画入画,猜不透下一场谁要离开舞台。个人最钦佩的段落来自小旅馆里斗智的一幕。在这场戏中,场景,声效和光线感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伯顿·芬克》,同样是走廊内外的反复剪辑,利用声音来联系整个空间前后层次,莫斯用灯光设下诱饵,却不想还是被老到的奇古尔看破,死亡临近时,没有了声音,绝望也能变成一种幽默。             《老无所依》里的宿命感,打破了好莱坞的观影经验,杀手永远是杀手,不会变成囚犯。在这种永恒的暴力面前,普通人和执法者是如此的无助,科恩兄弟依然在用 ‘对未来的不可知’来证明世界的残酷。奇古尔在影片结尾处车祸重伤,突然变成了弱者,颇有些‘角色对换’的黑色幽默,可仍旧逃脱了警察的追捕。我们在为公正叹息的同时,又岂能不可悲那卖车的男孩,贪婪是暴力永恒的土壤。6405 pe200 2G 256G DVD 8400 15 22寸 6599元S 3408 pe2350 2g 19 dvd 8400 59996415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mw748219